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7)
2023(7085)
2022(5589)
2021(5237)
2020(3938)
2019(8854)
2018(8917)
2017(15079)
2016(8598)
2015(9320)
2014(9594)
2013(8883)
2012(7941)
2011(7260)
2010(7326)
2009(6805)
2008(6452)
2007(5715)
2006(5248)
2005(4755)
作者
(23510)
(19878)
(19498)
(18838)
(12437)
(9248)
(8904)
(7655)
(7635)
(7059)
(6854)
(6656)
(6372)
(6369)
(6308)
(6002)
(5729)
(5686)
(5626)
(5595)
(5118)
(4894)
(4755)
(4603)
(4492)
(4448)
(4368)
(4347)
(4108)
(4021)
学科
(30213)
经济(30165)
管理(19080)
(17746)
(16105)
(12240)
企业(12240)
中国(12007)
(11577)
农业(11393)
(10778)
业经(10455)
(9046)
收入(8741)
地方(8087)
方法(7369)
(6756)
(6734)
银行(6721)
(6543)
体制(6506)
教育(6466)
(6397)
金融(6390)
理论(6298)
(6288)
数学(6087)
数学方法(5990)
发展(5398)
(5382)
机构
学院(113140)
大学(110060)
研究(43864)
(43149)
经济(41987)
管理(36932)
中国(32545)
理学(30636)
理学院(30252)
管理学(29644)
管理学院(29422)
科学(26154)
(24377)
(23605)
(22298)
(22109)
研究所(20017)
(19283)
中心(19157)
(17681)
师范(17472)
农业(16749)
财经(16717)
业大(16578)
(16445)
北京(15566)
(15157)
(14908)
技术(14831)
(14775)
基金
项目(73890)
研究(59093)
科学(57274)
基金(50022)
(43892)
国家(43422)
社会(36164)
科学基金(35812)
社会科(33924)
社会科学(33918)
(30493)
教育(27873)
编号(25661)
(25380)
基金项目(25327)
成果(22456)
自然(20200)
课题(19707)
自然科(19672)
自然科学(19662)
自然科学基金(19261)
资助(19185)
(17477)
重点(17268)
(16631)
(15670)
(15610)
(15585)
(15047)
国家社会(14920)
期刊
(57257)
经济(57257)
研究(38572)
中国(31710)
(23597)
教育(22868)
学报(19219)
(18408)
科学(16660)
农业(15605)
大学(15068)
管理(14180)
学学(13952)
(11786)
金融(11786)
业经(11099)
技术(10999)
经济研究(8999)
财经(8379)
职业(7848)
(7347)
问题(7090)
(6772)
(6630)
改革(5586)
(5586)
农业经济(5534)
(5458)
论坛(5458)
社会(5335)
共检索到187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福生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中等收入群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家庭年收入水平和农民收入上,加之中国典型的区域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就是解决这"三大差别",必须把推进重点人群收入增长、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以和突破农地制度瓶颈和伴生的低收入农民群体增收作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与突破口,寻找短板,深化改革,突破瓶颈制约,切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福生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中等收入群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家庭年收入水平和农民收入上,加之中国典型的区域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就是解决这"三大差别",必须把推进重点人群收入增长、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以和突破农地制度瓶颈和伴生的低收入农民群体增收作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与突破口,寻找短板,深化改革,突破瓶颈制约,切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栓喜  
当前,我国处于二次改革历史性选择的关键时期。二次改革有别于一次改革,关键在于这次改革是以人为本的改革。借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社会时代三次经济转型的经验,我国可以考虑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为基本目标对二次改革进行设计。一是推进以创造中等收入就业岗位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二是以培育中等收入能力为重点构建积极的国家福利制度;三是以放权与増责为重点双向推进政府转型。在二次改革中,可以考虑将国家福利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尤其是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使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大致相同的社会福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志国  刘慧哲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依照Milanovic和Yitzhaki提出的中等收入标准(人均每天收入12—50美元),201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只占8.4%,到2018年已经达到28.9%。从收入流动的视角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主要来自于低收入阶层的向上流动。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低收入家庭能否向上流动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受到个体家庭微观特征的影响。文章运用有序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家庭中就业人口的比例、体制内就业及城镇户籍等因素都对低收入家庭向上流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主要包括促进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低收入群体就业质量、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探索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从改革开放前追求“同步富裕”,到改革开放初期实行“效率优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再到党的十八大以后“重新审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高质量发展中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核心要义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新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采取“一揽子”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一是要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二是要坚持就业优先政策;三是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五是针对重点目标人群实施“精准扩中”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阳  常兴华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依然偏低,收入和财产水平不高,结构分布不均衡且稳定性较差,素质能力也参差不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受到发展方式和体制政策因素的影响,综合而言,发展方式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特征明显,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市场不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存在多重阻碍,民营企业权益和知识产权保障不力,再分配调节政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较为突出这五个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应以促进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提升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及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总体的政策路径,积极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聚焦重点人群和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江华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新常态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经济转型软着陆,有效地减少或消弥经济意识形态带来的潜在不利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避免出现"被小康"的问题,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帕累托最优获益;同时减少社会阶层的对立与"撕裂",弥合社会摩擦裂痕,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根基。