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7)
2023(16926)
2022(13939)
2021(12734)
2020(10571)
2019(23880)
2018(23640)
2017(45009)
2016(24478)
2015(27045)
2014(26906)
2013(26472)
2012(24446)
2011(21969)
2010(21904)
2009(20399)
2008(19949)
2007(17873)
2006(15791)
2005(14413)
作者
(72828)
(60642)
(60280)
(57636)
(38545)
(29160)
(27389)
(23666)
(23034)
(21445)
(20702)
(20198)
(19765)
(19233)
(18866)
(18584)
(18161)
(17982)
(17751)
(17375)
(15174)
(15069)
(14783)
(13872)
(13841)
(13442)
(13302)
(13302)
(12266)
(12094)
学科
(101127)
经济(101017)
管理(66107)
(62953)
(48148)
企业(48148)
方法(40118)
数学(35325)
数学方法(35014)
中国(31590)
(30531)
(26245)
地方(23538)
(22922)
贸易(22909)
(22363)
(22346)
业经(22025)
(21560)
农业(19827)
(18361)
银行(18307)
(17945)
金融(17937)
(17618)
(16128)
技术(15062)
环境(14793)
(14333)
财务(14293)
机构
大学(349859)
学院(348378)
(145737)
经济(142769)
管理(128297)
研究(124595)
理学(110244)
理学院(108959)
管理学(107039)
管理学院(106419)
中国(94887)
科学(76738)
(73988)
(69764)
(67154)
(64254)
研究所(58313)
中心(56388)
财经(55085)
业大(54966)
(53420)
农业(53045)
(50151)
北京(46105)
经济学(45870)
(45766)
师范(45182)
(44952)
(42208)
经济学院(41649)
基金
项目(234540)
科学(184303)
基金(170922)
研究(167551)
(151946)
国家(150703)
科学基金(127145)
社会(108314)
社会科(102680)
社会科学(102652)
(92854)
基金项目(90173)
自然(81858)
自然科(80001)
自然科学(79970)
自然科学基金(78521)
(77810)
教育(76250)
资助(68549)
编号(66162)
成果(53858)
重点(53652)
(51868)
(51693)
(48863)
课题(46710)
创新(45825)
国家社会(45753)
科研(45066)
教育部(43872)
期刊
(161212)
经济(161212)
研究(104729)
中国(71876)
学报(62511)
(61376)
科学(54402)
(52333)
管理(47178)
大学(46446)
学学(43903)
农业(40968)
(36791)
金融(36791)
教育(36691)
财经(27826)
技术(27318)
业经(27156)
经济研究(27138)
(24017)
问题(22662)
(21598)
(20603)
国际(17829)
(17627)
商业(16353)
科技(16308)
技术经济(16215)
理论(16039)
业大(15766)
共检索到528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荠月  
本文基于扩大开放视角,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5-2021年的样本数据,就市场一体化对我国省域出口韧性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对我国出口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但同时也发现,市场一体化对我国出口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相比较而言,市场一体化对我国东部地区省域出口韧性的边际赋能效应最强,其边际贡献整体上呈现出自东向西不断递减的特征。最后文章从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双重视角,提出了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提高出口企业竞争力,助力我国出口韧性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竹  
营商环境作为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基础,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贸易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基于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重点省域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通过构建并测算省域营商环境指数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营商环境优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跨境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省域营商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上海、浙江、广东营商环境指数最高,海南、福建、陕西和重庆营商环境次之,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辽宁、广西、云南、西藏、内蒙古和吉林11个省域营商环境指数较低。营商环境优化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跨境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对省域跨境进口贸易和跨境出口贸易的正向赋能效应却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相对而言,营商环境优化对省域跨境进口贸易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同时,客观存在的省域营商环境差距对跨境贸易存在显著影响差异。营商环境优化指数越高的省域,其对跨境进出口贸易的赋能作用越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裴长洪  于燕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文章对"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进行探讨梳理,并从对外开放大思路、大棋局、金融支持、政策建议视角对其进行详细解析,从而加深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文章从金融市场、国内外金融机构、货币及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从深化经贸合作、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推进企业外交、密切海外华侨华人华商的联系、强化国际合作力度,加强国际间的战略协调方面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蔡光耀  孙传旺  万磊磊  谢远龙  
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依然存在风险对冲机制不完善、新股上市定价机制不合理、核准制不适应新经济和成熟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法律法规不完善、国际执法能力不强等问题。应努力稳定投资者预期,完善对冲机制、发行机制、定价机制和法律体系,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增强资本市场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强永昌  杨航英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出口贸易增速放缓的双重背景下,国内区域一体化扩容的出口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文章匹配了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2010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的企业出口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显著促进了整体城市与原有城市的企业出口,对新加入城市的企业出口没有显著影响,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出口额分解的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减少了企业出口的产品种类与目的国数量,提高了企业出口的贸易密度与平均出口价值。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的专业化经营效应提升了企业出口水平,而创新抑制效应降低了企业出口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扩容对外资企业、小规模企业、低生产率企业的出口促进作用较大。研究结论对推进中国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促进出口增长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淼杰  高恺琳  
本文系统展示了中国在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进口等方面的现状,重点分析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项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可知扩大开放对中国经济有重大的利好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娜  伍世代  代中强  王强  
从分析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机理入手,采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选取标志性事件,设立时间虚拟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结果显示:开放初期,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长期持续的扩大开放和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作用显著,且开放的程度逾高,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逾明显。由此得出结论: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经历了"冲突期"、"拐点期",在进入"协调期"后共同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推进扩大开放的进程,提升环境规制的力度,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群锋  刘冲  刘青  
