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0)
- 2023(13822)
- 2022(11881)
- 2021(10854)
- 2020(9010)
- 2019(20113)
- 2018(19725)
- 2017(38164)
- 2016(20598)
- 2015(22763)
- 2014(22435)
- 2013(21982)
- 2012(20214)
- 2011(18394)
- 2010(18551)
- 2009(17529)
- 2008(16963)
- 2007(15311)
- 2006(13663)
- 2005(12687)
- 学科
- 济(77006)
- 经济(76892)
- 管理(63260)
- 业(57592)
- 企(47517)
- 企业(47517)
- 方法(32037)
- 数学(27982)
- 数学方法(27613)
- 财(26457)
- 农(23096)
- 中国(21821)
- 贸(21408)
- 贸易(21398)
- 制(21189)
- 易(20974)
- 业经(17857)
- 学(16031)
- 银(15037)
- 银行(15003)
- 务(14580)
- 财务(14543)
- 农业(14519)
- 财务管理(14502)
- 行(14427)
- 融(14166)
- 金融(14163)
- 体(13958)
- 地方(13796)
- 企业财务(13732)
- 机构
- 学院(289848)
- 大学(287744)
- 济(122047)
- 经济(119517)
- 管理(106333)
- 研究(101069)
- 理学(90604)
- 理学院(89638)
- 管理学(88059)
- 管理学院(87534)
- 中国(78507)
- 财(62613)
- 科学(59705)
- 京(59648)
- 所(51585)
- 农(49385)
- 财经(47956)
- 研究所(46196)
- 中心(46050)
- 江(45344)
- 经(43523)
- 业大(41338)
- 农业(38826)
- 经济学(38658)
- 北京(37163)
- 院(36691)
- 范(36231)
- 师范(35769)
- 州(35687)
- 财经大学(35572)
- 基金
- 项目(189453)
- 科学(149571)
- 基金(138578)
- 研究(138086)
- 家(121368)
- 国家(120367)
- 科学基金(102757)
- 社会(88996)
- 社会科(84475)
- 社会科学(84458)
- 省(73589)
- 基金项目(71333)
- 自然(66021)
- 自然科(64540)
- 自然科学(64517)
- 教育(64321)
- 自然科学基金(63368)
- 划(62327)
- 资助(57696)
- 编号(55280)
- 成果(45861)
- 重点(43008)
- 部(42889)
- 发(40460)
- 创(39739)
- 课题(39328)
- 制(39179)
- 性(37337)
- 创新(37280)
- 国家社会(37210)
- 期刊
- 济(140285)
- 经济(140285)
- 研究(90926)
- 中国(60722)
- 财(49189)
- 学报(46126)
- 农(45984)
- 管理(41776)
- 科学(41581)
- 大学(35289)
- 融(34055)
- 金融(34055)
- 学学(33409)
- 教育(31474)
- 农业(30675)
- 经济研究(24345)
- 财经(24294)
- 业经(23180)
- 技术(23151)
- 经(20889)
- 贸(17693)
- 问题(17607)
- 业(15656)
- 国际(15495)
- 版(13941)
- 商业(13390)
- 世界(13218)
- 理论(13118)
- 技术经济(12736)
- 现代(12680)
共检索到449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君斌 郭新强 蔡建波
本文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讨论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和传导机制。首先,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到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产出呈驼峰型增长后,经历倒驼峰形态的"超调"过程,具有很强的产出持续性;消费温和下降,呈倒驼峰缓慢回到稳态,呈现较强的消费平滑性;通货膨胀率上升,表现出很强的通货膨胀惯性,但在中远期会出现通货紧缩。然后,模拟了一个基于工资刚性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发现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上述3个经验事实;同时表明:在投资效率底下、产能严重过剩的经济条件下,扩张性货币供给冲击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产出的同时,倾向于抑制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卢颖超
本文针对不同区制下通货膨胀惯性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运用MS-DSGE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所具有的不同效果。结果表明:(1)我国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高低区制,并且惯性特征明显,低区制的平均持续期为25个月,高区制的平均持续期为11个月,高通胀状态对应较大的政策波动;(2)从数理及实证的角度证明,政策在不同区制间转换对通胀预期不存在影响。(3)政策转换对实际通胀、产出缺口以及利率等变量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DSGE模型中加入了区制转移效应;(2)考虑了MS-DSGE模型中家庭部门对政策信息的了解服从贝叶斯学习型规则情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君斌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给出了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行为,得到了三个经验事实:技术冲击引起产出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呈倒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正的货币增长率冲击)引起产出短期内温和增长,呈现驼峰形态,并缓慢回到初始状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率呈现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同时,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内引入价格刚性和垄断竞争,对模型结构参数校准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上述三大经验事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有荣
本文对我国学者分析货币政策效应时所借鉴的主要西方理论及据此得出的我国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必然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结论提出质疑 ,并结合我国实际 ,对目前盛行的模型进行修正 ,推导得出在我国通货紧缩背景下实施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并不必然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结论。
关键词:
扩张性货币政策 恶性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治政
