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8)
2023(8449)
2022(7031)
2021(6662)
2020(5397)
2019(12146)
2018(11528)
2017(22710)
2016(12348)
2015(13559)
2014(13592)
2013(13569)
2012(12593)
2011(11120)
2010(11558)
2009(10362)
2008(10737)
2007(9444)
2006(8363)
2005(7512)
作者
(34629)
(29097)
(28795)
(27908)
(18699)
(13903)
(13033)
(11187)
(10849)
(10743)
(9900)
(9495)
(9478)
(9356)
(9305)
(8731)
(8609)
(8574)
(8393)
(8230)
(7216)
(7187)
(6985)
(6704)
(6617)
(6590)
(6454)
(6339)
(5940)
(5820)
学科
(46552)
经济(46505)
管理(42834)
(40596)
(33435)
企业(33435)
(28839)
方法(20154)
数学(17954)
数学方法(17707)
中国(14645)
(14416)
(14260)
财务(14236)
财务管理(14192)
企业财务(13620)
(13222)
财政(13210)
(10795)
地方(10164)
(10067)
业经(9943)
(9919)
银行(9908)
(9670)
贸易(9666)
(9451)
(9354)
(9347)
农业(9078)
机构
学院(174073)
大学(172173)
(75317)
经济(73816)
管理(66447)
研究(59217)
理学(57265)
理学院(56669)
管理学(55833)
管理学院(55479)
(45862)
中国(45642)
(34690)
科学(34515)
财经(32436)
(30049)
(29483)
(27785)
(27215)
中心(26906)
研究所(26687)
财经大学(23916)
经济学(23844)
业大(23517)
农业(21594)
经济学院(21590)
北京(21539)
(21518)
(21126)
师范(20930)
基金
项目(112911)
科学(89897)
基金(83652)
研究(82750)
(72741)
国家(72114)
科学基金(62300)
社会(54074)
社会科(51505)
社会科学(51492)
(43290)
基金项目(43026)
自然(39991)
自然科(39154)
自然科学(39144)
自然科学基金(38473)
教育(38431)
(36465)
资助(35239)
编号(32331)
成果(27390)
(26139)
重点(25282)
(23927)
(23654)
(23407)
课题(22977)
教育部(22758)
国家社会(22730)
人文(22003)
期刊
(82806)
经济(82806)
研究(56330)
(40061)
中国(34293)
学报(26081)
(24961)
管理(24611)
科学(23615)
(20329)
金融(20329)
大学(20132)
学学(19184)
教育(16758)
财经(16710)
农业(16550)
经济研究(14679)
(14259)
技术(12935)
业经(12749)
问题(10595)
(10175)
财会(9378)
会计(9073)
(8374)
国际(8216)
(8199)
财政(8199)
(8168)
技术经济(7947)
共检索到267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鸣  
1998 年6 月开始启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1998 年下半年投资和GDP增长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此次扩张并未充分实现预期的内需扩大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内需扩张存在制度性和结构性障碍的情况,提出了加强财政政策扩张强度以寻求短期均衡的指导思想,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军平  丛树海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本文首先考虑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财政风险(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的一般结论以及对我国相关经济参数的估计,文章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可供选择的、能够控制财政风险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文章认为,在目前,能够限制财政风险增加的扩张性政策是同时增加税收和公共支出的组合政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自从“凯恩斯革命”以来,财政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社会总产出,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措施之首选。由于财政政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再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致总供给即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必须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相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所以货币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艳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多次面临严峻挑战,甚至陷入严重衰退的困境。日本政府频繁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先后出台了十几轮经济刺激计划,但总体看,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有限,并未帮助经济摆脱内需不足、增长乏力的局面。认真分析日本扩张性财政政策"屡战屡败"的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单玉丽  
陈水扁上台以来 ,在政治高于一切的理念支配下 ,通过赤字预算、追加预算外支出、大幅度减税等措施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以达到其“拼选举”和图谋“台独”的政治目的。这一偏颇的财税政策 ,造成了台湾财政体质恶化、民间投资意愿低落、贫富差距扩大等恶疾 ,对未来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孙健夫  马卫红  
90年代泡沫景气崩溃后,日本政府多次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却始终没走出泡沫经济的阴影。究其原因,可能是多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从投资乘数理论出发,深入分析90年代日本财政政策失效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公共投资所产生的引致投资没达到预期效果,并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加之景气预测始终没有形成,致使边际消费倾向低,从而导致公共投资乘数缩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川  姚秋歌  
本文基于我国财政收支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周期性特征,分析了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对产出、通胀、私人消费和投资等宏观变量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测算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影响机制和政策效果,本文建模构建一个包含企业家和工人家庭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政府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消费税和所得税减税以及转移支付五种类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分别计算了五种财政政策乘数。本文的结论显示,各类型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均起到较好的总需求刺激效果,但在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减税的政策效果更为突出;政府消费性支出、消费税减税、转移支付政策虽然短期刺激作用更为明显,但由于存在挤出效应以及削弱投资和资本积累,在长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果,政策有效持续期也较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减税更短。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若将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定义为中性的财政政策,并根据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可以判定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是有效的。但从其他角度来看,安倍经济学机动的财政政策未必有效。由于选举等政治因素的干预导致日本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扩张政府支出的效果极其有限。日本以消费税上涨、个人所得税征收额降低为核心的税收制度改革具有冒险性和试验性等特点,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到日本经济社会的实际状况,对日本财政重建起到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有限。财政扩张、税制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日本经济的增长和财政重建,但解决经济增长与财政重建的深层次矛盾才是日本政府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中性的财政政策无法将日本带回土地神话时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长林  胡永刚  李艳鹤  
政府偿还债务是否会影响居民消费以及如何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将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反馈机制和税收对政府债务的反馈机制引入具有价格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从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两个角度研究了借新债还旧债、增加税收和缩减支出这三类偿债方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不同的偿债方式主要通过财富效应、替代效应以及政策反馈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但各有侧重。借新债还旧债和缩减支出这两类方式侧重于财富效应,增加税收的偿债方式则侧重于替代效应,政策反馈效应则放大了上述两种效应。结合我国1996Q1~2011Q4的季度数据,本文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发现各财政工具对目标变量的反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长林  
本文反思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基于我国1998年第1季度—2014年第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识别出我国财政政策对就业影响的特征事实:财政投资支出扩张会导致国有企业就业上升,民营企业就业下降。为了理解这一现象,通过对一个同时包含异质性企业、纵向产业结构和分割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产业间关联、要素禀赋结构和劳动供给弹性是影响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主要因素。财政政策扩张在带动国有企业产品需求的同时,也通过拉升中间投入品价格导致民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该部门的劳动需求。随着财政政策力度的逐渐衰减,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国有部门存在就业超调。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更高,所对应市场的劳动供给弹性更小,且与民营企业的关联非常显著,以扩大政府投资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总体上无益于促进就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力平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这既体现在经济强劲增长顺境中各国的相互拉动,也表现在经济衰退危机逆境里各国的共同应对;既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又表现为这一进程对各国宏观政策运用效果的制约。而具体在财政政策运用上,主要体现的就是政策主权运用与国际协调这样一种对立统一。在共同应对经济衰退与危机的今天,在既解决自身问题又能为全球复苏尽力的目标实现上,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深对这一重要辩证关系的理解,并探讨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运用的可能启示。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述:"政策运用是主权,主权运用要协调,协调运作有难度,推进协调促共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长春  
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日两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投资乘数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导致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递减。两国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时期的贡献是显著的,财政政策的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稳定化也起到相应的作用,但中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投资和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而日本则以扩大公共投资为核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