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2)
2023(9803)
2022(8328)
2021(7553)
2020(6122)
2019(13429)
2018(13107)
2017(23697)
2016(13373)
2015(15140)
2014(15017)
2013(14295)
2012(13393)
2011(12260)
2010(12699)
2009(11600)
2008(10938)
2007(9834)
2006(9035)
2005(8610)
作者
(36753)
(30351)
(30153)
(28751)
(19317)
(14517)
(13756)
(11680)
(11650)
(11199)
(10243)
(10217)
(9753)
(9661)
(9440)
(9411)
(9052)
(8994)
(8966)
(8755)
(7976)
(7589)
(7323)
(7106)
(7087)
(6958)
(6913)
(6746)
(6234)
(5998)
学科
(52717)
经济(52654)
管理(33332)
(30654)
(22852)
企业(22852)
中国(20772)
地方(19127)
(17542)
业经(14157)
方法(12475)
农业(11886)
(11164)
银行(11153)
(11084)
(10915)
(10746)
(10693)
金融(10692)
(10623)
地方经济(10481)
(10435)
贸易(10419)
理论(10169)
(10139)
(9990)
数学(9871)
数学方法(9692)
技术(9450)
教育(9156)
机构
学院(181731)
大学(168954)
(68176)
经济(66402)
研究(64932)
管理(59976)
中国(50444)
理学(48948)
理学院(48313)
管理学(47342)
管理学院(47013)
科学(38801)
(38042)
(33216)
(33090)
(31916)
中心(30050)
研究所(29260)
(28992)
(27710)
技术(27551)
师范(27454)
(26362)
职业(25826)
北京(24626)
财经(24407)
(23862)
业大(23320)
(22326)
农业(22102)
基金
项目(109125)
研究(88181)
科学(85358)
基金(72574)
(61955)
国家(61285)
社会(52383)
科学基金(52053)
社会科(49432)
社会科学(49426)
(47657)
教育(43195)
编号(40134)
(38717)
基金项目(37208)
成果(33040)
自然(30724)
课题(30426)
(30071)
自然科(29986)
自然科学(29979)
资助(29395)
自然科学基金(29384)
(26689)
重点(25657)
发展(24508)
(24065)
(23293)
项目编号(22892)
规划(22805)
期刊
(91822)
经济(91822)
研究(58964)
中国(48458)
教育(36690)
(29293)
(24992)
管理(24828)
学报(23823)
科学(22907)
(21868)
金融(21868)
技术(20573)
农业(20039)
大学(18480)
业经(17740)
学学(16721)
职业(15091)
经济研究(14384)
(11758)
论坛(11758)
财经(11564)
问题(11250)
图书(11163)
(10212)
(10080)
技术教育(9657)
职业技术(9657)
职业技术教育(9657)
(9562)
共检索到303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高职扩招是国家基于我国当前国情提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矛盾、关切人本主义的重要手段。以当前高职院校的现实基础为基准,理性分析高职院校的基础条件、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训设施等是否具备基础以应对高职扩招带来的冲击,结论是: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在政策条件下如何灵活运用和配置以及协调完善是成败的关键。应对高职扩招的相关策略,可从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的革新、治理模式的完善、资源配置模式的调节、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以助力高职扩招平稳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平  樊晓琳  
高职扩招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高应用型技能人才素质结构的重要措施。面对扩招数量短期内骤增、生源结构复杂、师资队伍质量的结构性短缺、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有限、课程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扩招对象的升学(就读)意愿也是高职扩招能否如愿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考量因素。职业院校办学的重新定位,多方位、多措施提升招生对象升学(就读)意愿,科学评价扩招后职业教育的质量,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等方面都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有价值的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  刘婉昆  
高职教育扩招百万是政府审视国情后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扩招,既有产业对人才要求提升的原因,也有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内部规模扩大的需求,还有在整个教育体系下高等教育普及对生源的影响。综合这些因素,扩招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为社会群体的能力提升提供了渠道,但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落实配套政策;各层次职业教育间要加强衔接与联系;高职教育本身要调规模、抓质量、稳就业、促发展,办个性化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珠  柏文涌  
高职院校扩招百万政策是国家为保住就业底线、保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扩招百万政策将给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既为高职院校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高职院校面临诸多的挑战。面对扩招带来的机遇、挑战和人才培养难点,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发展路径:明确和落实各主体责任,协同推动完成高职扩招任务;面向多元生源结构,加快变革教学模式与管理模式;以提升质量为主攻方向,瞄准服务需求的终极目标;扩充师资队伍,强化师资保障;植入柔性化管理思维,实施"受益增量"式评价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聪敏  石伟平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扩招100万",如此大规模的扩招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此次政策出台背景是稳定就业,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储备的国家战略,基于以上认识,从高职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扩招的背景入手,分析扩招给高职带来的挑战,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要应对招生挑战,需要改革招生制度,制定不同类型招生标准;变革培养方式,实施多元化培养方案;扩充师资力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实现证书统一,构建国家资格框架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称萍  徐书培  卢建平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阶段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百万扩招的机遇与挑战既为高职院校进行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也倒逼在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有待加强的高职院校彰显多元化的育人功能,凸显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职责与效能。面对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高职院校需要从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多元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打造终身教育基地等方面施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兰小云  郭扬  
