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3)
- 2023(7236)
- 2022(6166)
- 2021(5995)
- 2020(5045)
- 2019(11233)
- 2018(11401)
- 2017(23694)
- 2016(12742)
- 2015(14418)
- 2014(14563)
- 2013(14726)
- 2012(13981)
- 2011(12857)
- 2010(13328)
- 2009(12810)
- 2008(12498)
- 2007(11673)
- 2006(10898)
- 2005(9845)
- 学科
- 济(56306)
- 经济(56245)
- 农(45975)
- 业(43542)
- 管理(32474)
- 农业(30198)
- 企(21195)
- 企业(21195)
- 方法(20070)
- 数学(18683)
- 数学方法(18498)
- 中国(18024)
- 业经(15876)
- 制(15143)
- 财(13170)
- 贸(12650)
- 贸易(12641)
- 易(12397)
- 策(12200)
- 银(11533)
- 银行(11529)
- 行(11203)
- 地方(10926)
- 及其(10476)
- 农业经济(10074)
- 发(10065)
- 体(9755)
- 政策(9706)
- 方针(9268)
- 村(9143)
- 机构
- 学院(189933)
- 大学(183161)
- 济(88348)
- 经济(86615)
- 管理(75028)
- 理学(63932)
- 研究(63725)
- 理学院(63398)
- 管理学(62635)
- 管理学院(62294)
- 中国(54061)
- 农(47235)
- 财(41614)
- 京(37777)
- 农业(35647)
- 科学(34330)
- 所(31939)
- 财经(31582)
- 中心(30764)
- 业大(30450)
- 江(29766)
- 经(28509)
- 研究所(28038)
- 经济学(25546)
- 北京(24035)
- 经济管理(23720)
- 范(23571)
- 州(23480)
- 师范(23441)
- 经济学院(23147)
- 基金
- 项目(113200)
- 研究(90152)
- 科学(89530)
- 基金(81471)
- 家(68289)
- 国家(67555)
- 社会(58016)
- 科学基金(57870)
- 社会科(54600)
- 社会科学(54590)
- 省(44456)
- 基金项目(42365)
- 编号(40075)
- 教育(39750)
- 划(36065)
- 自然(33944)
- 资助(33572)
- 自然科(33102)
- 自然科学(33096)
- 成果(32802)
- 自然科学基金(32493)
- 农(28154)
- 部(26780)
- 发(26258)
- 课题(26192)
- 重点(24139)
- 性(24012)
- 国家社会(23282)
- 制(23258)
- 人文(22902)
- 期刊
- 济(109727)
- 经济(109727)
- 研究(61240)
- 农(52295)
- 中国(38951)
- 农业(35116)
- 融(27990)
- 金融(27990)
- 财(27813)
- 业经(24875)
- 管理(23777)
- 科学(23443)
- 学报(22528)
- 大学(18918)
- 学学(17976)
- 教育(17657)
- 经济研究(16246)
- 问题(15754)
- 业(15523)
- 技术(15506)
- 财经(14930)
- 农村(14483)
- 村(14483)
- 农业经济(14321)
- 经(12745)
- 世界(11374)
- 经济问题(11187)
- 贸(10833)
- 商业(10680)
- 理论(10155)
共检索到301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寄青
一、增加财政农业支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1.完善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效运用地区间和阶层间的转移支付来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西,增加财政对"三农"的转移支付力度。2.广开农民增收渠道。首先,财政应积极引导在农村发展社会化服务,让农民积极投身农业产品的产供销等环节,制定更积极公正的政策,鼓励引导其健康发展。其次,对于有条件的农村,应该支持鼓励其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和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蕾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目前我国消费领域的主要问题是消费率偏低、消费规模增长缓慢,而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低。本文以构成消费活动的三要素为框架,提出了增加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的几点可行性建议。此外,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还应当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消费环境 消费信贷 探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谭昌寿
我国当前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有: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水平提高缓慢;居民预期收入下降,而预期支出反而增加,导致储蓄倾向过高,弱化了即期消费;供给结构矛盾依然突出,供非所需;广大农村的消费环境差,农村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难以发挥;国民消费教育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因此,应该采取的对策包括:调整居民收入结构;完善消费信贷制度;加强对居民消费心理的研究;大力拓展农村市场等。
关键词:
消费需求 障碍 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汪东华
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须以消费需求的扩大为支撑,我国要改变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针对制约我国消费需求的原因,应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加快税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财政对策,扩大我国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
消费需求 财政对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冰
我国消费需求长期不足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长期不足始终困扰着我们,因此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促进整个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回顾与前瞻性分析及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收入、社会保障体系、金融体系、消费政策、消费场所、消费观念、消费品供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需求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永生
(一)瞄准农民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源2017年,我国低收入者的比重在55%左右,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约为37%,高收入者约为8%。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策目标的核心是让有潜力的低收入人群尽快步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2017年,我国农民工数量2.8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占劳动人口的30%左右。从收入结构看,过去10年,农民的收入整体在增加,部分高收入农民工已经达到了或超过中等收入门槛。所以,无论是从数量讲,还是从收入的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孔煜
扩大居民住房消费是中国此次启动内需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的现状是,相对于城镇住房投资而言,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无论是对GDP增长的贡献还是贡献百分点都小得多,这与住房消费受到高房价、收入差距、产品结构、消费信心、消费环境等重要因素的制约有关。在分析上述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住房消费 障碍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爱军 李晓丹
农村消费需求主要是指农村居民满足消费需要并且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支出。目前,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半数以上,2007年,我国农村人口7.25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55.6%,潜在的消费能力巨大。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实现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一、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农调总队课题组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umption, save and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s of rural residents are analyze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expanding demands of rural resident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 储蓄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建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目前依靠大幅度增加出口来带动国内经济增长难度很大,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而其中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可以为我们带来明显的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和生态效应,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中之重,这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推动力。为推动农村地区改善消费环境、改变消费观念、提高产品有效供给、处理好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应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民消费结构;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市场透明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需求 重点 难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雪萍
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目前 ,农民的消费需求受到阻碍的关键因素是农村的消费环境不如人意 ,表现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方面 ,本文就此提出了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村消费环境 优化 农民需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益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充分认识和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难、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消费角度来衡量,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国内居民消费的第一大产业。从旅游业内部来看,各旅游特征产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功能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能力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住宿业、旅行社业和景区管理业3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发现,旅行社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推动能力最为突出,而住宿业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方面的作用显得相对重要,景区管理业在这两方面的作用都表
关键词:
旅游业 扩大内需 产业功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冀福俊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近年来山西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出发,结合2000-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和目前的发展现状,为文化消费的引导和扩大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引导 扩大 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雪梅
论文在分析我国农民消费现状以及当前影响农民消费需求增长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制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的形势下建立扩大农民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农民消费 消费需求长效机制 城镇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鹏 徐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的不断攀升,而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即最终消费率)却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为有效缓解投资消费失衡,"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因此,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积极探索扩大消费需求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