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1)
2023(7484)
2022(5530)
2021(5018)
2020(3868)
2019(8815)
2018(8745)
2017(16644)
2016(9295)
2015(10566)
2014(10744)
2013(10483)
2012(9666)
2011(8614)
2010(8678)
2009(8039)
2008(8066)
2007(7670)
2006(7121)
2005(6521)
作者
(26740)
(22434)
(22220)
(21351)
(14588)
(10703)
(10159)
(8872)
(8281)
(8266)
(7852)
(7666)
(7440)
(7175)
(7173)
(7131)
(6818)
(6582)
(6418)
(6242)
(5579)
(5473)
(5310)
(5290)
(5106)
(5028)
(5009)
(4971)
(4622)
(4368)
学科
(42470)
经济(42430)
管理(22840)
(22521)
中国(16311)
(16002)
(15051)
企业(15051)
地方(13744)
方法(13060)
数学(11302)
数学方法(11221)
业经(10904)
农业(10819)
(8146)
(7298)
(7217)
(7167)
(7054)
金融(7054)
(6303)
银行(6296)
(6122)
(6121)
贸易(6114)
(6106)
劳动(6104)
(5786)
环境(5762)
产业(5717)
机构
学院(129115)
大学(128117)
(53704)
经济(52491)
研究(47902)
管理(46325)
中国(38337)
理学(38033)
理学院(37573)
管理学(36836)
管理学院(36597)
(29298)
科学(27636)
(25254)
(23714)
(22877)
中心(22864)
(22247)
研究所(21002)
(20404)
财经(19185)
北京(18729)
(18525)
师范(18343)
业大(17856)
(17790)
(17432)
经济学(17097)
农业(17006)
(16543)
基金
项目(82008)
科学(64420)
研究(62240)
基金(57951)
(50036)
国家(49579)
科学基金(42617)
社会(39649)
社会科(37360)
社会科学(37349)
(31923)
基金项目(30411)
教育(28500)
(27072)
自然(26245)
编号(25913)
自然科(25635)
自然科学(25627)
自然科学基金(25181)
资助(22991)
成果(21365)
课题(19288)
(18797)
重点(18748)
(17661)
(16469)
国家社会(16201)
(15788)
创新(15506)
发展(15506)
期刊
(69962)
经济(69962)
研究(42814)
中国(36383)
(22033)
管理(19291)
(19216)
学报(18752)
科学(18045)
教育(17934)
(17351)
金融(17351)
大学(14641)
农业(14573)
学学(13446)
技术(12728)
业经(11750)
财经(10435)
经济研究(10226)
问题(9634)
(9087)
(7909)
图书(7679)
资源(7064)
(6688)
现代(6630)
(6538)
理论(6286)
职业(6230)
国际(6147)
共检索到219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开圣  韩世来  陈德辉  
江苏省扬州市近年来通过入股、租赁、转让等土地流转形式,发展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旅游等高效农业,涌现了许多成功典型,对扬州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实践1.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扬州市土地集中流转的模式主要有转包、租赁、转让、互换和土地入股五种形式,主要的形式是转包、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星  欧名豪  
基于扬州市1996-2004各年份土地利用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8年中土地变化的特点及主要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①8年来全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表现出耕地、园地的面积大幅下降,建设用地的面积普遍增长;②选择11项指标构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影响该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人口和经济的增长;③运用Eviews 3.1软件对土地利用变化中经济因素的驱动作用做回归分析得出:全市GDP每增长1亿元,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约15.36 hm2,减少耕地约17.53 hm2;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需要减少耕地面积389.3 hm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霖  郭杰  殷爽  欧名豪  
根据区域建设用地的极限供需状况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有利于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实现和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以扬州市为实证区域,构建基于资源环境容量约束的建设用地极限供给与经济发展驱动的建设用地极限需求的测度模型,以期为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供给总规模为162 686.44 hm2,未来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2)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需求规模为158 164.63 hm2,南部地区高于北方;(3)扬州市建设用地极限需求不会突破资源环境容量约束的极限供给上限,其中仪征市和高邮市的极限需求规模超出极限供给规模,市区、江都区和宝应县极限需求规模小于极限供给规模;(4)仪征市与高邮市应根据极限供给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要素的过度依赖;市区和江都区可构建区域的协同一体化发展战略,适当扩张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区域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宝应县应注重耕地保护,予以适度的建设用地指标倾斜,促进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霖  郭杰  孙驰  欧名豪  
本文基于供求理论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以期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配置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供求理论,可以从本底条件、技术水平、区位交通、集约程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2)BP神经网络可准确反映各评价单元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有助于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精度;(3)根据测算结果可将研究区分为四个区域:高度适宜区可进行大规模城镇建设用地开发,但应注重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浩   张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君君  马岩  
协商民主成为城市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是由城市社区空间、人口等因素及社区事务的性质所决定的,并且我国城市社区具备了公民协商的机制与平台。协商民主需要较多的先置条件,然而对扬州市社区实证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当下在城市社区里实施协商民主还存在公共理性不足、公共利益达成困难、居民能力不平等等困境因素。加强竞争民主的建设、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及公平分配资源是化解这些困境的有效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通过对扬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评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缺少公民参与的决策项目往往与公民的真实愿望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社会满意度偏低,现代社会公民有较高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热情和愿望,社会性别差异是政府决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珍视民众的参与热情,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重视性别差异对公共需求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晓梅  裴会芳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对生态农业的现状进行评估,以期以此为依据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文章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4个指标在内的扬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和加权法综合评定2011—2016年该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得分,在此基础上采用GM (1,1)灰色模型对2018—2027年扬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程度进行了预测。[结果] 2011—2016年扬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呈持续增长态势,2011—2015年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2016年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生态效益分别在2012年和2016年出现两次波动。总体来看,2012—2015年扬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逐年递增,2016年由于经济效益的急剧降低,导致综合效益下降。2018—2027年该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一直保持可持续状态,且发展度在逐年递增。[结论]扬州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转变生产方式,积极调整农业生产模式,努力实现农产品的集约化生产。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春光  尤莉蓉  
本文选取1998年和2002年资料,以江苏省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主要工业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强,但工业产业结构矛盾严峻,成为制约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常东生  
水是社会的重要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国务院(81)61号文件要求:“农村改水要以发展简易自来水为主要形式。争取经过十年或更长些时间,使大部分农民都吃上符合卫生的水”。联合国35届大会决定:1981~1990年为《国际饮水供应和卫生十年》,争取到1990年实现“人人享有安全饮水与卫生”。这些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星  欧名豪  
根据扬州市1996—2004年间的土地利用平衡表数据,求得这期间全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平均转移概率矩阵,运用Markov理论,模拟并检验2004年全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现模拟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说明运用Markov理论预测扬州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可行的。由此对全市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作预测,结果表明:在今后十几年的土地利用中,耕地、园地会继续减少,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将大幅上升,但是各自的年变化幅度都会降低,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会不断减少,表明土地集约化利用将会是扬州市未来土地利用的侧重点。建议扬州市今后能改善农用地结构、引进先进技术以提高农用地效益;同时积极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珊  胡翔  潘涵  
一、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及问题近年来,扬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13.9%和12.7%,比"十五"期间分别快2.8和4.2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青云  许大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