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3)
- 2023(12753)
- 2022(11024)
- 2021(10337)
- 2020(9042)
- 2019(21158)
- 2018(21021)
- 2017(40291)
- 2016(21732)
- 2015(24939)
- 2014(24923)
- 2013(24383)
- 2012(22345)
- 2011(19819)
- 2010(19940)
- 2009(18399)
- 2008(17935)
- 2007(15867)
- 2006(13383)
- 2005(11655)
- 学科
- 济(90247)
- 经济(90145)
- 业(61603)
- 管理(61412)
- 企(50403)
- 企业(50403)
- 方法(47688)
- 数学(42921)
- 数学方法(42227)
- 财(26575)
- 农(24506)
- 中国(22242)
- 贸(21567)
- 贸易(21559)
- 易(21115)
- 业经(17795)
- 学(16886)
- 农业(16274)
- 地方(16082)
- 制(14702)
- 理论(14586)
- 务(14564)
- 财务(14503)
- 财务管理(14464)
- 技术(14053)
- 出(13835)
- 企业财务(13626)
- 和(13299)
- 银(12268)
- 银行(12230)
- 机构
- 学院(307538)
- 大学(307491)
- 济(128415)
- 经济(125939)
- 管理(122595)
- 理学(106969)
- 理学院(105859)
- 管理学(103687)
- 管理学院(103138)
- 研究(97575)
- 中国(72797)
- 京(63488)
- 科学(59928)
- 财(57927)
- 农(49950)
- 所(48314)
- 财经(46779)
- 中心(46348)
- 业大(46296)
- 江(44830)
- 研究所(44163)
- 经(42639)
- 经济学(40344)
- 农业(39415)
- 北京(39268)
- 范(38732)
- 师范(38318)
- 经济学院(36794)
- 院(35225)
- 州(35155)
- 基金
- 项目(212273)
- 科学(167808)
- 基金(155607)
- 研究(152851)
- 家(136275)
- 国家(134908)
- 科学基金(116508)
- 社会(97033)
- 社会科(92136)
- 社会科学(92108)
- 省(83038)
- 基金项目(81825)
- 自然(76777)
- 自然科(75096)
- 自然科学(75076)
- 自然科学基金(73722)
- 教育(72499)
- 划(69850)
- 资助(65387)
- 编号(61809)
- 成果(49179)
- 部(47705)
- 重点(47668)
- 发(44637)
- 创(44613)
- 课题(42016)
- 创新(41684)
- 科研(41605)
- 教育部(41321)
- 国家社会(40473)
共检索到436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潘高远 陈璋
扩大进口战略中的削减进口关税举措具有"定向减税"的特点,但是它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冲击也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综合正、负两方面影响,借鉴凯恩斯乘数的分析思路,构建包含扩大效应以及替代效应的结构化乘数,并从数理上推导应对负面冲击的一个平衡条件。测算发现:1)中国扩大进口战略总体上提升中国收入水平,与扩大内需战略具有一致性;2)面对相同的关税削减幅度,各行业实际收入份额所受负面冲击程度分化,低技术行业较小,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适中,中低技术的收入负面冲击较大;3)为应对削减50%进口关税的负面冲击,需将国际市场的实际收入份额提升0.1192个百分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妍 石敏俊
本文基于自行编制的中国城乡投入产出表,利用生产诱发系数、诱发依赖系数和需求影响报酬模型,定量分析了扩大内需政策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具体测算了"4万亿元投资"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对社会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缓解外需下滑的效果。计算结果显示:"4万亿元投资"和"家电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可诱发全社会总产值增加额101251亿元,相当于2008年社会总产值的11.8%;"4万亿元投资"对城镇工业的诱发额相当于2008年工业总产值的14%。"家电下乡"对家电制造及相关行业的诱发额相当于2008年家电制造业产值的41%。"4万亿元投资"和2009年的"家电下乡"补贴对社会总产值诱发额比2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成定平
本文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技术和中国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以单位产出所能诱发出的消费和出口额度为依据,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结果发现:要通过改善产业结构来扩大消费和出口,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服务业,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障资源类产品的供给。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消费 出口 投入产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子杰 张亚斌 魏思超
本文聚焦于关税成本变化,量化分析了扩大进口带来的贸易与福利效应。在完全竞争情形下,构建了一个纳入投入产出结构的多国多部门异质性企业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结合中国加入WTO这一事件,讨论了扩大开放下中间品和最终品关税削减变化的贸易和福利效应。本文研究了在全球价值链下中间品和最终品关税的变化对不同用途产品贸易所产生的促进和抑制效应,发现一国对不同用途产品的关税削减可能带来的政策效应并不相同。具体而言:(1)中国是加入WTO履行关税削减义务的最大受益者,带来了福利的改善;(2)福利改善以贸易条件恶化为代价,带来了贸易量的增长;(3)由于对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量的增长,世界其他国家也从中国的关税削减中受益;(4)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仍有下调空间,中国和世界还将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政策中获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德勇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面临着如何走出低谷的问题。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恢复景气的前景不明,从而对我国扩大外需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由此也就更加突显了扩大内需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项因素中,与投资、净出口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着持续性的推动力。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财政支出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在理论阐释财政支出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指出消费的贡献要明显大于投资。由此,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
关键词:
内需 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树培 白战伟
