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8)
- 2023(18685)
- 2022(16363)
- 2021(15327)
- 2020(12912)
- 2019(29920)
- 2018(29793)
- 2017(57536)
- 2016(31474)
- 2015(35598)
- 2014(35497)
- 2013(34870)
- 2012(31753)
- 2011(28543)
- 2010(28634)
- 2009(26708)
- 2008(25982)
- 2007(23175)
- 2006(19747)
- 2005(17108)
- 学科
- 济(125863)
- 经济(125725)
- 管理(90809)
- 业(86390)
- 企(72160)
- 企业(72160)
- 方法(62829)
- 数学(55287)
- 数学方法(54437)
- 农(33431)
- 财(32793)
- 中国(31255)
- 业经(27122)
- 学(27042)
- 地方(23969)
- 贸(23447)
- 贸易(23434)
- 易(22709)
- 制(22133)
- 农业(22050)
- 理论(21996)
- 务(21451)
- 财务(21355)
- 财务管理(21309)
- 企业财务(20149)
- 和(19423)
- 技术(19128)
- 环境(18908)
- 银(18521)
- 银行(18463)
- 机构
- 学院(448215)
- 大学(446581)
- 管理(176903)
- 济(175816)
- 经济(171939)
- 理学(153982)
- 理学院(152328)
- 管理学(149177)
- 管理学院(148403)
- 研究(144305)
- 中国(106969)
- 京(93805)
- 科学(91629)
- 财(79812)
- 农(73685)
- 所(72750)
- 业大(68851)
- 中心(66547)
- 研究所(66469)
- 财经(65050)
- 江(64762)
- 经(59044)
- 北京(58725)
- 范(58394)
- 农业(58186)
- 师范(57801)
- 经济学(53033)
- 州(52622)
- 院(52447)
- 财经大学(48475)
- 基金
- 项目(307938)
- 科学(241374)
- 基金(222486)
- 研究(221846)
- 家(194119)
- 国家(192545)
- 科学基金(165665)
- 社会(137845)
- 社会科(130613)
- 社会科学(130575)
- 省(121718)
- 基金项目(117857)
- 自然(110253)
- 自然科(107731)
- 自然科学(107702)
- 自然科学基金(105724)
- 教育(104337)
- 划(102110)
- 资助(93202)
- 编号(91452)
- 成果(73073)
- 重点(68994)
- 部(67501)
- 发(64700)
- 创(63691)
- 课题(62821)
- 科研(59465)
- 创新(59395)
- 教育部(57900)
- 大学(57662)
- 期刊
- 济(186176)
- 经济(186176)
- 研究(124334)
- 中国(79053)
- 学报(72186)
- 农(65916)
- 科学(65345)
- 管理(62634)
- 财(62079)
- 大学(54214)
- 学学(51198)
- 教育(49257)
- 农业(45507)
- 技术(40963)
- 融(35947)
- 金融(35947)
- 业经(31984)
- 财经(31348)
- 经济研究(30416)
- 经(26767)
- 问题(24215)
- 业(23891)
- 统计(22329)
- 技术经济(22176)
- 图书(22157)
- 版(21322)
- 商业(20948)
- 理论(20854)
- 科技(20731)
- 策(20344)
共检索到634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云娥
基于本地市场效应模型,本文首先从资本可以跨区域流动、劳动力不可以跨区域流动的假设入手,经过理论推导证明,在本地市场效应存在的地区,扩大内需可以兼顾经济增长和区际协调发展。然后进一步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在经验上证实了我国区域层面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这意味着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可以兼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扩大内需、资本跨区域流动和劳动力的"区域内城乡统筹"战略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颜银根
本文重新构建Krugman(1991)核心—边缘模型,从理论研究中推导出规模报酬递增行业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根据全国30个地区2002年截面数据研究显示,我国42个行业中至少有11个行业存在着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另有14个行业的超额需求系数接近于1。其中,纺织等劳力密集型行业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我国的出口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因此,扩大内需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广斯
休闲消费作为发展型和享受型的重要形式,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以假日消费、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为主的休闲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居民休闲消费结构升级为扩大内需拓展了空间,休闲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量。文章最后就如何扩大休闲消费需求拉动内需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休闲消费 休闲消费需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宇玮 刘东皇
文章基于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运用1979-2009年的宏观数据,从国内市场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投资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产出对投资需求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影响却并不显著;而对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来说,除利率变量之外,产出、消费、物价水平都与投资需求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国与浙江省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差距、市场化水平与投资结构等因素可能会对投资需求的形成产生潜在间接影响。
关键词:
内需 投资需求 消费 物价水平 利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彩霞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发展之际,拉动国内消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00-2020年全国50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乘数效应开始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存在城市规模差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与城市规模正相关。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扩大内需 乘数效应 城市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辉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城乡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大量农村居民为寻求更好工作机会而迁徙到城镇地区,从而成为农民工。但农民工因知识技能水平相对较低,以致难以保障其收入稳定。尤其在世界经济增速下降背景下,我国部分城镇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导致农民工收入不稳定性加剧。为此,本文利用OLS回归模型,首先从整体上检验扩大内需战略背景下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对其消费的影响,之后以消费水平划分出0.25分位、0.5分位、0.75分位,再次进行OLS回归分析,旨在为优化相关政策促进农民工消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失业概率、收入的波动性均能显著降低农民工本期消费;同时暂时性收入短暂使消费额上升后,便会开始抑制农民工消费;暂时性收入抑制消费作用最强,其次为失业概率,最后为收入的波动性;持久性收入对农民工本期消费的提升作用强于暂时性收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德勇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面临着如何走出低谷的问题。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恢复景气的前景不明,从而对我国扩大外需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由此也就更加突显了扩大内需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项因素中,与投资、净出口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着持续性的推动力。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财政支出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在理论阐释财政支出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指出消费的贡献要明显大于投资。由此,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
