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5)
2023(12873)
2022(10171)
2021(8778)
2020(6766)
2019(15048)
2018(14729)
2017(26500)
2016(13849)
2015(15379)
2014(14908)
2013(14570)
2012(13371)
2011(12382)
2010(12585)
2009(11880)
2008(11529)
2007(10132)
2006(9102)
2005(8520)
作者
(39537)
(32950)
(32850)
(30780)
(20957)
(15633)
(14989)
(12751)
(12343)
(11711)
(11130)
(10761)
(10424)
(10360)
(10086)
(9976)
(9807)
(9662)
(9592)
(9507)
(8241)
(8140)
(7787)
(7494)
(7463)
(7363)
(7315)
(7203)
(6614)
(6485)
学科
(65935)
经济(65885)
管理(40482)
(39405)
(31067)
企业(31067)
(21923)
贸易(21907)
中国(21758)
(21204)
地方(20151)
业经(19900)
(18845)
方法(18252)
数学(14486)
数学方法(14331)
农业(12448)
(12335)
(12296)
金融(12294)
产业(12249)
(11952)
银行(11942)
(11729)
(11676)
地方经济(10856)
环境(10655)
(10508)
信息(10438)
(10338)
机构
学院(200700)
大学(194561)
(85787)
经济(84107)
管理(72586)
研究(71307)
理学(61160)
理学院(60472)
管理学(59539)
管理学院(59162)
中国(54175)
(41719)
科学(41137)
(37459)
(35130)
中心(31902)
研究所(31440)
(31430)
(29672)
(29015)
财经(28824)
师范(28749)
(26628)
北京(26586)
(25950)
经济学(25921)
(25873)
业大(25633)
经济学院(23313)
农业(22866)
基金
项目(128408)
科学(101268)
研究(100168)
基金(90204)
(77318)
国家(76608)
科学基金(65755)
社会(64353)
社会科(61158)
社会科学(61148)
(52118)
基金项目(45945)
教育(44932)
编号(42621)
(42447)
自然(38445)
自然科(37530)
自然科学(37524)
自然科学基金(36800)
资助(35647)
(34488)
成果(34432)
课题(29830)
重点(29097)
发展(28483)
(27999)
(27582)
(26808)
国家社会(26756)
项目编号(26041)
期刊
(104044)
经济(104044)
研究(63027)
中国(44402)
(29284)
管理(28790)
(27590)
教育(27370)
学报(25938)
科学(24820)
(21202)
金融(21202)
农业(20758)
业经(20361)
大学(20232)
学学(18666)
技术(18497)
经济研究(18265)
(16405)
国际(15318)
问题(14238)
财经(13454)
图书(11947)
商业(11937)
(11716)
(11212)
世界(11128)
(10034)
论坛(10034)
技术经济(9201)
共检索到320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艳红  
在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对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章以2015-2020年全球67个经济体为例,实证检验了数字贸易发展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较低,但近年有逐渐变好的趋势。数字贸易的发展被证实有利于推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其中对于服务贸易价值链地位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要加快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此带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构建更高质量的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春梅  祝凡  
在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中国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服务贸易是推动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将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实证检验了服务贸易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服务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经济溢出效应,有利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较强的正向溢出效应,但对中国进口贸易则会产生负向的溢出效应。同时,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边际正向影响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茅  
扩大开放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发现我国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存在约束效应和推动效应,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的影响是“U”型的,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地区以及陕西、四川和重庆都位于拐点的右侧,即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而我国其他省份都位于拐点的左侧,即国际贸易对商贸流通业优化升级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勤   周祥祥  
数字贸易发展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测度了2013~2017年中国257个地级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了数字贸易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显著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门槛效应检验显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经过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多期DID检验及Bartik工具变量等检验,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两条路径分别是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相对于成本节约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需要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地理区位、所属城市群、城市层级的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西部地区、稳定型城市群及四五线城市而言,数字贸易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明显,说明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普惠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心玎  杨军  王苒  王直  
在全球价值链的序贯生产过程中,中间品的多次跨境会带来关税成本的放大,进而阻碍全球贸易及价值链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及加拿大的经验表明,部分或全面取消中间品进口关税将有助于推动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入并提升其贸易竞争力。文章首先基于总贸易核算方法(KWW、WWZ、WWYZ),量化展示了全球价值链上贸易成本放大的典型事实。然后,在三种政策情景下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量化模拟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在促进中国及世界的贸易及经济增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立春   赵宏宇   程宝栋  
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之下,贸易便利化在林业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8—2017年4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重点研究贸易便利化与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渠道。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能显著推动一国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0.0362%,主要通过成本效应、融资效应、技术效应三条路径实现,影响效应大小成本效应为-0.954,融资效应为0.531,技术效应为0.922和1.025。此外,从异质性维度来说,贸易便利化对发达国家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在行业层面,贸易便利化对木材加工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更为突出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为推动林业贸易的多边合作以及实现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宏梅  