本文运用SVAR模型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税收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在弹性关系层面无法确定政府支出、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但在增长率层面政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均有促进作用,而税收的作用则相反。扩大政府支出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居民消费而言,比减税的影响效率与效力都强,但减税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率与效力则优于扩大政府支出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传林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商品从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分析法是理解市场经济内需不足一般成因的理论基础。与西方经济学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商品,而非“经济人”。单个商品(包括劳务商品)是“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价值由C+V+M构成,其中C代表单位商品中已消耗的生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云娥
基于本地市场效应模型,本文首先从资本可以跨区域流动、劳动力不可以跨区域流动的假设入手,经过理论推导证明,在本地市场效应存在的地区,扩大内需可以兼顾经济增长和区际协调发展。然后进一步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在经验上证实了我国区域层面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这意味着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可以兼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扩大内需、资本跨区域流动和劳动力的"区域内城乡统筹"战略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伟军 陈启斐 李智
本文基于扩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考察了扩大内需战略以及金融业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随后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需求规模是促进出口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现阶段本土市场效应开始慢慢发挥作用;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出口,还能通过调节居民的收入水平,强化需求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政府干预的减少可以显著地促进对外出口。由于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目前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尚无法促进出口贸易。
关键词:
扩大内需 金融业发展 出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继英 崔静
数字经济为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重要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和内需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深入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扩大内需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内需发展水平,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此外,数字经济影响内需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中西部和低内需发展水平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收入增加是有效的赋能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居民增收拉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助力扩大内需,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的中介作用最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俊凯 张霞 许生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与总需求在结构上存在一种负面的"棘轮效应":在储蓄率的高度配合下,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结构,恶化了我国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持续恶化,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增长中对出口和投资要素的依赖;消费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逐步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来源于初次分配中的"利润侵蚀工资"机制,必须实施收入分配调整战略促进其结构优化,促进内需有效扩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启斐
本文利用1999—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扩大内需战略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需的提高不仅不会抑制出口,还能促进出口贸易的扩张,数据显示,内需提高1%会促进出口量扩张约0.732%,这意味着在目前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中国内消费需求因素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区域的研究中发现,扩大内需战略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均能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需求提高1%导致东部地区的出口增加1.317%,这意味着本土市场效应在东部地区的出口发挥核心作用;需求对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作用依次递减。同时人均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正向激励作用,而政府规模过大会抑...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出口 本土市场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璋 徐宪鹏 陈淑霞
本文从中国引进式技术进步及不平衡结构增长等特征出发,建立两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并从逻辑上解释了收入分配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在经济危机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改善当前结构矛盾的短期政策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即减少高端部门资本报酬,增加高、低端部门劳动者报酬),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实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观点,同时,本文的研究模式为投入产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和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睿
在当前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最主要动力,然而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状况并不理想。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因素,既有收入与分配、收入来源的不稳定,又有流动性约束。因此,只有增加居民收入并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快消费信贷步伐、减轻流动性约束的限制,才能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扩大我国国内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