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
- 2023(1193)
- 2022(1009)
- 2021(914)
- 2020(740)
- 2019(1823)
- 2018(1776)
- 2017(3436)
- 2016(2089)
- 2015(2257)
- 2014(2310)
- 2013(2404)
- 2012(2293)
- 2011(2032)
- 2010(2082)
- 2009(1929)
- 2008(1783)
- 2007(1776)
- 2006(1602)
- 2005(1551)
- 学科
- 济(10092)
- 经济(10084)
- 业(5773)
- 农(5342)
- 管理(4898)
- 方法(4886)
- 劳(4761)
- 劳动(4744)
- 数学(4573)
- 数学方法(4545)
- 中国(4027)
- 农业(3152)
- 企(2858)
- 企业(2858)
- 物价(2567)
- 市场(2561)
- 动(2482)
- 动力(2463)
- 产品(2455)
- 劳动力(2312)
- 人口(2310)
- 农业劳动(2151)
- 价格(2145)
- 农业人口(2090)
- 贸(2038)
- 贸易(2035)
- 易(1992)
- 农产(1925)
- 农产品(1925)
- 产品价格(1914)
- 机构
- 大学(28891)
- 学院(28489)
- 济(15478)
- 经济(15243)
- 管理(11318)
- 研究(9873)
- 理学(9825)
- 理学院(9734)
- 管理学(9611)
- 管理学院(9562)
- 中国(8074)
- 财(6393)
- 京(6102)
- 经济学(5372)
- 财经(5256)
- 科学(5034)
- 经(4883)
- 经济学院(4863)
- 农(4809)
- 所(4785)
- 江(4744)
- 中心(4679)
- 研究所(4215)
- 财经大学(4045)
- 业大(4031)
- 北京(3897)
- 农业(3793)
- 院(3640)
- 经济管理(3562)
- 省(3554)
共检索到46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秀梅 黄健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度成为解决"内需"问题的良药。但实践证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凯恩斯主义的药方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不能根治经济中内需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所处地位的分析,得出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来自于收入分配的问题。因此,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劳动力价格。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劳动力价格 收入分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樊彩跃
2008年,受国际和国内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开始转入下降通道。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将宏观调控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目前这些政策的积极效果开始有所显现,但能否由此扭转下滑势头,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在进一步显现之中,我国经济进入了2003年以来开始的中周期向下调整阶段。据此估计,在没有形成新的市场投资热点之前,政府投资的拉动作用以及社会投资的跟进程度将是有限的,短期内宏观经济很有可能"启而不动"。为此,建议下一步应将"中等城市"(重点指中西部地区目前市区非农业人口在4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和部分发展较慢的大城市)...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扩大内需 带动投资 产业升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庆修
我国目前经济困境的实质是粗放式增长基础上产能过剩。全球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使我国经济结构性缺陷暴露无遗。为避免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关键是要发挥好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要始终贯穿就业这根"红线",着力点放在民生上,以此为基础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形成推动合力,发挥经济增长内在动力机制的作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建原 罗永明
一、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 根据经济学原理,降低银行利率是可以扩大投资和提高消费需求的。但经济学提出这个“定理”,是将居民储蓄目的建立追求利率回报上,如果居民储蓄目的不是获利,则降低利率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就基本不起作用。根据近年来多次居民储蓄意愿调查,说明我国居民储蓄目的,获利性愿望所占比例很小。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供给主体,其扩大投资的最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2008年,受国际和国内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开始出现下行趋势,且经济下滑速度之快超出预期。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先后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目前,这些政策的积极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龙龙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促使我国不得不考虑从内需角度探索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认为,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村消费以及农民收入。从农村生产以及农村消费角度,探讨了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在于农村市场,并提出了引导县域企业主体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降级"并举,实现城乡市场的对接,最终全面启动内需市场。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对外贸易 农村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钧
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劳动力转移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区域、文化程度、培训、产业分布、地区分布和转移的组织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劳动力转移 对策 扩大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消费安全 消费信心 扩大内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天奕
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住房保障政策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再分配方式为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居住需求,必定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影响。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城镇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推动内需增长。住房改革滞后抑制消费需求1998年我国正式启动住房商品化改革,废除福利住房分配制度。这项旨在推动住房市场化的经济政策,在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背景下起到了启动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如何 ,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 ,而投资乘数又与居民消费倾向有直接关系。 1 998年以来政府为扩大内需而采取的以扩大投资为重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降低从而使投资乘数变小所致。
关键词:
投资乘数 消费倾向 支出预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突出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这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目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居民生活消费问题真正受到重视,是我国经过市场化改革,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缺经济消除,经济生活中市场需求约束日益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新
一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持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不能单靠增加投资,而必须进一步扩大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未来中国扩大内需的重点仍然在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一要加快发展服务消费。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新型城镇化 实体经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储东涛
从时效上来说扩大内需,最直接和快捷的手段是投资;但从根本和长远上来看,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原动力,消费应成为扩大内需的主阵地。在当前我国"抗风险、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无疑要加大投资力度,但更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提振消费水平,抓住机遇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增强后劲,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探索扩大消费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原动力 主阵地 扩大内需 提振消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恩静
扩大内需仍然是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消费需求具有根本性的拉动作用。在扩大内需撬动消费需求潜力上,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是一个需要深刻认识和挖掘的领域,作为经济稳健成长中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是需要从统计数据分析中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对北京市城镇居民近年来消费结构变动情况作深度考察和分析,以期找到首都经济中消费需求拉动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为北京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