本文通过构建市场可达性指标,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一体化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额,原因是市场一体化降低了企业所在行业的临界出口生产率水平,并促进了既有出口产品的出口市场扩张。对于生产率高的企业、初始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交通基础设施扩张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于具有发展能力和潜力的企业和行业具有更大的促进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剑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局势,如何提升我国经济韧性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省级层面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城乡流通一体化指数与经济韧性指数,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能够促进经济韧性程度的提高,并且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作用在各地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乡流通一体化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考虑到控制变量的非线性影响后,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此外,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对经济韧性同样具有正向影响,而商贸流通所含行业对经济韧性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廖秋娴   李荣林   熊治  
打破国内市场分割,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提升出口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和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撤县设区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区域市场一体化如何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提升企业出口质量。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显示,国内需求驱动效应、要素市场化配置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是撤县设区改革作用于企业出口质量的重要机制。此外,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出口质量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强竞争行业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改革样本中更为明显,并且这一促进作用能溢出到同一地级市非改革县市企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推动的区域市场整合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贸易强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并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贸易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扩大开放视角,采用我国省域层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搜寻匹配成本和市场进入门槛,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赋能。同时,贸易便利化会进一步强化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替换解释变量和纳入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上述结论。最后,本文从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模式培育和应用、加大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创造条件规范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跨境电商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跨境电商赋能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宇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市场一体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决策以及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距进行检验。理论上,本文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考虑市场不完全一体化的情况,发现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出口决策,另一方面影响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实证上,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2004年投资环境调查数据计算地区-行业层面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并与我国的工业企业库进行合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面临市场一体化程度越低,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出口,出口企业生产率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差距越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河  
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开放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方向,中国跨境电商受扩大开放战略驱动,将对居民消费规模和升级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2015-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的经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但跨境电商进口和出口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而言,跨境电商进口有利于中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而跨境电商出口只会对居民消费规模扩大产生正向赋能作用,对居民消费升级并没有带来显著促进作用。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存在明显的进口替代效应,因此跨境电商出口额对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大作用显著强于进口额的作用。在扩大开放视域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继而间接对中国居民消费带来正向赋能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仍然是中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的关键变量,并起到决定性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睿  
本文基于我国2015-2021年省域层面数据,以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对外开放水平在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且仅存在单一门槛现象,但对外开放水平在跨境电商进口和跨境电商出口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中的门槛值却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在跨境电商进口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值为0.24,而在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值为0.18。进一步的面板门槛效应估计结果显示,跨境电商进口有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但在对外开放水平门槛值前后所表现出来的赋能效应贡献度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当对外开放水平跨越门槛值0.18时,跨境电商进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赋能作用显著增加。而在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中,当对外开放水平没有超过门槛值0.24时,跨境电商出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存在,但在跨越门槛值之后,影响效应将会变得显著。但整体而言,相较于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进口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庆晟  郭晓合  
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实现的路径是从特区开放到加入WTO的由点及面的开放。这种渐进式扩大开放强化了邻近省域制度变迁对本地区的空间误差冲击,增强了对外开放与我国制度变迁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制度变迁存在空间相关性;对空间相关性进行控制后,由点及面的渐进式扩大开放对我国省域制度变迁影响为正效应,从而预示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将增加借鉴国外先进制度安排的机会,增强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供给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