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6)
- 2023(5288)
- 2022(4528)
- 2021(4006)
- 2020(3450)
- 2019(7914)
- 2018(8190)
- 2017(16675)
- 2016(8504)
- 2015(9779)
- 2014(9932)
- 2013(10471)
- 2012(10274)
- 2011(9620)
- 2010(10048)
- 2009(9939)
- 2008(9518)
- 2007(8635)
- 2006(8276)
- 2005(7860)
- 学科
- 济(65190)
- 经济(65153)
- 管理(23059)
- 业(20394)
- 方法(19962)
- 数学(18357)
- 数学方法(18302)
- 中国(16335)
- 地方(16328)
- 企(13705)
- 企业(13705)
- 地方经济(12569)
- 农(11899)
- 制(10556)
- 财(10062)
- 业经(9934)
- 学(9412)
- 贸(9329)
- 贸易(9319)
- 银(9083)
- 银行(9076)
- 易(9014)
- 行(8820)
- 融(8607)
- 金融(8607)
- 农业(8048)
- 体(7753)
- 税(7647)
- 环境(7428)
- 税收(7343)
- 机构
- 大学(143159)
- 学院(141771)
- 济(77683)
- 经济(76363)
- 研究(53065)
- 管理(50634)
- 理学(42113)
- 中国(41953)
- 理学院(41659)
- 管理学(41264)
- 管理学院(40988)
- 财(36214)
- 京(30016)
- 财经(28204)
- 所(26825)
- 科学(26776)
- 经济学(26533)
- 经(25422)
- 经济学院(23700)
- 研究所(23554)
- 中心(22294)
- 江(21224)
- 财经大学(20695)
- 北京(19981)
- 院(18299)
- 农(17256)
- 范(17167)
- 师范(17071)
- 州(16748)
- 科学院(15615)
- 基金
- 项目(77300)
- 科学(60740)
- 研究(59677)
- 基金(56772)
- 家(47901)
- 国家(47553)
- 社会(40974)
- 科学基金(39777)
- 社会科(38948)
- 社会科学(38939)
- 基金项目(28963)
- 省(28020)
- 教育(26158)
- 资助(24038)
- 编号(23711)
- 划(23352)
- 自然(21714)
- 自然科(21130)
- 自然科学(21122)
- 自然科学基金(20725)
- 成果(20659)
- 发(18891)
- 部(18390)
- 国家社会(17736)
- 重点(17281)
- 课题(16569)
- 济(16518)
- 经济(16361)
- 发展(16342)
- 教育部(16231)
共检索到234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二震
一、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济背景 1.国际分工向纵深和广阔方向迅速发展 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许多新特点。第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使得生产的“国界”变得模糊起来,产品的“国籍”也不那么明显了。美国罗切斯特市政府原来打算购买一部日本产的铲雪机,后来为了响应“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志刚
论扩大开放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孙志刚一、扩大开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加速器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条件有利与否在某种程度上是制约甚至决定着事物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如此,它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对外开放。关于对外开放和交往同发展生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谷书堂
消费扩张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谷书堂编者按我们开设的本刊创刊10周年笔谈专栏,收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力作。上期已发表了一部分,按来搞的先后顺序,本期继续发表。还有许多专家、学者给本刊来信致贺,如著名经济学家、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达教授来信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淼杰 高恺琳
本文系统展示了中国在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进口等方面的现状,重点分析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项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可知扩大开放对中国经济有重大的利好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裴长洪 于燕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文章对"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进行探讨梳理,并从对外开放大思路、大棋局、金融支持、政策建议视角对其进行详细解析,从而加深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解。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文章从金融市场、国内外金融机构、货币及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从深化经贸合作、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推进企业外交、密切海外华侨华人华商的联系、强化国际合作力度,加强国际间的战略协调方面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开放 金融支持 亚投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丽晖
一、理论分析:金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金融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金融结构的合理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方式。 首先,从金融相关比例来看,这是一个总规模的比例关系。金融相关比例越高,金融活动的规模越大,其活动的能力就越强。而金融则是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最富于效率的方式。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大致有三:①投资者和储蓄者之间直接进行融资;②财政;③金融。同渠道①相比,金融更富于效率,因为金融机构的介入会使投资和储蓄的总量超出不存在金融机构情况下进行直接融资的数量。同渠道②相比,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以贸易投资的数量增长作为"开放红利"的主要标准是过去高速增长阶段以规模速度、扩能增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在对外开放领域的折射。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如果我们继续沿袭以往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评价思路,即主要以贸易投资增长的幅度和规模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从未来若干年世界分工和贸易投资发展的趋势来看,可能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相反,如果没有以往那种令人眩目的数据,是否就意味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成功呢?因此要讨论评价的思路转换问题。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思路,从而为如何评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绩效提供了基本依据,目前国家着力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蕴含了对外开放的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开放红利” 绩效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学者多从国际政治学角度对全球治理这一命题进行分析,但全球经济治理的对象是经济问题,因此也需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本文从公共品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经济学含义。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全球公共品的需求特点和供给能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增强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而这除了增强国力之外,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更适应参与制订全球规则的需要,从而提高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公共品 扩大开放 全球规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邹彦林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邹彦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面临的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短缺,为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工业化就是高效率,就是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两个转变”的决策,既重视制度前提,又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顺了“两个转变”相互作用的关系,极具科学性与战略眼光。从改革制度缺陷入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定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一、制度缺陷、技术滞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原因 1.制度缺陷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我国在建国之礼,曾面临如何在缺少外援和贸易条件下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出发,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建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为筹集发展重工业的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建彬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书茂 李通屏
通过建国后人口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指出了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从中国人口国情出发,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思考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人口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春明
我国经济还没有完全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投资管理体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本为依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国企改革 产业结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