数字经济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促进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和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贸易的间接影响(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重要的直接赋能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并间接影响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数字贸易的中介效应存在,能够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作用,促进地区全球价值链水平的提升。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赋能作用、充分发挥数字贸易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萍  
数字贸易领域制度型开放是当前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数字贸易开放对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攀升GVC中高端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ADB-MRIO(2021)与OECD的DSTRI数据库构建了2014—2020年的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贸易开放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贸易成本削减、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及研发创新激励效应是其重要作用机制;拓展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开放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因出口市场、产业类别、行业显性比较优势及行业数字化水平的差异而呈现明显不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岚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的层次逐渐从产品深入到生产环节。由于存在严重的重复计算问题,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已无法客观反映国际贸易的真实情况。以价值增值为统计口径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框架为分析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国际贸易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全面梳理附加值贸易统计的思路和测度方法,从假设条件的差异出发,重点分析了该方法与垂直专业化的联系与区别,揭示了垂直专业化指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的不足,表明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先进性及其在国际生产分割背景下分析贸易相关问题的重要意义,并对其政策内涵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和展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卿  王丰国  李根强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兴起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理论因能消除传统贸易的"统计幻象"、准确核算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贸易利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贸易价值增值的视角,梳理了以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研究成果。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垂直专业化的测量及其发展、增加值贸易与贸易增加值核算理念的差异、以及它们与传统总值贸易核算的区别与内在关联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并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贸易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扩大开放视角,采用我国省域层面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搜寻匹配成本和市场进入门槛,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产生赋能。同时,贸易便利化会进一步强化跨境电商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替换解释变量和纳入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上述结论。最后,本文从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模式培育和应用、加大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积极创造条件规范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跨境电商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跨境电商赋能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冠仲  
鉴于我国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法(GMM)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别探讨双向FDI对物流业TFP的影响机制和空间差异。本文结果表明:双向FDI促进物流业TFP的增长,其中FDI对TFP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双向FDI对不同地区物流业TFP的影响波动较大。一般来说,物流业双向FDI对TFP的影响呈现出“东-中-西”空间梯度下降趋势。为此,提出各区域应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效应和配置效应,促进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提升区域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鹏  曾文志  谢双艺  
本文通过对疫情发生后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一方面疫情防控下自然人流动受限,使得境外消费、跨境交付和国际贸易等活动放缓,居民消费行为也发生一定改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极大促进了外资流入与消费回流,使得服务贸易逆差缩小,同时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服务业,大大推动了数字贸易发展,为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了新的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倩  
基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时代诉求、“走出去”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及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针对培养定位、培养内容、培养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校校联合、校企合作、政校企协同三个维度,分析来华留学生精准培养的实施路径,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切入点、以校企协同为突破口、以“三教”改革为助推器、以“横向贯通、产教联通”为落脚点的来华留学生精准培养策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新格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艳秀  王厚双  
在当前国际贸易转型的关键时期和高效全球贸易治理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明晰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贸易不对称性是实现高效全球贸易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六方面:价值链贸易地区结构失衡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内特征;贸易利益分配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提高,但升级困难;各国相互依存性增强且不对称性突出;价值链贸易规则与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自主性冲突更突出;贸易治理权力分配失衡等。重构全球贸易治理制度,制定适应新分工模式的贸易规则,才能改变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的局面,使更多落后国家分享到全球价值链带来的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