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9)
2023(6877)
2022(5878)
2021(5329)
2020(4377)
2019(9344)
2018(9124)
2017(17240)
2016(9321)
2015(10429)
2014(10427)
2013(10387)
2012(10174)
2011(9499)
2010(9585)
2009(8801)
2008(8634)
2007(7829)
2006(7183)
2005(6816)
作者
(28449)
(23925)
(23772)
(22307)
(15154)
(11355)
(10725)
(9387)
(9044)
(8562)
(8151)
(7834)
(7802)
(7589)
(7574)
(7264)
(7137)
(6936)
(6841)
(6787)
(6136)
(5968)
(5771)
(5573)
(5407)
(5406)
(5381)
(5311)
(4850)
(4752)
学科
(46093)
经济(46036)
管理(25323)
(24453)
(17942)
企业(17942)
地方(16857)
中国(16034)
(13812)
方法(12337)
业经(11551)
数学(10166)
数学方法(10053)
农业(9782)
(9585)
地方经济(9558)
(9454)
金融(9453)
(8994)
(8802)
银行(8780)
(8650)
(8269)
(7993)
(7557)
贸易(7544)
环境(7294)
(7195)
技术(6914)
发展(6714)
机构
学院(136892)
大学(134707)
(57145)
经济(55926)
研究(52553)
管理(49466)
理学(41293)
中国(40897)
理学院(40757)
管理学(40099)
管理学院(39836)
科学(31727)
(29884)
(27647)
(26418)
(25270)
研究所(24683)
中心(23417)
(22316)
(19940)
财经(19849)
师范(19725)
北京(19617)
农业(19473)
业大(19355)
(18894)
(18276)
(17917)
(17593)
经济学(16822)
基金
项目(85844)
科学(67610)
研究(63680)
基金(60878)
(53375)
国家(52867)
科学基金(44773)
社会(40520)
社会科(38364)
社会科学(38359)
(34426)
基金项目(31732)
(28930)
教育(28101)
自然(27825)
自然科(27197)
自然科学(27192)
自然科学基金(26725)
编号(25912)
资助(24862)
(24671)
成果(21791)
发展(19823)
(19445)
重点(19352)
课题(18944)
(18193)
(17791)
创新(16664)
国家社会(16496)
期刊
(74069)
经济(74069)
研究(45166)
中国(34513)
(25167)
学报(20953)
管理(20627)
科学(20318)
(19041)
教育(17441)
农业(17237)
(17120)
金融(17120)
大学(15775)
学学(14781)
业经(13952)
技术(11885)
经济研究(11742)
财经(10154)
问题(9353)
(9033)
(8716)
商业(7306)
图书(7297)
(6970)
世界(6931)
技术经济(6706)
(6692)
科技(6596)
国际(6439)
共检索到227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鲁庆彬  王小明  丁由中  李新庆  
2004年5~6月,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保护区红星保护点,对发情期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进行了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的研究。扬子鳄的行为谱包括游动、晒阳、停息、吼叫和交配等。就所观察到的几种主要行为统计发现,从7:00到19:00,扬子鳄昼间游动行为占有最大的百分率,达到(34.30±26.27)%;其次是停息行为,为(30.44±18.50)%;再次为晒阳和吼叫行为,分别为(21.04±32.95)%和(14.16±18.97)%。游动行为各时段占有的百分率比较接近,为26.47%~44.83%,但在游动过程中,它们并不是始终保持一种姿势游泳。停息行为存在2个高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孝兵  陈壁辉  
对扬子鳄资源的经济、生态及科研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价;根据扬子鳄野外及人工养殖的资源数量,论述了扬子鳄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扬子鳄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对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德龙  陈小生  杨平  
为了抢救和保护我国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上海市崇明县大新乡前卫村特种水产养殖场于1992年7月23日从安徽扬子鳄人工养殖场引进体长为100~140厘米扬子鳄210尾,耗资96万元,并配备了专家,专门从事饲养管理工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邝粉良  刘宁  仓决卓玛  李建川  杨乐  李福秀  
2006年4~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藏北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繁殖前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详细观测。结果表明:①黑颈鹤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各种行为所占时间百分比大小依次为:取食43.69%,警戒21.78%,保养21.69%,运动7.57%,杂项3.18%,繁殖2.09%。②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在雌雄个体间具有一定的差异。雄鹤的警戒和运动行为比雌鹤高,且警戒行为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4种行为雌性较高。③黑颈鹤的各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11:00以前,各种行为活动相对稳定,11:00之后依次出现了3个取食高峰和1个保养高峰,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林俐  朱来旭  张雪  费荣梅  
