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7)
2023(11654)
2022(9584)
2021(8767)
2020(7398)
2019(16111)
2018(16136)
2017(30323)
2016(15967)
2015(17436)
2014(16808)
2013(16502)
2012(14900)
2011(13138)
2010(13514)
2009(13295)
2008(13410)
2007(12408)
2006(10979)
2005(10316)
作者
(42868)
(36209)
(36134)
(33859)
(23141)
(16925)
(16126)
(13703)
(13531)
(12945)
(12368)
(12140)
(11743)
(11541)
(11111)
(10750)
(10718)
(10435)
(10330)
(10291)
(8895)
(8671)
(8503)
(8326)
(8217)
(8128)
(8028)
(7894)
(7070)
(7005)
学科
(81610)
(76076)
企业(76076)
管理(69861)
(67554)
经济(67440)
业经(27565)
(27160)
方法(25063)
(23743)
(20112)
财务(20096)
财务管理(20072)
(20010)
技术(19686)
企业财务(19020)
中国(17331)
农业(17088)
数学(16946)
数学方法(16802)
(15006)
(14234)
理论(14105)
(14099)
技术管理(13659)
(13326)
体制(13237)
(11784)
银行(11773)
经营(11468)
机构
学院(229269)
大学(223742)
(99769)
经济(97954)
管理(94981)
理学(80730)
理学院(80022)
管理学(79202)
管理学院(78752)
研究(70278)
中国(58085)
(50939)
(46150)
财经(38950)
科学(37794)
(36893)
(35168)
(33344)
(33315)
中心(32384)
经济学(29648)
研究所(29142)
业大(28889)
北京(28783)
(28507)
财经大学(28456)
商学(27884)
商学院(27634)
经济学院(26600)
(25815)
基金
项目(143433)
科学(116445)
研究(111631)
基金(105320)
(88687)
国家(87831)
科学基金(78707)
社会(73856)
社会科(70068)
社会科学(70054)
(57667)
基金项目(55693)
教育(49950)
自然(48275)
自然科(47219)
自然科学(47207)
自然科学基金(46463)
(45778)
编号(44722)
资助(40652)
(36948)
成果(35864)
(34472)
(34227)
创新(33405)
(31891)
重点(31486)
(31178)
课题(30631)
国家社会(30565)
期刊
(121343)
经济(121343)
研究(71650)
中国(49153)
(44615)
管理(43502)
(33293)
科学(28120)
学报(25765)
(24469)
金融(24469)
教育(22765)
农业(22624)
业经(22208)
技术(22031)
大学(21760)
学学(20556)
财经(20267)
经济研究(18633)
(17533)
问题(15033)
(14193)
技术经济(13974)
财会(13128)
现代(12678)
(12341)
科技(12117)
商业(11703)
会计(11649)
世界(11615)
共检索到359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伟   施阳   陈旭东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国应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引进海外资金与人才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海外引资对制造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海外引资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投入,海外引智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并且中介效应受到企业风险承担和代理成本的调节。异质性分析发现,海外引资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技术产业和东部地区更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海外引资能通过提升研发投资水平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对制造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杰  闫新宇  
基于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以服务业扩大开放这一视角,从多个层面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最新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服务业扩大开放不断深入,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度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结构也趋于升级;同时,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主动融合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但扩大开放对制造业高端需求的带动作用还不显著。因此,应深入推进北京全域服务业扩大开放,发挥北京科创、金融优势,构建产业融合链条,推进高端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统生  赖盼盼  方玉霞  
本文通过拓展Novy超越对数引力模型,从国别、行业层面测度了2007—2018年中国制造业进口贸易成本弹性及变化趋势,识别制造业进口高度依赖的国家、行业的风险水平,为统筹扩大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最依赖的进口来源国为韩国、日本、美国、德国;进口贸易成本弹性均为负,其绝对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应于进口依赖和潜在经济安全风险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制造业的20类行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纸和纸制品,木材制品(不包括家具)为经济安全风险高的3类行业,此外经济安全风险中高的行业有5类。为此,中国对外应积极寻找高风险产业的多元化进口替代来源国,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办好进口博览会,将中国经济更好地与美国及其盟友经济"抱团";对内应加强研发与技术创新,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避免被"卡脖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茅  
扩大开放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发现我国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存在约束效应和推动效应,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的影响是“U”型的,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地区以及陕西、四川和重庆都位于拐点的右侧,即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我国其他省份都位于拐点的左侧,即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冠仲  
鉴于我国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法(GMM)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别探讨双向FDI对物流业TFP的影响机制和空间差异。本文结果表明:双向FDI促进物流业TFP的增长,其中FDI对TFP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双向FDI对不同地区物流业TFP的影响波动较大。一般来说,物流业双向FDI对TFP的影响呈现出“东-中-西”空间梯度下降趋势。为此,提出各区域应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效应和配置效应,促进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提升区域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李林玥  
基于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从不同区域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显著提升了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其中,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从不同所有制来看,中外合资和中央国有上市制造业企业受到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公众制造业企业表现出负向的"挤出效应";从不同制造业行业来看,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皮革皮毛制品及制鞋业、木材加工及制品家具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作用最显著,汽车制造业和专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虽然也受到生产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正向影响,但提升空间较小。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在扩大开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好"鲶鱼效应",加快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形成扩大开放与倒逼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共进局面,还要在发挥好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基础上,激发本土生产性服务业活力,全面构建以本国制造为引领的完整产业链,为建设中国制造业自主产业链打好根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鹏  曾文志  谢双艺  
