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9)
- 2023(15013)
- 2022(12647)
- 2021(11682)
- 2020(9651)
- 2019(21975)
- 2018(21705)
- 2017(41749)
- 2016(22670)
- 2015(25772)
- 2014(25749)
- 2013(25616)
- 2012(24247)
- 2011(22186)
- 2010(22706)
- 2009(21610)
- 2008(21213)
- 2007(19361)
- 2006(17292)
- 2005(15965)
- 学科
- 济(101569)
- 经济(101466)
- 管理(60669)
- 业(58033)
- 企(43669)
- 企业(43669)
- 方法(39106)
- 数学(33984)
- 中国(33887)
- 数学方法(33669)
- 农(30293)
- 地方(27154)
- 业经(22512)
- 财(22493)
- 贸(20326)
- 贸易(20307)
- 农业(20277)
- 制(19793)
- 易(19595)
- 学(19194)
- 银(18058)
- 银行(18025)
- 行(17438)
- 融(17093)
- 金融(17090)
- 环境(15946)
- 发(15340)
- 和(15110)
- 理论(14323)
- 地方经济(14155)
- 机构
- 学院(334993)
- 大学(331456)
- 济(138847)
- 经济(135667)
- 管理(122191)
- 研究(117939)
- 理学(103305)
- 理学院(102040)
- 管理学(100326)
- 管理学院(99695)
- 中国(90417)
- 京(71772)
- 科学(71499)
- 财(65620)
- 所(60654)
- 农(56410)
- 研究所(54422)
- 中心(53656)
- 江(52360)
- 财经(51053)
- 业大(47493)
- 范(47065)
- 师范(46630)
- 北京(46088)
- 经(45961)
- 农业(44217)
- 经济学(42658)
- 院(42481)
- 州(42436)
- 经济学院(38481)
- 基金
- 项目(210364)
- 科学(164194)
- 研究(157025)
- 基金(148688)
- 家(128608)
- 国家(127448)
- 科学基金(107741)
- 社会(98714)
- 社会科(93425)
- 社会科学(93398)
- 省(83826)
- 基金项目(78305)
- 教育(72157)
- 划(70412)
- 自然(66786)
- 编号(66022)
- 自然科(65178)
- 自然科学(65160)
- 自然科学基金(63919)
- 资助(60383)
- 成果(54511)
- 发(50825)
- 重点(47753)
- 课题(46615)
- 部(45790)
- 创(43272)
- 发展(41031)
- 创新(40453)
- 展(40379)
- 国家社会(39927)
- 期刊
- 济(166009)
- 经济(166009)
- 研究(104228)
- 中国(68809)
- 农(53097)
- 学报(49369)
- 财(48674)
- 科学(46475)
- 管理(45010)
- 教育(39122)
- 大学(37030)
- 农业(35975)
- 融(34952)
- 金融(34952)
- 学学(34663)
- 业经(29450)
- 技术(28966)
- 经济研究(26791)
- 财经(24737)
- 问题(23394)
- 经(21341)
- 业(18735)
- 贸(18286)
- 商业(17921)
- 技术经济(16528)
- 理论(16064)
- 图书(15994)
- 现代(15738)
- 统计(15457)
- 国际(15347)
共检索到518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冰
消费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激发国内消费潜能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例,定量评估了各个城市消费潜力指数,以及消费潜能的释放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消费潜能的释放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平衡特征,重点城市群消费潜能的释放水平更大,中西部城市消费潜能有待释放。收入增长、城市创新、对外开放以及市场化改革有利于释放我国的消费潜力,而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消费潜力的充分释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安玲
夜经济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经济形态,其繁荣延长了居民消费时间,增加了居民消费选择与消费内容,有助于提高消费体验和质量,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与潜力释放。同时,扩大内需通过提升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刺激居民消费增加,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和潜力。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省域夜间灯光强度与省级层面居民消费指标数据为基础,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同时探讨扩大内需战略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夜经济是激活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扩大内需规模以及优化内需结构均有助于增强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积极影响存在城乡间的异质性。研究结果以期为推动夜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消费水平与活力,促进市场活力增长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彩霞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发展之际,拉动国内消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00-2020年全国50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乘数效应开始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存在城市规模差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与城市规模正相关。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扩大内需 乘数效应 城市规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hindrance to the present enlargement of domestic demands of China,the keys of enlarging and fostering present domestic demands,as well as the relevant channels and measures.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雨薇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我国居民消费活力提振、增强居民消费韧性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本文以我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为样本,在测算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好,但城市之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15个新一线城市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为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和天津,其次是成都、重庆、武汉、东莞、佛山和合肥,而西安、郑州、长沙和青岛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波动率,提升城市居民消费韧性,为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城市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和营商环境优化均会对我国城市居民消费韧性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广斯
