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90)
- 2023(18987)
- 2022(16284)
- 2021(15145)
- 2020(12522)
- 2019(29093)
- 2018(28729)
- 2017(55462)
- 2016(29790)
- 2015(33430)
- 2014(33148)
- 2013(32499)
- 2012(29966)
- 2011(27067)
- 2010(27149)
- 2009(24553)
- 2008(23831)
- 2007(20821)
- 2006(18124)
- 2005(15907)
- 学科
- 济(124076)
- 经济(123956)
- 管理(82584)
- 业(79560)
- 企(65298)
- 企业(65298)
- 方法(57453)
- 数学(49902)
- 数学方法(49103)
- 中国(34110)
- 农(32226)
- 贸(30801)
- 贸易(30783)
- 易(29904)
- 财(28808)
- 地方(28198)
- 业经(27793)
- 学(25297)
- 农业(21590)
- 理论(21010)
- 制(20721)
- 技术(19084)
- 银(18881)
- 银行(18841)
- 环境(18796)
- 和(18550)
- 融(18369)
- 金融(18367)
- 务(18262)
- 财务(18165)
- 机构
- 学院(419179)
- 大学(418826)
- 济(169513)
- 经济(166025)
- 管理(164479)
- 理学(143075)
- 理学院(141473)
- 研究(140282)
- 管理学(138521)
- 管理学院(137761)
- 中国(103390)
- 京(88664)
- 科学(86953)
- 财(75495)
- 所(69749)
- 农(67517)
- 中心(63808)
- 研究所(63796)
- 业大(62699)
- 财经(61195)
- 江(60428)
- 经(55790)
- 北京(55605)
- 范(55373)
- 师范(54836)
- 农业(52963)
- 院(51661)
- 经济学(51506)
- 州(49334)
- 经济学院(46669)
- 基金
- 项目(290022)
- 科学(228449)
- 研究(210604)
- 基金(210367)
- 家(183778)
- 国家(182274)
- 科学基金(156996)
- 社会(132361)
- 社会科(125626)
- 社会科学(125595)
- 省(113413)
- 基金项目(110690)
- 自然(102992)
- 自然科(100696)
- 自然科学(100673)
- 自然科学基金(98811)
- 教育(97921)
- 划(95526)
- 资助(87995)
- 编号(85753)
- 成果(68604)
- 重点(65081)
- 部(63726)
- 发(63412)
- 创(60229)
- 课题(59041)
- 创新(56165)
- 科研(55853)
- 教育部(54863)
- 国家社会(54561)
- 期刊
- 济(179165)
- 经济(179165)
- 研究(120429)
- 中国(77736)
- 学报(66428)
- 农(60936)
- 管理(60431)
- 科学(60377)
- 财(55814)
- 大学(50808)
- 教育(48356)
- 学学(47684)
- 农业(42795)
- 技术(38322)
- 融(35196)
- 金融(35196)
- 业经(30566)
- 经济研究(30138)
- 财经(28839)
- 经(24752)
- 问题(24137)
- 贸(22902)
- 业(22532)
- 图书(22108)
- 统计(20707)
- 技术经济(20087)
- 科技(19622)
- 商业(19393)
- 国际(19177)
- 版(19046)
共检索到608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海霞
在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考虑贸易方向、适用于港口进出口航运贸易的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的扩展模型,基于2005~2009年中美港口数据采用六种方法对构建的扩展模型进行鲁棒性检验和非线性检验。结果发现:构建的扩展模型是一个较优的模型,进出口港口的经济总量、吞吐量和两个港口之间的经济距离是影响双边航运贸易量的关键因素;距离的计算方法会造成边境效应的高估或低估;国家的有形边境会造成无形的贸易障碍,并在进出口两个方向上对贸易的阻碍程度是不对称的,但都显著存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海霞
基于较为成熟的贸易引力模型,构建适用于航运贸易的边境效应引力模型,采用中美2005-2009年的港口航运贸易数据比较模型,度量中国的航运贸易边境效应。结果表明,调整后的边境效应引力模型——差异截距模型是一个较优模型,中美航运贸易边境效应显著存在。
关键词:
航运贸易 边境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孟军
本文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推导出包含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进而把正式制度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三大类共15个子指标,研究制度质量和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利用占我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5个国家(或地区)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部分变量和全变量实证检验。所得结论验证了我国出口贸易偏好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一传统结论,同时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对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或地区)也存在较强偏好,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地理结构有重要影响,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微观基础 地理结构 区位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昊
本文基于扩展的文凭信号显示模型,利用2000-2011年中国分行业劳动力数据,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与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的劳动力流动效应。利用离散因变量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出口促进了高学历劳动力的流动,且劳动力确实存在由于出口水平变动而流动的初始动因。
关键词:
文凭信号显示模型 出口贸易 劳动力流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翔
本文突破了Dixits-Pindyck的真实期权模型与Chen-Raw-Lin的扩展模型中论证思维的限制,综合考虑了相对劳动力成本理论、相对财富假说以及真实期权的理论模型,在真实期权的理论模型的命题证明基础上,构建了汇率水平变动趋势与波动幅度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影响模型,从微观上研究了汇率水平变动趋势与波动幅度对资源导向型与市场导向型FDI规模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命题假设与证明。并采用多元协整的研究方法比较检验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美、中日之间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关系。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两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中国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对中美而言,无论长期、短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海霞 顾海英
针对中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的新变化,应用引力模型的派生模型——边境效应引力模型对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流量和流向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边境效应引力模型基本模型的推导过程,并引入了调整模型。然后采用1987至2005年其中5年的截面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发现:中美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显著存在,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存在流向和区域上的差异;距离的平方并不影响模型的可靠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燕春蓉 张秋菊
这次欧盟东扩产生了重大的贸易效应,包括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对中欧贸易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对欧盟和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和中国的贸易流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欧盟东扩的确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由于欧盟东扩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欧盟国家与非欧盟国家的相应双边贸易流量下降了;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之间的贸易量有一定促进作用;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国和新成员国之间贸易促进作用很明显;欧盟东扩对欧盟新成员国之间贸易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欧盟东扩对欧盟老成员国和非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促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维
