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1)
2023(8684)
2022(7647)
2021(7180)
2020(6243)
2019(14419)
2018(14372)
2017(27974)
2016(15902)
2015(18224)
2014(18652)
2013(18089)
2012(17146)
2011(15635)
2010(16269)
2009(15136)
2008(15162)
2007(14245)
2006(12442)
2005(11138)
作者
(45694)
(38367)
(38202)
(36679)
(24532)
(18272)
(17626)
(14946)
(14267)
(14047)
(12944)
(12663)
(12198)
(12118)
(12087)
(12078)
(11934)
(11291)
(11196)
(11182)
(9664)
(9512)
(9352)
(8859)
(8855)
(8709)
(8663)
(8519)
(7819)
(7764)
学科
(62382)
经济(62327)
管理(42918)
(41393)
(31855)
企业(31855)
方法(28695)
数学(25492)
数学方法(25206)
(19822)
中国(19065)
(17223)
(13882)
贸易(13876)
(13487)
地方(13092)
农业(12885)
(12665)
(12550)
业经(12259)
(10781)
(10661)
银行(10635)
(10147)
(9859)
(9840)
金融(9838)
财务(9826)
财务管理(9799)
理论(9705)
机构
大学(229264)
学院(227381)
(95221)
经济(93046)
管理(84718)
研究(78532)
理学(71969)
理学院(71140)
管理学(69829)
管理学院(69387)
中国(59515)
(48364)
科学(46937)
(45352)
(40764)
(39990)
研究所(36709)
(36679)
中心(36516)
财经(34896)
业大(33573)
(31781)
农业(31574)
师范(31532)
(31436)
北京(30656)
经济学(29191)
(28730)
(27699)
经济学院(26441)
基金
项目(142351)
科学(110869)
研究(107717)
基金(100521)
(86025)
国家(85260)
科学基金(72334)
社会(65679)
社会科(62113)
社会科学(62092)
(56602)
基金项目(52498)
教育(51475)
(47462)
编号(46076)
自然(45771)
自然科(44666)
自然科学(44650)
自然科学基金(43864)
资助(42329)
成果(40313)
课题(32600)
(32329)
重点(32142)
(31225)
(29149)
(28313)
大学(27829)
教育部(27669)
项目编号(27538)
期刊
(107192)
经济(107192)
研究(70014)
中国(48091)
(36133)
(35534)
学报(33729)
教育(31420)
科学(30385)
管理(29896)
大学(25783)
农业(24078)
学学(23239)
(23086)
金融(23086)
技术(19495)
财经(17311)
业经(17255)
经济研究(17230)
(14969)
问题(14326)
图书(13769)
(13079)
(13054)
技术经济(11479)
国际(11223)
理论(11216)
统计(10798)
(10728)
世界(10392)
共检索到350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均旭   杨紫馨  
新发展阶段,根据高等教育各层次学生数据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等教育人才供给呈现规模化扩张,高校毕业生出现求学就业“内卷化”和就业市场错配的现实矛盾。从问题成因来看,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与就业市场人才资源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变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脱嵌与滞后、外部环境冲击下学生求学就业观念的转变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角度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错配与失衡三方面的成因。因此,要通过构建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双向适应的协同发展体系,以就业市场需求端为出发点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标,以高校人才培养为落脚点促进人才供给均衡性,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在规模化发展中的质量水平,促进就业结构合理优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胡海青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建国60年来,我国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经历了"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计划调控阶段和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特征的市场调控阶段。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影响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集权政治体制以及教育哲学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制度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主要是政府对毕业生资源的理性选择;政策变迁的动力是政府的立法行为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能力的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爱宏  
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太原地区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文章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企业用工需求挖掘、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配置、学校教育、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涛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乾丰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观念、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达到最终就业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的有效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矛盾、毕业生就业素养严重不足等,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文章对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提升就业工作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文涛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新模式的形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的行为。本文用经济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和方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产生进行了解释,并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英健文  蔡立彬  林良盛  
通过对200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比较,结合本校专业就业实例,提出高校必须调整专业结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社会应从政策、舆论方面加强对高校就业问题的重视和支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兰芬  
通过多年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我感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困境在于:一方面是人才奇缺,一方面是人才浪费;一方面大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甚至远涉重洋招聘人才,另一方面却将送上门的毕业生拒之门外。这到底是为什么?我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第一,社会大环境问题。由于过去国家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学校无招生自主权,用人单位无选才自主权,毕业生无择业自主权,这就造成了行业、地区、部门间人才的不平衡,有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浩  李晓华  尤永红  
对全国12所民族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弱势毕业生群体求职难度大。民族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政策落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东茅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存在着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等不同理论观点的分歧。依据1998和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理论在我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各种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这表明了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同时也为我们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持续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等教育必须着力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仁伟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以及灵活就业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也日益完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高等教育改革进展缓慢、政策缺乏统一的中长期规划、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鼓励创业的政策可操作性欠缺等。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推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就业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立功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体现在生源结构和就业空间的单一性矛盾、高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期望值与岗位需求的差异等几方面。基于这些困境,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缓解当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玉霞  
文章针对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就业情况、学生素质、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立足于社会、家庭、学生、学校四个层面,分析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就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包括社会关怀支持、发挥家庭作用、增强自身素质、调整办学思路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