休闲消费作为发展型和享受型的重要形式,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以假日消费、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为主的休闲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居民休闲消费结构升级为扩大内需拓展了空间,休闲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量。文章最后就如何扩大休闲消费需求拉动内需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休闲消费 休闲消费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视角,就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检验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助推扩大内需实践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具有显著助推效应,但两者对扩大内需助推效应的贡献度却存在较大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的贡献度更强。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助推内需扩大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能够更好发挥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本文从差异化城乡旅游消费政策制定、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等视角,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助推内需扩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菁 毛程连
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消费券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效应,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消费者对消费券看法的基础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消费券的使用效应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发放消费券对扩大内需作用有限,从长期看,增加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仍是拉动内需的关键,政府投资是短期内扩大内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消费券 内需 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新立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宇玮 刘东皇
文章基于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运用1979-2009年的宏观数据,从国内市场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投资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产出对投资需求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的影响却并不显著;而对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东部发达地区来说,除利率变量之外,产出、消费、物价水平都与投资需求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国与浙江省投资需求影响因素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差距、市场化水平与投资结构等因素可能会对投资需求的形成产生潜在间接影响。
关键词:
内需 投资需求 消费 物价水平 利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胡彩娟
在传统二元制度结构下,就城市而城市化的路径选择造成了城乡居民就业机会、财产制度、公共服务和消费市场等多方面的分割,使农村消费长期"启而不动"。为此,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建立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推进城市向农村"延伸"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才能有效释放和激发农村消费潜力,真正启动农村消费大市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海潮
国际金融危机由金融领域向国内实体经济领域扩散的路径,是流动性短缺造成企业资金链条断裂,筹资困难;是消费萎缩造成企业产品销售困难、产能过剩,从而导致社会投资需求下降。去年下半年以来,党和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视内需也不忽视外需、重视实体经济也不忽视虚拟经济、重视短期利益也不忽视长远利益、重视政府力量也不忽视民间力量等特点。在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企业应积极自救,在抓机遇中求生存求发展;调整好生产经营方向,有选择地进行"四个实现";在练企业内功上抓住"四个着力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能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边杨 商圆月 李兰冰
在国际经贸关系变化的情况下,内需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国内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至关重要,而新型城镇化正是扩大内需潜力之所在。本文从"理论机制——路径探索"两个维度对扩大内需战略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性探究。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与扩大内需之间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迁移的消费需求规模扩张效应、城市生活品质改善的消费需求质量提升效应、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投资消费需求规模扩大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投资规模量质双升效应等方面。基于扩大内需视角,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应关注以下几点:以城市生活品质建设促进要素集聚能力改善;以都市圈与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以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小林
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实践保驾护航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农村电商被认为是扩大内需和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手段,被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本文基于扩大内需背景,以我国百强县域为样本,采用2019-2021年的数据,从共同富裕的经济实践层面,从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双重视角,就农村电商发展对共同富裕实践的推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途径,能够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从经济层面上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但相比较而言,农村电商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边际贡献更强。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影响关系,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后文章从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政策层面完善农村电商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农村居民自身能动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消费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