文章以新的视角研究服务贸易的动态发展,首先借鉴新增长理论中的研究与开发模型——将资源分配到两个生产部门——讨论内生要素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针对资源在对外贸易的货物生产以及服务生产这两个最终产品部门之间的分配建立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的现有服务贸易规模影响状态下,服务贸易的动态变化以及其他变量对其运动情况的影响。其次结合模型,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准确了解服务贸易的规模报酬状况,是分析市场发展战略的关键;中国的服务贸易正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但仍表现为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特征。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动态发展 影响因素 规模报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慧 黄建忠
文章基于伯格斯模型,分析检验了服务贸易的净进口与我国货物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之间的关系,初步证明了该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一步地,文章对2004-2008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有所趋缓这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服务部门的净进口对我国货物贸易条件的影响不尽相同。文章得出的政策启示在于:当考察我国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收益时,要同时注意到货物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可能带来的福利损失;我国在制定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战略时,采取逐步开放和参与的战略尤为重要;另外,可以优先加强对通信、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以及电影音像五大类服务部门的扶持以促进其出口。
关键词:
伯格斯模型 服务贸易 贸易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东文 王方明
引力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计量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几乎所有的国外研究都将中国视为“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而将其排除在样本的考虑之外。本文通过基本变量的设定构造了一个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实际贸易数据验证了其对包含中国数据在内的样本的适用性,评价了其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真实贸易状况的解释力。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流量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念利
文章基于2000-2009年双边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并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区域贸易安排的"服务贸易效应"展开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区域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区域货物贸易安排"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缺乏统计显著性。(2)"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流量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南北型"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服务贸易效应"超过了"南南型"和"北北型",而且非对称性的"南北型"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双边服务贸易的影响最显著,将双边服务出口流量提升了73.71%-76.81%。(3)"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大致需2年时间逐渐释放,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安排的...
关键词:
区域贸易安排 服务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昊 刘骞文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普遍为正,即出口贸易的增加能够促进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且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新-新贸易理论基于异质性企业思想提出的筛选-匹配模型却对此产生了质疑。本文基于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性别差异。本文研究表明:虽然企业出口贸易的增加依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就业水平,但对女性就业水平却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虽然能够提高就业水平,却很难达到优化就业结构的目的。减少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性别歧视,是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之一。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孙开钊 荆林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规模、数量到吞吐量均排在全球港口的前列。然而在港口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港口之间的竞争也从国外蔓延到国内。从宏观的视角对我国港口做出全面分析,有助于把握国内各港口之间竞争所处的状态,更好地打造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推动我国港口物流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
港口物流 国际航运中心 港口竞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钱进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作为"轮轴"在亚太范围内自贸区建设的贸易增长效应,根据1992~2014年中国与亚太地区2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和资料,利用面板数据并结合引力模型分析其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亚太地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对中国出口贸易及双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且效果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数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然而,中国进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增加而不显著。中国应该积极推进亚太地区自贸区的建设进程,寻求更有发展潜力的国际市场,扩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范围,建立更有利于双边贸易共同发展的自贸区。
关键词:
自贸区 引力模型 自贸区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晓虹 黄满盈
文章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的决定因素及出口潜力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出口双方的GDP、双边距离、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及进出口双方的经济自由度会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中国大陆对主要的金融服务出口市场(包括中国香港、美国、卢森堡和德国等)普遍"贸易过度",而对"小型"的出口市场则普遍"贸易不足";经济自由化模拟的结果表明,放松国内经济管制,提高经济的自由度,会大大促进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的发展,而通过提高贸易伙伴的经济自由度来促进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的发展则空间非常有限。最后,文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促进中国金融服务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