[目的]为研究FliL基因对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在野生株XX2的基础上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FliL基因缺失株和互补株。通过对野生株、FliL基因缺失株和互补株的生长曲线分析,探究FliL基因缺失对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影响;利用细菌具有周期性群集运动特性,通过分析FliL基因缺失株与野生株在固体LB培养基和Mot半固体培养基上的迁移运动,探究FliL基因对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运动的影响;通过小鼠致病性实验,探究FliL基因对细菌毒力的影响。[结果]生长曲线显示,细菌接种后5 h内FliL基因缺失株与野生株生长速度基本无差别,5 h后其生长速度慢于野生株;细菌群集运动和细菌动力实验显示,FliL基因缺失株群集运动明显减弱,但仍可在Mot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上正常进行迁移运动;小鼠致病性实验显示,野生株XX2的LD_(50)为2.3×10~(6) CFU·mL~(-1),FliL基因缺失株XX2ΔFliL的LD_(50)为4.9×10~(8) CFU·mL~(-1),FliL基因缺失株LD_(50)升高了约100倍。[结论]FliL基因缺失可显著降低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的群集运动和细菌毒力,将为进一步研究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介导的扬子鳄痛风等疾病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红星  楚国忠  钱法文  侯韵秋  
1999— 2 0 0 2年夏季对江苏盐城黑嘴鸥繁殖期不同阶段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繁殖前期黑嘴鸥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其出现频率依次为 :取食 39 36 % ,休整 37 95 % ,运动 9 4 8% ,警戒 8 30 % ,饮水 5 0 3% ;繁殖后期黑嘴鸥成鸟的各种行为不具明显的规律性 ,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取食 4 2 5 3% ,休整 1 4 2 1 % ,运动 1 7 6 5 % ,警戒 1 4 5 2 % ,饮水 1 0 93%。繁殖后期运动和警戒行为所花费的时间比繁殖前期显著增加 (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博  李天来  张昆  唐韦华  
研究6h昼温35℃和8h昼温35℃的亚高温处理对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测定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植株干重,结果表明:8h 35℃亚高温处理9d,番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干物质总量降低;而6h 35℃亚高温处理9d,番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稍有下降,但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总量均增加;亚高温处理降低了番茄植株光合产物向根和茎中的分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宗先  胡锦矗  
2006年3—5月,在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焦点猴群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通过瞬时扫描行为取样,对野生黑叶猴的个体行为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黑叶猴的行为可划分为觅食、休息、移动、饮水、晒太阳、舔食石壁、社会行为、出洞和入洞9大类.在黑叶猴日活动节律中,休息存在1个明显的高峰期(10:30—14:00);觅食有2个高峰期,分别是7:30—9:30和17:00—18:30;移动也有明显的高峰期,分别是6:30—8:00、14:00—15:30和18:00—19:30;其他行为(包括理毛、玩耍和拥坐等社会活动,以及饮水、舔食石壁等稀有行为)只有1个明显的高峰期(12:00—14:00).在黑叶猴1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雷  齐昆龙  刘蓥珂  叶建伟  李新建  王克君  李秀领  乔瑞敏  韩雪蕾  
为解决养猪生产中传统发情鉴定法工作量大、准确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经产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将发情周期分为发情前3天(PE),发情期(E)和发情后3天(AE)3个阶段,分别收集口腔中唾液,提取唾液蛋白,使用Lable-free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对3个阶段的唾液蛋白组进行质谱检测,并通过蛋白质组学定性定量软件Maxquan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3个阶段共鉴定到405个蛋白质,包括149个共有蛋白和160个特异蛋白,其中有45个共有蛋白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杨  刘远  吴贤锋  高承芳  黄勤楼  