关键词:
内需 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兴罗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但自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从整体上看呈现下降趋势,过低的消费率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提高的关键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郁 邱莉
扩大内需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产业结构优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本文考察了产业结构优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其居民消费结构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高,发挥显著的直接效应,但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进一步地,居民消费结构的中介效应存在,但在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正向赋能作用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居民消费结构在产业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率提升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倪建伟 胡彩娟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消费率变化存在明显的悖论。究其根源,核心在于行政主导的城市化路径。为此,建议实施五大转型,即从统计意义的城市化转向真正的城市化;从政府投资主导转向社会投资主导;从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从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从城市本位转向城乡一体化,由此构建以城市化驱动消费战略的政策与体制。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城市化战略 创新 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潘高远 陈璋
扩大进口战略中的削减进口关税举措具有"定向减税"的特点,但是它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冲击也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综合正、负两方面影响,借鉴凯恩斯乘数的分析思路,构建包含扩大效应以及替代效应的结构化乘数,并从数理上推导应对负面冲击的一个平衡条件。测算发现:1)中国扩大进口战略总体上提升中国收入水平,与扩大内需战略具有一致性;2)面对相同的关税削减幅度,各行业实际收入份额所受负面冲击程度分化,低技术行业较小,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适中,中低技术的收入负面冲击较大;3)为应对削减50%进口关税的负面冲击,需将国际市场的实际收入份额提升0.1192个百分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雪莉
本文在我国大力推动双循环的背景之下,试图探讨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业体系建设之间的关联性。首先本文采用全局熵值法对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再采取耦合度模型对选取的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协调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研究样本期间,我国的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同时我国的内需也在不断地扩大;第二,我国整体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逐渐由关联性较低发展到良性融合状态;第三,分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耦合度与协调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三个地区的相关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祁飞 李慧中
中国过往低价竞争的畸形出口遇到了阻碍,因而应扩大内需,但中国经济的增长还应是内外并举的,内需拉动增长和出口拉动增长并不矛盾,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并未过时,中国的就业等压力也不允许出口大幅被替代,我们要的是在内需的扩大中寻找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新优势,同时优化出口结构,而不是排挤或替代出口。本文利用"母市场效应"理论,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存在性的检验,从理论上和实证上证明了扩大内需政策会导致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优化。
关键词:
内需 出口 母市场效应 经验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树培 白战伟
本文运用SVAR模型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税收与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在弹性关系层面无法确定政府支出、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但在增长率层面政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均有促进作用,而税收的作用则相反。扩大政府支出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居民消费而言,比减税的影响效率与效力都强,但减税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率与效力则优于扩大政府支出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继英 崔静
数字经济为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重要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和内需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深入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扩大内需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内需发展水平,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此外,数字经济影响内需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中西部和低内需发展水平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收入增加是有效的赋能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居民增收拉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助力扩大内需,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的中介作用最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扩大内需背景下交通可达性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的增值效应
扩大内需背景下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基于居民和政府异质性层面的比较
扩大内需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基于新一线城市样本数据的分析
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基于面板协整模型的分析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
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政策的思考
扩大内需下保障房的最优供给区间研究——基于财富效应的分析视角
扩大内需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对共同富裕实践的推动效应——基于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双重视角
基于扩大内需背景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城乡一体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