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0)
- 2023(4354)
- 2022(3708)
- 2021(3582)
- 2020(2812)
- 2019(6426)
- 2018(6179)
- 2017(12456)
- 2016(6851)
- 2015(7517)
- 2014(7419)
- 2013(7121)
- 2012(6786)
- 2011(6137)
- 2010(6483)
- 2009(5966)
- 2008(5836)
- 2007(5252)
- 2006(4917)
- 2005(4445)
- 学科
- 济(24625)
- 经济(24592)
- 管理(21226)
- 业(20488)
- 企(16213)
- 企业(16213)
- 财(9647)
- 农(9098)
- 方法(8619)
- 中国(8196)
- 数学(7694)
- 策(7564)
- 数学方法(7555)
- 制(6488)
- 贸(6058)
- 贸易(6053)
- 易(5932)
- 农业(5810)
- 业经(5616)
- 及其(5465)
- 地方(5458)
- 银(5440)
- 银行(5439)
- 务(5323)
- 政策(5322)
- 财务(5312)
- 财务管理(5300)
- 行(5265)
- 税(5248)
- 税收(5102)
- 机构
- 学院(91933)
- 大学(90007)
- 济(41864)
- 经济(40949)
- 管理(35917)
- 研究(32969)
- 理学(30198)
- 理学院(29913)
- 管理学(29530)
- 管理学院(29343)
- 中国(26861)
- 财(22511)
- 京(18721)
- 科学(16948)
- 财经(16456)
- 所(15977)
- 中心(15602)
- 江(15106)
- 经(15014)
- 研究所(13934)
- 经济学(12610)
- 农(12487)
- 院(12287)
- 范(12243)
- 师范(12184)
- 北京(12150)
- 财经大学(12096)
- 州(11552)
- 经济学院(11324)
- 业大(10138)
- 基金
- 项目(56235)
- 科学(45406)
- 研究(45372)
- 基金(41209)
- 家(34536)
- 国家(34203)
- 科学基金(29845)
- 社会(29010)
- 社会科(27559)
- 社会科学(27556)
- 省(21001)
- 教育(20891)
- 基金项目(20516)
- 编号(19102)
- 自然(17958)
- 划(17865)
- 资助(17605)
- 自然科(17534)
- 自然科学(17530)
- 自然科学基金(17227)
- 成果(16967)
- 课题(13559)
- 部(13451)
- 发(12690)
- 性(12552)
- 策(12398)
- 重点(12388)
- 教育部(11876)
- 国家社会(11816)
- 制(11763)
共检索到149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晶 常欣
如果说前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在增长与通胀之间寻找平衡,那么,现在问题的核心是在保增长与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间寻找平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小洲
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在扩大内需问题上应采取的对策是 :(1)减轻储蓄压力 ,改善消费环境 ;(2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保体系 ,提高居民的即期消费倾向 ;(4)解决我国城乡贫困人口问题 ;(5 )发展消费信贷 ,促进消费需求 ;(6 )政府的公共政策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转换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对国民经济总体需求结构变化的考察,我们发现消费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隐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不断下降趋势。我国无论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一勇 毛中根
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了投资需求,却难以启动消费需求,其效率低下。政策之所以低效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政策缺陷,主要表现为政策缺乏可行性、针对性、必要的力度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固有弊端,外因是不理想的制度环境,表现为与消费活动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及消费环境相关的制度或体制问题,包括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易导致产品同质化的行政区经济管理体制和重工轻农的财政投资体制。要提高扩大内需政策的效率,就要注意政策行为的科学性,并推进各相关制度的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克勇
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围绕扩大内需实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是比较现实和正确的。在高投资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和增长时期。现在的问题是投资偏热,而消费偏冷,经济增长的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要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地均衡运行,应该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更多地依靠消费而不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爱东 王登海 刘静
本文从科技进步与扩大内需消费的关联性入手,通过消费总量理论和消费结构理论,确立了科技进步同扩大内需消费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然而在依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和凯恩斯长期消费函数进行数理推演后发现,消费结构变革和内需消费扩大并不是企业技术要素的简单堆砌。通过生产层面和商品层面对科技进步实现有效传导后,为了充分释放生产要素和技术要素的关联性效应,应该制定差别化科技政策以促进制造企业的要素配置优化,应该提升效率化技术要素以遵循市场经济的导向原则,应该分批次转移产业配置以降低企业各类资源要素成本,从而使我国不但要成为制造强国更要成为消费强国。
关键词:
科技进步 扩大内需消费 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鹤 严于龙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已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重要部署。我们必须认真坚决地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莽景石
日本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对外经济摩擦、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本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出超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在这一背景下,1986年出台的前川报告中提出了"扩大内需"政策。与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实行的宏观需求管理比较,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特征是:(1)首要政策目标不是充分就业而是纠正国际收支失衡;(2)不是总量性政策而是结构性政策。本来具有特定政策目的、并且具有短期性质的日本扩大内需政策,在政策实践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在不失其本来的政策目的的同时,日益具有一般经济政策的属性,并且嵌入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需求管理之中。这说明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长期化了,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有:(1)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由需求过剩转为需求不足;(2)泡沫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恢复自律性经济增长后始终处于慢性通货紧缩局面;(3)在向工业化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生产者内部人控制",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迟迟难以实现由重视生产者向重视消费者的转变;(4)在长期慢性通货紧缩中外需牵动增长的作用十分重要,探寻内外平衡的发展路径的需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腾龙
财政政策应积极引导资源投向农村、中西部等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创造促进扩大内需的宏观环境和制度背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霓 王怡璞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相关规定。文章结合了信息产业的特性与经典消费理论,从税收政策的视角出发,研究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政策。在剖析信息消费的内容与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文章从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增大信息消费供给、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以及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的相关具体税收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增强信息企业的创新能力、拓展新兴信息服务形态、改善消费环境、拉动中小信息企业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与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
信息消费 税收政策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