【目的】研究福清山羊与努比亚黑山羊发情期卵巢组织转录组差异表达水平,一方面为山羊繁殖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为利用努比亚黑山羊杂交改良福清山羊提供可加快遗传进展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对福清山羊和努比亚黑山羊发情期卵巢组织进行研究,筛选品种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DEGs功能进行注释和若干基因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同时通过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和筛选测序样品中存在的SNP/InDel。【结果】6个样品共得到46.68Gb Clean Data,DESeq分析发现了福清山羊和努比亚黑山羊发情期卵巢组织的DEGs149个(包含25个新转录本),其中表达上调53个,表达下调96个;初步认为输卵管素基因(oviductin,OVN)、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基因(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早期生长应答1基因(early growth response 1,EGR1)可作为福清山羊繁殖性能的候选基因。149个DEGs中的108个基因能被GO(gene ontology)数据库注释,30个DEGs能够被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数据库注释,91个DEGs能够被KEGG(kyoto encyclopedia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注释。KEGG通路分析表明DEGs共富集到21条信号通路中,6条通路显著富集。经过进一步的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共发掘1 506个新转录本。经qRT-PCR验证,所选基因(转录本)表达变化模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了福清山羊和努比亚黑山羊发情期卵巢组织的149个DEGs,发掘了1 506个新转录本,初步揭示了OVN、STAR和EGR1在山羊繁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山羊繁殖性状相关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正康  蔡天权  陈杰  陈伟华  
反刍动物在发情期血浆雌二醇(E_2)含量大幅度升高,同时消化机能降低,采食量明显减少。关于雌激素对瘤胃消化代谢的作用,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比较水牛、奶牛发情期和间情期瘤胃 E_2 水平和消化代谢的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亚东  孙志成  吴鹏  张于光  李迪强  
【目的】对散养状态下野生双峰驼(下称野骆驼)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研究,旨在丰富野骆驼行为生态学基础资料,为其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0—12月期间,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试验性放归的4峰野骆驼(2雄2雌)进行昼间行为的观测。将野骆驼的行为分为6类:休息、警戒、运动、采食、反刍和其他行为。【结果】时间分配上雄性采食行为时间比例最高,为28.13%±10.42%,雌性野骆驼由于适应新的环境表现出警戒行为比例最高,为28.22%±10.74%。观察期间雌、雄性野骆驼行为时间分配无显著差异。随月份变化,野骆驼休息、警戒和反刍时间呈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世绩  赵丹宁  熊耀国  
通过对7个泡桐无性系苗期昼夜生长节律的研究,发现影响泡桐茎伸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与中期是气温和相对湿度,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影响叶面积增长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早期是相对湿度、气温和光照,中、晚期是气温和光照。叶面积增长速率、茎伸长速率在昼夜间呈双峰分布,高峰随生长时期而变化,主要分布在18:00-24:00和12:00-18:00时间区段内。不同无性系有不同的叶面积增长速率、茎伸长速率的变化类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淼  李天来  
为探讨短期昼间亚高温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的原因,以昼温25℃为对照,在番茄第1花序第1花开花当天开始进行为期9d的35℃昼间亚高温处理,分析短期昼间亚高温对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35℃昼间亚高温处理明显降低了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在处理结束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6.27%和33.07%。亚高温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CAT的活性始终低于对照,而SOD和POD活性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亚高温处理前3d高于对照,处理时间延长至6d以上则低于对照。在处理结束时SOD、POD和CAT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28%、22.2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秀祥  张东晶  王功  祁军  杨奇森  冯祚建  
【目的】分析圈养雌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发情交配时间格局,探查性经历、年龄、来源及繁殖成效等因素对发情交配的周期数、间情期的影响,为麝类成功驯养及异地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的行为取样方法,观察马麝的交配行为,准确记录发情交配的启动和结束时刻。【结果】兴隆山麝场圈养雌麝的间情期为(12.23±0.52)d(n=22),平均动情次数为(1.88±0.13)次(n=22)。各年龄及年龄组雌麝的间情期无显著差异(P>0.05),但年龄极显著影响动情次数(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