本文通过对疫情发生后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一方面疫情防控下自然人流动受限,使得境外消费、跨境交付和国际贸易等活动放缓,居民消费行为也发生一定改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极大促进了外资流入与消费回流,使得服务贸易逆差缩小,同时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服务业,大大推动了数字贸易发展,为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了新的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艳红  
在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对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章以2015-2020年全球67个经济体为例,实证检验了数字贸易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较低,但近年有逐渐变好的趋势。数字贸易的发展被证实有利于推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其中对于服务贸易价值链地位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要加快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此带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构建更高质量的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倩  
基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时代诉求、“走出去”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及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针对培养定位、培养内容、培养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校校联合、校企合作、政校企协同三个维度,分析来华留学生精准培养的实施路径,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切入点、以校企协同为突破口、以“三教”改革为助推器、以“横向贯通、产教联通”为落脚点的来华留学生精准培养策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新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兴锐  
当前,由于技术的潜在价值必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入发展正在引发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变革。为研究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文章采取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对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客户价值主张的满足是前提,盈利模式的设计是关键,客户界面的设计是核心;此外,企业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构建合理的价值链结构、开发关键资源能力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期望通过对沈阳机床智能制造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讨,为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的制造业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惊涛  贾桂红  苏敬勤  
在资源应用全球化和技术竞争全球化情况下,后发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外部创新成果快速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确是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为此,本文以126家制造企业为背景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给出了一个用于识别、评价以外源性创新采用为手段,构建了对技术能力不同要素的整合后达到技术能力提升的模型。本文还对技术能力与外部技术资源应用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殷霄雯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其中FDI(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本文利用回归模型并以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为样本,分析FDI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从技术的溢出和吸收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把FDI当作整体来考察的话,其对东道国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在对FDI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发现技术密集型FDI对东道国的促进作用显著,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时,技术密集型FDI对东道国的促进作用不是无条件的的,它需要东道国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吸收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盛  陈逸沁  毛莘娅  
本文探究了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激发创新活跃度,进而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构建了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创新活跃度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结论在选用制造业合理化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及运用多种回归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创新活跃度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最后,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的特点和区域异质性,并且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兰菊  曹晔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我国传统企业开始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生产模式的改变使一些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尤其是机器人代替人后,使高职生的就业受到很大冲击,文章从智能制造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的特点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的实践,探索了适合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些新举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亚连  王喜枝  
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可以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状态,要使制造业得到提升,必须实现智能制造。实现智能制造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体系,需要科学合理、运作良好的管理架构作支撑,包括日益受到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和重视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作为提高企业管理软实力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在引领制造业企业变革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互联网+"时代,在"中国制造2025"这一背景下研究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在深入分析当前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探讨制造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创新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