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4)
- 2023(289)
- 2022(280)
- 2021(244)
- 2020(212)
- 2019(470)
- 2018(442)
- 2017(831)
- 2016(467)
- 2015(548)
- 2014(523)
- 2013(603)
- 2012(531)
- 2011(525)
- 2010(574)
- 2009(591)
- 2008(503)
- 2007(442)
- 2006(462)
- 2005(417)
- 学科
- 济(2700)
- 经济(2700)
- 管理(1388)
- 业(1308)
- 企(936)
- 企业(936)
- 中国(881)
- 财(875)
- 方法(814)
- 地方(794)
- 农(734)
- 数学(712)
- 数学方法(702)
- 制(619)
- 贸(558)
- 贸易(556)
- 易(539)
- 收入(535)
- 业经(527)
- 农业(522)
- 银(447)
- 银行(446)
- 地方经济(434)
- 行(430)
- 体(419)
- 策(417)
- 国民(414)
- 及其(401)
- 技术(397)
- 学(394)
- 机构
- 学院(7479)
- 大学(7378)
- 济(3835)
- 经济(3774)
- 研究(3210)
- 管理(2598)
- 中国(2304)
- 理学(2175)
- 理学院(2147)
- 管理学(2117)
- 管理学院(2105)
- 财(2010)
- 科学(1786)
- 京(1757)
- 所(1655)
- 财经(1461)
- 研究所(1418)
- 经(1334)
- 经济学(1295)
- 院(1270)
- 江(1255)
- 中心(1242)
- 经济学院(1155)
- 农(1120)
- 北京(1114)
- 财经大学(1074)
- 省(988)
- 范(973)
- 科学院(971)
- 师范(965)
共检索到12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消费安全 消费信心 扩大内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文秀
考虑到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1998年要实现经济增长8%,消费和投资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应当达到10%。扩大内需面临多重障碍,一是“最终的”最终需求缺乏,二是资金筹措困难,三是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遇到产业进入限制。为此,要把增加投资与挖掘消费潜力结合起来,把调节货币政策与调节财政政策结合起来,把搞好国有企业与支持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词:
内需 数量界限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费洪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合良 李晓慧
从内外部条件变化来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将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作为生产通往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在扩大内需中具有重要作用。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直接影响着消费的实现。我国流通业发展不畅,导致其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而要有效地发挥流通业的应有作用,可以通过流通结构的调整,构建现代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品流通体系,从而形成流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良性机制。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流通结构 调整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检贵 林长泉 丁加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内需和扩大内需的含义,认为扩大内需只有在基于GDP支出法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下才能被提出来,目标是在内需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提高内需率。实证研究表明,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存在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共同导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内需率持续大幅下降。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应把握扩大内需与降低净出口并重、扩大内需规模与提高内需增长质量并重两个要点,以提高内需率为目标,加快建立内外需求协调发展、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和投资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四大机制。
关键词:
内需 外需 扩大内需 长效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彩虹
一、政府消费支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支出规模大小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作用处于相当突出的地位。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支出分类,政府支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消费,即是国家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所支付的工资和其他投入;二是公共投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伟
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二是我国经济本身的失衡,但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失衡,即内需增长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应集中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而刺激消费需求最有效、最根本的路径在于努力提高人们的收入并稳定其收入来源;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提高和稳定其收入,关键在于保障人们充分就业;有效扩张就业的关键则在于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提高经济均衡增长的能力。文章提出,应以就业目标的实现来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宏观总需求和总供给管理的经济政策,在实施供给政策刺激经济的过程中,要科学地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保障就业 消费需求 二元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小洲
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在扩大内需问题上应采取的对策是 :(1)减轻储蓄压力 ,改善消费环境 ;(2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保体系 ,提高居民的即期消费倾向 ;(4)解决我国城乡贫困人口问题 ;(5 )发展消费信贷 ,促进消费需求 ;(6 )政府的公共政策支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主张:以消费信贷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这不仅仅是对付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而采取的应急举措,更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与稳定增长的战略抉择。从银行的角度看,扩大消费信贷,无疑是促进信用消费从而启动市场的重要金融手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俊凯 张霞 许生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与总需求在结构上存在一种负面的"棘轮效应":在储蓄率的高度配合下,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结构,恶化了我国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持续恶化,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增长中对出口和投资要素的依赖;消费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逐步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来源于初次分配中的"利润侵蚀工资"机制,必须实施收入分配调整战略促进其结构优化,促进内需有效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