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4)
2023(7544)
2022(5883)
2021(5562)
2020(4753)
2019(10951)
2018(11334)
2017(22131)
2016(12408)
2015(14218)
2014(14532)
2013(13903)
2012(12403)
2011(11101)
2010(11482)
2009(10759)
2008(10503)
2007(9436)
2006(8613)
2005(8239)
作者
(34871)
(29017)
(28812)
(27907)
(18985)
(13908)
(13183)
(11460)
(11176)
(10680)
(10193)
(9874)
(9598)
(9482)
(9123)
(8937)
(8599)
(8525)
(8498)
(8390)
(7399)
(7155)
(7115)
(6924)
(6562)
(6544)
(6500)
(6468)
(5945)
(5743)
学科
(54262)
经济(54207)
管理(31701)
(31579)
(24207)
企业(24207)
方法(22197)
数学(19907)
数学方法(19370)
(17960)
中国(15731)
地方(12792)
业经(12525)
农业(11714)
(11302)
(10990)
(10111)
土地(9545)
理论(8806)
(8368)
银行(8362)
(7985)
(7808)
(7426)
(7284)
贸易(7275)
(7261)
金融(7260)
(6952)
(6881)
机构
学院(168748)
大学(167654)
管理(65344)
(65317)
经济(63737)
研究(55895)
理学(55017)
理学院(54404)
管理学(52953)
管理学院(52658)
中国(45580)
(37912)
科学(34582)
(30358)
(29719)
(29308)
中心(28136)
(27669)
业大(25541)
(25450)
研究所(24865)
北京(24010)
(23902)
师范(23711)
财经(23431)
农业(22758)
(21013)
(20607)
(20232)
经济学(19471)
基金
项目(110246)
科学(86887)
研究(81358)
基金(78657)
(67929)
国家(67306)
科学基金(58356)
社会(50770)
社会科(48004)
社会科学(47989)
(43914)
基金项目(40823)
教育(38703)
自然(37906)
自然科(37044)
自然科学(37038)
(37003)
自然科学基金(36352)
编号(34835)
资助(33155)
成果(28445)
重点(24866)
课题(24751)
(23849)
(23704)
(22219)
创新(20835)
科研(20819)
大学(20520)
国家社会(20366)
期刊
(78765)
经济(78765)
研究(51693)
中国(41774)
(28339)
管理(24638)
科学(24614)
学报(24294)
教育(23493)
(23219)
(19189)
金融(19189)
大学(18963)
农业(18230)
学学(17435)
技术(17157)
业经(14273)
经济研究(11572)
财经(11372)
问题(10829)
图书(10427)
统计(10183)
(9734)
(9522)
(9133)
资源(8923)
技术经济(8496)
决策(8365)
(8340)
现代(7891)
共检索到268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开圣  韩世来  陈德辉  
江苏省扬州市近年来通过入股、租赁、转让等土地流转形式,发展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旅游等高效农业,涌现了许多成功典型,对扬州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实践1.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扬州市土地集中流转的模式主要有转包、租赁、转让、互换和土地入股五种形式,主要的形式是转包、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盛  
一、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基本做法1.科学规划先行,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编制兼顾城乡的科学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扬州市高度重视统筹城乡的规划编制工作,2002年以来,先后组织编制了扬州市沿江(长江扬州段)、沿河(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和市域环路沿线产业带发展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星  欧名豪  
根据扬州市1996—2004年间的土地利用平衡表数据,求得这期间全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平均转移概率矩阵,运用Markov理论,模拟并检验2004年全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现模拟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说明运用Markov理论预测扬州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可行的。由此对全市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作预测,结果表明:在今后十几年的土地利用中,耕地、园地会继续减少,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将大幅上升,但是各自的年变化幅度都会降低,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会不断减少,表明土地集约化利用将会是扬州市未来土地利用的侧重点。建议扬州市今后能改善农用地结构、引进先进技术以提高农用地效益;同时积极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通过对扬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评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缺少公民参与的决策项目往往与公民的真实愿望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社会满意度偏低,现代社会公民有较高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热情和愿望,社会性别差异是政府决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珍视民众的参与热情,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重视性别差异对公共需求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世建  
当前某些地方政府极力倡导和强行推进的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本质上是强制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分离,而不是促进其自由结合,因而并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益,也不能增加农民的实际收益。在目前城市尚无法完全容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下,通过政府权力而非市场手段,强行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只能导致土地收益的快速集中、土地经营整体收益的降低和农民实际收入的明显下降。而土地收益的快速集中、土地经营整体收益的降低和农民实际收入的下降,必然加剧农村贫富分化,迟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星  欧名豪  
基于扬州市1996-2004各年份土地利用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8年中土地变化的特点及主要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①8年来全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表现出耕地、园地的面积大幅下降,建设用地的面积普遍增长;②选择11项指标构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影响该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人口和经济的增长;③运用Eviews 3.1软件对土地利用变化中经济因素的驱动作用做回归分析得出:全市GDP每增长1亿元,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约15.36 hm2,减少耕地约17.53 hm2;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需要减少耕地面积389.3 hm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杰  
围绕"人、地、财"等新型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衍生出人口流动的社会、空间、经济属性,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城镇化概念模型。基于迁移流、位置识别和企业关联网络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受落户门槛、家庭权益、社会保障等限制,人口流动比资本流动更为谨慎,也更遵从行政区经济和城镇等级体系。(2)市域层面:城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直接联系,重点镇辐射和吸纳作用不强。(3)新经济使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此概念模型适用性较好,能够合理识别经济社会联系的主体格局,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区域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金海  蒋乃华  
论文基于江苏省扬州市的调查,描述了农民参加培训的需求意愿和已接受培训的现状;研究了受训农民对培训内容、机构、方式、师资、时间以及培训后效益的评价;提出了加强市场研究、实现培训供需对接,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制定配套措施、发挥培训综合效益,建立评估制度、严格培训监督考核等绩效改进举措。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家元  
立足仪征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总结有效举措,剖析存在问题,建议出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细则、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升级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的征集和农户评级工作,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大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征信宣传教育、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家元  
立足仪征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总结有效举措,剖析存在问题,建议出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细则、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升级完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平台,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农村信息的征集和农户评级工作,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大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征信宣传教育、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君君  马岩  
协商民主成为城市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是由城市社区空间、人口等因素及社区事务的性质所决定的,并且我国城市社区具备了公民协商的机制与平台。协商民主需要较多的先置条件,然而对扬州市社区实证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当下在城市社区里实施协商民主还存在公共理性不足、公共利益达成困难、居民能力不平等等困境因素。加强竞争民主的建设、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及公平分配资源是化解这些困境的有效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春光  尤莉蓉  
本文选取1998年和2002年资料,以江苏省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主要工业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强,但工业产业结构矛盾严峻,成为制约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晓梅  裴会芳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对生态农业的现状进行评估,以期以此为依据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文章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4个指标在内的扬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和加权法综合评定2011—2016年该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得分,在此基础上采用GM (1,1)灰色模型对2018—2027年扬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进行了预测。[结果] 2011—2016年扬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呈持续增长态势,2011—2015年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2016年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生态效益分别在2012年和2016年出现两次波动。总体来看,2012—2015年扬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逐年递增,2016年由于经济效益的急剧降低,导致综合效益下降。2018—2027年该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一直保持可持续状态,且发展度在逐年递增。[结论]扬州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转变生产方式,积极调整农业生产模式,努力实现农产品的集约化生产。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