通货膨胀惯性指通货膨胀受到随机扰动的冲击之后偏离其均衡状态所持续的时间,是各国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特征。本文在构建一个包含通货膨胀惯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DSGE)的基础上,引入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了通货膨胀惯性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及福利损失问题。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惯性在提高了货币政策促增长的调控效果的同时,也弱化了货币政策反通货膨胀的调控效果;政策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随着通货膨胀政策目标权重的增加不断降低。研究表明央行在对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把握过程中,通货膨胀惯性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无论价格型还是数量型货币政策,央行给予通货膨胀目标较高的权重,均可以降低政策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少平 王津港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通胀的面板数据,应用Wachter(2004)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内生结构突变检验,检验我国通胀惯性的结构突变。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我国的通胀惯性进行估计。本文的结论为,我国通胀的惯性,随通胀运行的不同阶段和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发生内生性结构突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货膨胀的下降期和紧缩期的惯性较大,当前的惯性相对较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钟正生
通货膨胀惯性是指通货膨胀在受到随机扰动因素冲击后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的趋势会持续很久,通常用通胀自回归模型中滞后项系数之和来度量。混合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通货膨胀惯性的微观基础,即价格粘性和经济参与人的后视行为。高通货膨胀惯性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提高中央银行反通胀的社会成本。中央银行承诺在较长时期内钉住一个稳定的名义锚(例如明确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则是降低通货膨胀惯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振江
通胀惯性特征与货币政策效果联系十分紧密,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与国外经济失衡的严峻挑战下,有必要对我国主要通胀率指标的惯性进行翔实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讨论。本文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周期变化的基础上,利用自回归模型对季度CPI数据的惯性系数进行滚动样本估计以考察我国通货膨胀惯性动态特征,并建立VAR模型定量分析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及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计算出实际产出缺口,结合CPI数据共同判断货币政策调整时机,力求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规则化的参考。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惯性系数 货币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明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的基础上,对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操控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兼具中长期固定性与短期灵活性,能在追求某一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宏观目标。
关键词:
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力军 朱洪
该文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人民币升值和央行逆周期的对冲操作完全抵消了贸易顺差、FDI和热钱流入、GDP增长导致的货币超发压力,财政支出扩张在长期均衡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方面都是导致我国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中国式分权和信贷配给决定了我国经济存在货币超发和资金配置向政府和国企倾斜的内生机制。因此,防范货币超发和通胀,关键是要校正扩张偏向的财政政策;校正金融体系的信贷配给。
关键词:
财政扩张 货币超发 信贷配给 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朱燕宇 刘婵婵
基于HP滤波法对中国1997—2011年各季度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出与通货膨胀实时缺口的估算偏差能够对货币政策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引发货币政策的过度反应;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这种系统性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中央银行需要适当降低货币政策规则当中产出与通货膨胀缺口的实时反应系数,即现实的货币政策的实时反应系数应该比计量模型估算的(理论上的)反应系数更小一些。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审慎,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活动的日常监测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微调",同时还需要努力构筑防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洪福 郭万山
通货膨胀惯性内生于通货膨胀动态演进系统中,并会制约外生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而导致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成本增大。纯前瞻性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不包含内在的通货膨胀惯性,无法用来描述和解释通货膨胀惯性问题。构建包含通货膨胀粘性假设的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采用1996—2013年的季度数据来描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惯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较高的通货膨胀惯性意味着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较高的反通货膨胀成本,中央银行应该赋予控制通货膨胀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炳才
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差异,描述了中国通货膨胀周期的特征和制约当前通货膨胀的力量,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国内背景,提出以结构性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用发展模式转变来根治通货膨胀。
关键词:
经济复苏 通货膨胀 结构性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王世杰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对通胀和产出具有非线性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分别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建立非线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反应随着预期的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对称性,非线性转换形式由逻辑函数刻画,转换速度较快且显著;(2)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调节区间为2.96%—3.23%,对经济增长率的调节区间为8.52%—8.83%;(3)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高于调节区间的上限,央行应以通货膨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低于调节区间的下限时,央行应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调节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