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6)
2023(9614)
2022(8029)
2021(7306)
2020(5746)
2019(13060)
2018(12745)
2017(24006)
2016(13203)
2015(14523)
2014(14578)
2013(14662)
2012(14244)
2011(13109)
2010(13097)
2009(11865)
2008(11782)
2007(10551)
2006(9410)
2005(8966)
作者
(40322)
(33959)
(33624)
(31686)
(21964)
(16409)
(15348)
(13076)
(12957)
(12284)
(11725)
(11477)
(11093)
(11005)
(10873)
(10553)
(9971)
(9953)
(9862)
(9704)
(8592)
(8424)
(8267)
(7781)
(7672)
(7620)
(7566)
(7547)
(7017)
(6908)
学科
(61299)
经济(61242)
(32580)
管理(32171)
(23887)
企业(23887)
地方(21379)
中国(20317)
方法(19950)
(18643)
数学(16353)
数学方法(16173)
业经(15188)
农业(13116)
(12876)
(11177)
金融(11176)
(11154)
地方经济(11128)
(10927)
(10846)
银行(10826)
(10593)
(10592)
环境(10142)
(9800)
贸易(9790)
技术(9582)
(9332)
(8967)
机构
学院(189627)
大学(186239)
(76280)
经济(74562)
研究(73886)
管理(65644)
中国(55820)
理学(54898)
理学院(54090)
管理学(53056)
管理学院(52690)
科学(46734)
(42226)
(39176)
(39080)
研究所(35378)
(35078)
中心(33550)
(31177)
农业(30612)
业大(30153)
(28014)
师范(27705)
(27534)
北京(27152)
财经(26901)
(26674)
(25351)
(24372)
经济学(23262)
基金
项目(124577)
科学(97165)
研究(89943)
基金(87897)
(78117)
国家(77381)
科学基金(64723)
社会(56891)
社会科(53905)
社会科学(53892)
(50373)
基金项目(45880)
(42578)
自然(41387)
自然科(40325)
自然科学(40311)
教育(40277)
自然科学基金(39572)
资助(36027)
编号(35744)
(33188)
成果(29273)
重点(28794)
(26732)
课题(26687)
发展(26429)
(26005)
(25728)
创新(24091)
(23775)
期刊
(94211)
经济(94211)
研究(60162)
中国(46646)
(37694)
学报(33693)
科学(30579)
农业(25919)
管理(25513)
(25410)
大学(24701)
教育(24116)
学学(23338)
(21777)
金融(21777)
业经(16867)
技术(16160)
经济研究(14892)
(14229)
财经(13354)
问题(12522)
(11587)
资源(10136)
(9783)
科技(9423)
(9399)
图书(9190)
世界(9127)
(9054)
技术经济(8908)
共检索到306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霞  万艳华  
扬州市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以雕版印刷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类非遗项目发展缓慢。伴随着"十二五"期间扬州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扬州市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扬州市濒临灭绝的非遗——雕版印刷的生产性保护出发,探讨雕版印刷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构建雕版印刷的生产性保护及其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与策略,为扬州市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淑芳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保护也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当前,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注重新的保护理念,注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文化多元性保护以及动态开放性保护,这样才能切实做好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杰   杨绍骏   谭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内生力量,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高质量融合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必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本文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乡村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利用价值,最后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融入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关键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燕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合作,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学界关注的重点课题。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与世界文化保护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但要切实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要注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反思改进现有保护措施。满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传承·发展》一书从民俗学、民族学等视角出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文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和大众,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受保护的深宅大院,必须发挥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功能,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相结合,积极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和产业意识,以一种活态的文化产品形式出现在大众生活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爽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非遗的旅游开发在带给宁波市一定旅游收入的同时,难免存在着保护措施不到位、开发过度等系列问题。在总结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其旅游开发水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程焕文  
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最大成就莫过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到2011年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再到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从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相关制度的缺位,也呈现出诸多乱象,中国旅游业要进一步发展,要构建更为健康有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机制,塑造更为良性的资源和产业的互动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丹丹   高歌  
网络直播通过广泛传播渠道、互动的特性以及创新的形式赋能非遗产业发展,对于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网络直播促进非遗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非遗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网络直播对非遗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比较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对不同区域的非遗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网络直播对非遗产业的发展大于西部地区。此外,交通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对不同区域的非遗产业发展起到了差异性影响。基于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在网络直播中对非遗产业发展中的总体协调功能,企业应打造平台特色、突破流量困境,平台应规范主播直播行为、孵化非遗产品明星与非遗产品带货IP。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利用发挥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两方优势,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传统文化更有力地传播弘扬和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观光旅游全面向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格局过渡阶段,消费者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消费升级与多元并存。提质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也因此成为旅游业各项工作的重点。非物质文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欧阳正宇  
"花儿"艺术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花儿会"反映了所传唱地区的文化、历史,也是当地的特色民俗之一,不仅具有很高文学、音乐、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古老的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严重萎缩。本文通过对"花儿"在当地居民中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践调研,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对旅游业发展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关系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以实景舞台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安琪   李杨  
文章基于大运河常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现状,以金坛刻纸为例,探讨其缘起、工艺与价值,认为金坛刻纸在发展中存在传承人出现断层、实用性减弱、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现代设计感不足等问题,应通过挖掘金坛刻纸题材内容中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号、分层次融入不同层面的课程体系、与不同载体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等措施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润成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之一。目前四川江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灾后重建中,如何实现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