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5)
- 2023(10121)
- 2022(8454)
- 2021(7756)
- 2020(6217)
- 2019(13568)
- 2018(13018)
- 2017(25140)
- 2016(13211)
- 2015(13892)
- 2014(13429)
- 2013(13192)
- 2012(11768)
- 2011(10509)
- 2010(10491)
- 2009(9772)
- 2008(9020)
- 2007(7939)
- 2006(6796)
- 2005(5931)
- 学科
- 济(56748)
- 经济(56690)
- 管理(33951)
- 业(33880)
- 方法(26036)
- 企(24967)
- 企业(24967)
- 数学(22453)
- 数学方法(22240)
- 农(18829)
- 财(15372)
- 中国(14756)
- 农业(13643)
- 业经(13265)
- 地方(11966)
- 贸(10559)
- 贸易(10553)
- 学(10539)
- 易(10211)
- 制(8937)
- 收入(8492)
- 理论(8411)
- 银(8324)
- 银行(8311)
- 融(8255)
- 金融(8254)
- 环境(8079)
- 行(7992)
- 务(7915)
- 财务(7898)
- 机构
- 学院(185243)
- 大学(179363)
- 济(76821)
- 经济(75367)
- 管理(68574)
- 研究(60053)
- 理学(60032)
- 理学院(59356)
- 管理学(58211)
- 管理学院(57865)
- 中国(44164)
- 科学(37132)
- 财(36114)
- 京(35648)
- 农(29726)
- 财经(29460)
- 所(29286)
- 中心(27233)
- 经(26842)
- 研究所(26812)
- 江(26147)
- 业大(25897)
- 范(25320)
- 经济学(25088)
- 师范(25047)
- 农业(23087)
- 经济学院(22935)
- 院(22076)
- 财经大学(22025)
- 北京(21600)
- 基金
- 项目(128915)
- 科学(102997)
- 基金(96107)
- 研究(92004)
- 家(84274)
- 国家(83598)
- 科学基金(72533)
- 社会(62510)
- 社会科(59471)
- 社会科学(59460)
- 基金项目(50931)
- 省(50709)
- 自然(46329)
- 自然科(45372)
- 自然科学(45361)
- 自然科学基金(44560)
- 教育(41788)
- 划(41582)
- 资助(39036)
- 编号(35671)
- 重点(28811)
- 发(28355)
- 部(27781)
- 国家社会(27027)
- 创(26695)
- 成果(26589)
- 科研(24930)
- 创新(24923)
- 人文(24388)
- 课题(24357)
共检索到258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佳
如何激活国内旅游消费市场,释放居民旅游消费活力,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推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域交通可达性数据和旅游消费市场数据,以高铁可达性和自驾车可达性为例,考察了交通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增值赋能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具有显著增值赋能效应,但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值赋能效应并不存在;自驾车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都存在显著增值赋能效应,相对而言,自驾车可达性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赋能效应更强;无论是高铁可达性,还是自驾车可达性,交通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值赋能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中西"梯度递减"的特征。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扩大内需 旅游消费 增值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彩霞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发展之际,拉动国内消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00-2020年全国50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乘数效应开始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存在城市规模差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与城市规模正相关。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扩大内需 乘数效应 城市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视角,就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检验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助推扩大内需实践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具有显著助推效应,但两者对扩大内需助推效应的贡献度却存在较大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的贡献度更强。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助推内需扩大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能够更好发挥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本文从差异化城乡旅游消费政策制定、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等视角,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助推内需扩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争鸣,陈伟彦
一、引言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在我国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之后,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考虑,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保持着高积累率,并凭借行政力量于1958年后开始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人为造成一个难以逾越的界限,城乡差距从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伟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桦
在国内外经济态势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适时调整和增加居民收入,理顺消费体制,改善消费环境,既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立足点。分析山西居民收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居民收入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提高居民收入的相应措施,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居民收入 扩大内需 消费支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The paper finds out the deep seated causes of the present shortage of domestic demands through analyzing the sources, spending and composi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urchasing power. It also forecasts the purchasing power in the future.
关键词:
购买力 扩大内需 城乡居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晓梦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如何挖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将人口老龄化根据年龄结构划分为准老龄化人群和深度老龄化人群,从城镇老龄化和农村老龄化视角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影响异质性。研究发现,城镇和农村准老龄化以及城镇深度老龄化能够对我国旅游消费内需市场的扩大产生正向赋能作用,而农村深度老龄化却并不会促进我国旅游消费的增长;城镇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赋能效应存在,且表现为东中西递减特征,农村人口准老龄化对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农村人口深度老龄化对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在东部地区存在;相比较而言,人口准老龄化对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赋能作用明显要强于深度老龄化,城镇老龄化对旅游消费内需市场扩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要强于农村老龄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郁 邱莉
扩大内需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产业结构优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本文考察了产业结构优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及其居民消费结构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率的提高,发挥显著的直接效应,但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进一步地,居民消费结构的中介效应存在,但在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正向赋能作用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居民消费结构在产业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率提升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安玲
夜经济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经济形态,其繁荣延长了居民消费时间,增加了居民消费选择与消费内容,有助于提高消费体验和质量,促进居民消费增长与潜力释放。同时,扩大内需通过提升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措施刺激居民消费增加,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和潜力。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省域夜间灯光强度与省级层面居民消费指标数据为基础,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同时探讨扩大内需战略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夜经济是激活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扩大内需规模以及优化内需结构均有助于增强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夜经济对居民消费潜力的积极影响存在城乡间的异质性。研究结果以期为推动夜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消费水平与活力,促进市场活力增长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越峰
目前国内需求稳步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回升明显,消费持续稳定恢复。而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一般难以直接作用于消费,往往需要通过各种传导机制,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收入。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扩大内需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机制,旨在为各地方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居民收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广斯
休闲消费作为发展型和享受型的重要形式,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以假日消费、旅游消费、文化娱乐消费为主的休闲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居民休闲消费结构升级为扩大内需拓展了空间,休闲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力量。文章最后就如何扩大休闲消费需求拉动内需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休闲消费 休闲消费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振锋
扩大内需促消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高铁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扩大内需视角,从理论上剖析了高铁对我国地区旅游消费市场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选取我国2014-2022年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高铁(网络密度)通过缩短旅行时间和距离,提高旅游效率、提高旅游舒适度和安全性、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地区旅游消费的水平和质量、促进旅游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等渠道,对地区旅游消费市场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实证研究进一步佐证了高铁(网络密度)对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具有显著正向赋能作用的结论,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同时,高铁(网络密度)对地区旅游消费市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消费市场的边际赋能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比较小。最后从建立高铁旅游联动机制、优化高铁旅游产品、打造高铁旅游区域品牌和加强高铁旅游服务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霞
本文基于对全国3683份居民绿色金融素养有效问卷的整理,在测算出居民绿色金融素养的基础上,就居民绿色金融素养与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还进一步检验了居民受教育水平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居民绿色金融素养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但绿色金融素养提升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赋能作用更强。受教育水平的中介效应不仅存在,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素养对消费的提振作用,这种中介效应同样在城镇居民中表现的更强。居民收入水平是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社会保障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赋能效应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符明恺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杠杆率的变化会对我国扩大内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样本数据,从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不同视域,研究了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政府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攀升整体上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但比较分析发现,相较于政府杠杆率而言,居民杠杆率对消费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同时,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收入仍然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核心因素,而人口老龄化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消费抑制作用,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利率水平的提高则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房价上涨会对居民消费产生较为明显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杠杆率 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