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4)
- 2023(9296)
- 2022(8424)
- 2021(8077)
- 2020(6895)
- 2019(16169)
- 2018(16450)
- 2017(32654)
- 2016(17684)
- 2015(20160)
- 2014(20320)
- 2013(20340)
- 2012(18720)
- 2011(16968)
- 2010(16972)
- 2009(15740)
- 2008(15178)
- 2007(13188)
- 2006(11772)
- 2005(10312)
- 学科
- 济(70202)
- 经济(70080)
- 管理(50964)
- 业(48378)
- 企(39572)
- 企业(39572)
- 方法(34578)
- 数学(30206)
- 数学方法(29909)
- 中国(20102)
- 农(18767)
- 财(17671)
- 业经(14956)
- 学(14774)
- 贸(13844)
- 贸易(13834)
- 制(13678)
- 易(13478)
- 地方(13348)
- 农业(12187)
- 和(11826)
- 银(11661)
- 银行(11628)
- 理论(11436)
- 技术(11164)
- 行(11101)
- 环境(11042)
- 务(10746)
- 财务(10688)
- 财务管理(10666)
- 机构
- 大学(258647)
- 学院(255995)
- 管理(105004)
- 济(100781)
- 经济(98496)
- 理学(91290)
- 理学院(90321)
- 管理学(88937)
- 管理学院(88479)
- 研究(82056)
- 中国(60932)
- 京(55516)
- 科学(50923)
- 财(47552)
- 所(40848)
- 财经(38617)
- 业大(37373)
- 农(37261)
- 研究所(37122)
- 中心(36428)
- 北京(35583)
- 江(35314)
- 经(34976)
- 范(33584)
- 师范(33326)
- 院(29828)
- 经济学(29479)
- 州(29457)
- 农业(29303)
- 财经大学(28805)
- 基金
- 项目(172733)
- 科学(134927)
- 研究(128410)
- 基金(124503)
- 家(107248)
- 国家(106353)
- 科学基金(91126)
- 社会(78831)
- 社会科(74595)
- 社会科学(74572)
- 基金项目(67208)
- 省(66763)
- 自然(59513)
- 教育(58562)
- 自然科(58050)
- 自然科学(58036)
- 自然科学基金(56967)
- 划(56375)
- 编号(54031)
- 资助(51603)
- 成果(44053)
- 部(38482)
- 重点(37734)
- 发(36257)
- 课题(36248)
- 创(35484)
- 项目编号(33577)
- 创新(33007)
- 教育部(32975)
- 科研(32905)
- 期刊
- 济(109584)
- 经济(109584)
- 研究(77547)
- 中国(42100)
- 学报(38251)
- 管理(38043)
- 科学(35593)
- 农(33379)
- 财(33121)
- 大学(28813)
- 教育(27987)
- 学学(26922)
- 农业(23726)
- 技术(21547)
- 融(21422)
- 金融(21422)
- 业经(18648)
- 财经(18091)
- 经济研究(17384)
- 经(15192)
- 问题(15109)
- 理论(14712)
- 图书(14667)
- 实践(13684)
- 践(13684)
- 技术经济(12578)
- 科技(12391)
- 现代(12186)
- 商业(12089)
- 贸(11287)
共检索到364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世允 吴宝宁
目前我国慈善透明度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这不仅由于慈善组织自身地位的限制,而且在慈善信息披露制度上也面临一些困境。同时,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慈善组织监管体系。据此,笔者提出增强慈善组织的独立性,并积极推进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建设,以此推动建立包括政府、内部监管、捐赠人、第三方评估机构、行业自律、社会舆论和公众在内的有机互动的监管体系,促进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游春晖 厉国威
以2009-2012年间慈善组织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为样本,实证检验慈善组织财务信息透明度对捐赠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慈善组织财务信息透明度越高,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捐赠收入,增量财务信息透明度带来了增量捐赠收入,同时市场化进程并非影响捐赠收入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区分慈善组织的筹资类型后发现,非公募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之公募慈善组织具有更强的筹资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性玉 王倩雯
本文分析不同动机下企业慈善捐赠对应计盈余管理造成的差异化影响,并检验企业信息透明度对慈善捐赠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出于互利动机进行的战略性慈善捐赠会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出于利己动机进行的自利性慈善捐赠会提高应计盈余管理;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会增强战略性慈善捐赠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会削弱自利性慈善捐赠对应计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研究发现:初创期与衰退期的企业以自利性慈善捐赠为主,会提高应计盈余管理;成长期与成熟期的企业以战略性慈善捐赠为主,会削弱应计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舒伟 曹健 魏焕焕
本文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为例,从组织层面和业务层面分析了内部控制影响慈善组织透明度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慈善组织高透明度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组织层面上的完善的组织架构、合理的议事决策机制、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会计系统及有效的信息系统,以及业务层面上良好的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实施都有助于提高慈善组织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护捐赠者的利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透明度 慈善组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詹晓宁 葛顺奇
透明度原则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之一。透明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透明度,就很难决定规则是什么,规则实施的方式是否适当。在规则的作用受到限制的领域,也就是在规则框架内政府随意性措施范围较大的领域,履行透明度义务就更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颖晖 丁红伟
根据形象转移理论和消费者感知理论,构建了善因营销信息透明度与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企业善因营销信息透明度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消费者的企业动机感知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在企业善因营销信息透明度与消费者品牌态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消费者的企业动机感知对其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对于善因营销活动中消费者积极品牌态度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咏梅 信玉