但是,当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面临诸多问题,陷入了困局,比如收入分配格局扭曲、需求结构性失衡、城镇化空心化与人力资本悖论困境等紧迫问题,必须通过发展共享经济、服务型政府现代转型、以内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江华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新常态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经济转型软着陆,有效地减少或消弥经济意识形态带来的潜在不利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避免出现"被小康"的问题,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帕累托最优获益;同时减少社会阶层的对立与"撕裂",弥合社会摩擦裂痕,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根基。但是,当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面临诸多问题,陷入了困局,比如收入分配格局扭曲、需求结构性失衡、城镇化空心化与人力资本悖论困境等紧迫问题,必须通过发展共享经济、服务型政府现代转型、以内涵式城镇化拓展经济空间以及建构技能型人力资本"旋转门"式流动机制等途径来化解矛盾,逐步消解发展的二律背反困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党的十九大备受海内外的关注。五年一次的党代表大会通常要做出两个最重要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常常可以回答一系列关乎中国发展未来的重大疑问。大会的使命一是决定党的最高领导人和领导集体;二是决定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并绘制蓝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冬妮  
当前,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无论是对内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对外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严峻挑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都是牵动全局、把握主动的关键所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性性凸显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为扩大内需提供动力,对应对外部需求冲击具有重要作用。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中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者。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是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释放的重要动力,是产业结构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任志远  陈宜治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梳理中等收入群体定义与测度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统计方法并借以探寻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变化的内在规律。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本文测度127个国家(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分布特征,并着重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究,以此归纳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比重及共同富裕背景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最后,本文利用我国2003—2021年数据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行测度,并对其变动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据此研判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践路径,为我国新发展阶段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抓手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土兴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合。它具有唯一性、时空性、集合性和变动性四大特征。中等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者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概念。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模型,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变动规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是低等收入群体免交个人所得税,中等收入群体实行低税率,高等收入群体实行高税率;劳动收入实行低税率,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实行高税率,彩票中奖税率实行特高税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渝琳  滕洋洋  李后建  
本文在理论分析FDI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础上,基于1992~2007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FDI的流入能够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此外FDI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性变量。在控制变量中,政府财政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增长和物质资本积累却能够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积累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却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勇  宋小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经济在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形成明显反差,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不同步等问题。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城乡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将是福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冶  
文章概述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方法,并对近年上海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作了判断,进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有效途径,逐一从上海从业人员所有制比重变化、最低工资线、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劳动者从业初始文化程度、限制高收入和扩大中等收入的关系等方面加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