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还是从扩招对象的发展需要,抑或是从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来说,都需要高职院校转型发展。这种转型是一种从对接式发展转向融合式发展的过程,即从单一取向的对接转向多元取向的融合,从单一环节的校企对接转向更加全面的产教融合,从单一功能的对接转向多元功能的融合。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全面融合,转变办学理念和形态;需要多元融合,创新专业建设路径;需要多元功能,重构课程内容与体系;需要跨界融合,共建共享办学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菊素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高职扩招100万人,这既是保持国家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对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责所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职院校如何扩招?扩招后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招生考试办法、实施分类多样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内涵建设、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施1+X证书制度、充分挖掘资源加强保障等是应然之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蒙成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对于中职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向大致形成了"保守"与"激进"两种观点。保守的观点坚持中职学校为经济发展服务优先的办学宗旨,坚持中职学校为企业培养中、低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认为导向就业的中职教育仍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需的教育类型。激进的观点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高职扩招更对中职学校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已有模式的合理性快速坍塌。系统考察当下中职学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状况,中职学校主动转型是明智的选择。转型不是取消中职教育,而是中职教育从直接为企业供给劳动力优先转向育人优先,从就业教育转向升学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教育立场是中职学校未来发展的路标,育人为本并通过育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未来应然的办学宗旨。转型意味着必须打破已有的路径依赖,目前可利用的抓手包括确立"立德树人"理念、开展普职融通、合理确定规模、基于核心素养框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而与时俱进的政策则能为中职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驱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从宇  
在高职院校扩招百万的背景下,通过各省区高职教育系统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实证测度,综合计算相应区域在扩招过程中应新增招生规模的理论数值,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江苏、广东、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四川、北京等省区应切实承担起高职教育扩招的主体责任;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省区应积极调整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上海、天津、浙江等省区可在理论数值基础上适度增加招生规模,并积极鼓励民办力量参与高职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建峰  
扩招百万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压力在于高职院校本已面临生源危机,动力在于扩招带来生源契机。面对当前的危机与契机,高职院校如何将生源危机、信息不对称性转为生源增长契机,是百万扩招的首要难题。化危机为转机,需要从不同社会群体中挖掘生源,主要包括应届高中毕业生、定向招录的中职学校在校生、行业企业职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明确生源从何处来之后,就需要制定生源挖潜机制,建议从宣传、配套、改革、保障等方面着手,政府统筹宣传,扩大扩招影响;政策配套保障,激励非传统生源报考;改革招生办法,丰富招生渠道;就业政策支撑,提升社会认可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延岗  罗鼎  霍平丽  
为实现高质量扩招百万和做好"新学生群体"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三项工作:首先,通过争取支持扩展办学资源、改革招生录取方式,做好扩招工作的基础"入口关";其次,通过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弹性教学组织管理,做好扩招工作的培养"过程关";最后,通过落实"1+X"证书制度、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做好扩招工作的就业"质量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孙渊  吴秋迪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结构多元化是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变革的根本动因。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言,非传统生源的显著差异性必然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差异性定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有效连接人才培养要求与行业需要构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差异性定位的现实动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差异性定位的关键问题包括确定高职生不同需求的学习目标、激发高职生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凸显高职院校灵活性的教学安排、创新学习结果多元化评价方式等。为切实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差异性定位,高职院校需要突破在学生学历层次、社会阅历、学习能力、社会行业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从差异性定位生源对象、差异性安排教育内容、差异性选择教育方式等路径寻求进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恩广  王开香  刘晓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高职百万扩招是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提升的重大工程,是着眼于"三农"人才队伍短缺而提出的重大举措。当前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面临着农业人才需求与供给错配、个性需求与专业供给矛盾的凸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适应性偏差以及师资与教学资源的匮乏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新型职业农民求学诉求和产业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守以产定需;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分类培养;创新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导向,建立适切性弹性学制制度,引领院校教学管理全方位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覃梅芳  潘宇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与需求不匹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储备不充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应对不及时的问题。文章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路径:制定高职院校“发展式”心理健康教育战略,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高职院校“分层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探索高职院校“工匠魂”心理健康教育网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