基于会计透明度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全面要求的认识,从全面性、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及时性和便捷性七个维度构建衡量省级政府会计透明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年我国省级政府会计透明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省级政府会计透明度整体水平低,省际差异明显;从具体维度看,除便捷性指标平均得分超过60分外,其他指标平均得分均低于50分。测度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省级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与透明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尽快建立政府会计报告的审计鉴证制度,出台政府会计报告准则,界定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责任,强化部门监督职责,利用媒体等中介机构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
政府会计 会计透明度 省级政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可可 周慧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部门预决算是政府预决算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预算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依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核心原则为基础,结合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我国的国情,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04个中央部门2014年和2015年的预决算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年来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开程度不够、检索不方便、公开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细化公开内容、设立名副其实的公开专栏、规范公布形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爱华 杨秉翰
虽然我国《政府采购法》中对政府采购"预算透明"提出了要求,但我国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仍偏低,法律基础薄弱、预算编制水平低、部门预算还不够细化与公开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提高我国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要与GPA衔接,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采取循序渐进的透明化路径。
关键词:
政府采购 预算 透明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平
财政透明度是优质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负起责任的一种方法。财政透明度由此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起步较晚,目前来看虽然已有明显改观,但仍和国际上的规范性做法存在很大差距。立足国际视角,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可从转变政府意识、修订有关法律、加强预算准备、改进政府收支分类系统、发展政府会计和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建设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财政预算 部门预算 预算公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亮 王玉燕
提高透明度是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已有法律法规中有关透明度的要求,考察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公开情况发现:现行政府投资信息公开要求执行程度较差;各地区政府投资透明度差异较大;公开的信息难以满足公众需要。这一格局的形成与当前政府接受公众监督意愿不强、立法机关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及公众参与不足有关。因此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我国政府投资透明度。
关键词:
政府投资 透明度 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月丽 王若平
中央银行会计信息作为公众评价货币政策效果和形成货币政策预期的重要渠道,对其增强透明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探讨了中央银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阐述了我国中央银行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动因,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在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会计信息 透明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瑜
财政透明度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高财政透明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透明度程度仍然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基于此,提高政府财政活动的透明度和效率,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的共识和政府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财政信息 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可可 周慧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部门预决算是政府预决算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预算改革目标的实现。本文依据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核心原则为基础,结合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我国的国情,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04个中央部门2014年和2015年的预决算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年来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申亮
公共企业基金是政府财政性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透明度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公共企业基金界定信息产权的基础上,本文从财务指标、业绩、风险度等方面来构建公共企业基金透明度的分析框架,进而对增进其透明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企业 财政透明度 产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