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5)
2023(7838)
2022(6359)
2021(5763)
2020(4861)
2019(10769)
2018(10599)
2017(20129)
2016(10920)
2015(12044)
2014(12275)
2013(12139)
2012(10890)
2011(9530)
2010(9937)
2009(9485)
2008(9708)
2007(9094)
2006(8169)
2005(7571)
作者
(30723)
(25887)
(25328)
(23828)
(16516)
(12234)
(11636)
(9785)
(9513)
(9494)
(8843)
(8582)
(8362)
(8345)
(7746)
(7735)
(7557)
(7553)
(7512)
(7481)
(6339)
(6331)
(6127)
(6096)
(6033)
(5798)
(5662)
(5638)
(5191)
(4979)
学科
(67307)
(63284)
企业(63284)
(50204)
经济(50134)
管理(49463)
业经(24171)
方法(20889)
(20089)
(19897)
(16727)
财务(16716)
财务管理(16695)
企业财务(15757)
农业(15706)
技术(14506)
理论(13222)
数学(12122)
(12115)
数学方法(12033)
(11486)
(10871)
(10794)
企业经济(10542)
中国(10142)
经营(9901)
技术管理(9721)
经济理论(9144)
(9062)
体制(7957)
机构
学院(165931)
大学(155483)
管理(68563)
(66544)
经济(65246)
理学(57825)
理学院(57296)
管理学(56649)
管理学院(56323)
研究(44917)
中国(38767)
(33547)
(32233)
(28009)
科学(26328)
财经(26227)
(25159)
(23524)
(22469)
(21835)
中心(21358)
业大(20535)
商学(20523)
商学院(20336)
(20261)
北京(20172)
师范(20093)
农业(19460)
研究所(18976)
经济学(18869)
基金
项目(98027)
科学(78706)
研究(76761)
基金(70319)
(58590)
国家(57907)
科学基金(52431)
社会(49375)
社会科(46796)
社会科学(46785)
(41554)
基金项目(38051)
教育(34074)
自然(32746)
编号(32264)
自然科(31979)
自然科学(31972)
自然科学基金(31495)
(31454)
资助(28307)
(27896)
成果(24467)
(23821)
(22309)
课题(21486)
创新(21103)
重点(20927)
(20519)
(20507)
项目编号(20038)
期刊
(86067)
经济(86067)
研究(46372)
中国(30690)
(30469)
管理(30204)
(24891)
科学(19233)
业经(18322)
学报(17452)
农业(17333)
技术(16999)
教育(14971)
(14199)
金融(14199)
大学(14167)
学学(13026)
财经(12759)
经济研究(11881)
(11327)
财会(11165)
(11143)
问题(10726)
技术经济(10543)
(10518)
商业(9848)
现代(9486)
会计(8581)
图书(8119)
世界(7947)
共检索到254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雪松  
在扩大内需中旅游业具有独特贡献已成为各界的共识,但在各类研究中对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贡献却言之甚少。基于扩大内需以扩大最终消费为主的概念,就旅游消费具有最终消费的特征来探究我国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中所做的独特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视角,就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的助推效应进行了考察,并进一步检验了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助推扩大内需实践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具有显著助推效应,但两者对扩大内需助推效应的贡献度却存在较大差异性。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对扩大内需的贡献度更强。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助推内需扩大中发挥重要的中介效应,能够更好发挥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互联网信息化水平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内需扩大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本文从差异化城乡旅游消费政策制定、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等视角,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助推内需扩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振锋  
扩大内需促消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高铁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扩大内需视角,从理论上剖析了高铁对我国地区旅游消费市场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选取我国2014-2022年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高铁(网络密度)通过缩短旅行时间和距离,提高旅游效率、提高旅游舒适度和安全性、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地区旅游消费的水平和质量、促进旅游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等渠道,对地区旅游消费市场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实证研究进一步佐证了高铁(网络密度)对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具有显著正向赋能作用的结论,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同时,高铁(网络密度)对地区旅游消费市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消费市场的边际赋能作用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比较小。最后从建立高铁旅游联动机制、优化高铁旅游产品、打造高铁旅游区域品牌和加强高铁旅游服务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贡献率的实证分析和国际经验的比较,得出一个结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消费需求而不是投资需求,单靠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下一步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政策重心应是认真分析和研究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变化规律,调整消费政策,激活消费需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镜泉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以来,世界经济普遍出现了不景气状态。这种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较多影响。针对这种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正确决策,抵御世界经济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以保持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内需,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扩大旅游,发展旅游业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从当前来说,旅游在启动消费,扩大内需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本文拟就旅游在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些个人看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海军  黄震方  侯兵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离开家门到大城市、到著名景点观光旅游,然而对这个庞大的市场,无论是理论界、企业界,还是有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还都欠缺,更没有统一的总体发展规划,本文试图从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潜力、特征、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途径的农村居民旅游市场,我们应该如何去重视,并推动其成熟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彩霞  
在内外双循环加速发展之际,拉动国内消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00-2020年全国50个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消费对拉动内需的乘数效应开始显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存在城市规模差异,旅游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与城市规模正相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健   韩存   刘鑫  
乡村旅游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优选路径。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探讨城乡一体化的旅游经济发展,既带动城乡村产业经济,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基于国家旅游宏观数据与乡村旅游发展成就,利用ELES模型测算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及其对扩大内需的贡献。为后疫情时期乡村旅游发展和城乡统筹的旅游经济学研究奠定理论分析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佳  
如何激活国内旅游消费市场,释放居民旅游消费活力,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推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域交通可达性数据和旅游消费市场数据,以高铁可达性和自驾车可达性为例,考察了交通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增值赋能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具有显著增值赋能效应,但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值赋能效应并不存在;自驾车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都存在显著增值赋能效应,相对而言,自驾车可达性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赋能效应更强;无论是高铁可达性,还是自驾车可达性,交通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值赋能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中西"梯度递减"的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  
1998年 ,以扩大投资为重点的扩大内需政策对促进我省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但今年以来扩大投资的政策未能继续取得预期效果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 ,经济增长出现了“启而不动”的迹象。为什么过去我们长期惯用并行之有效的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 ?我省下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如何 ?文章通过对我省近十几年来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贡献率实证分析与国际经验的比较 ,得出结论 :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消费需求 ,而不是投资需求 ,单靠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许永兵  
一、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率的实证分析从需求角度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大块:总消费(最终消费)、总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如某年)某一需求因素对该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百分率。例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民坤  蒋丽玲  
为进一步探索旅游业的作用及其经济影响,文章对CNKI中1989—2014年的文献进行了检索、筛选,就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从研究指标的选取和研究方法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评述。研究发现:在研究指标选取上,旅游收入、旅游消费、支柱产业的贡献标准等获得普遍认可,所用频率较高;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定量研究采用了投入产出分析或旅游卫星账户,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在近几年的运用中崭露头角。研究指标选取存在解释缺失或解释过于简单的问题,而投入产出分析、旅游卫星账户、CGE模型都是基于内在假设的前提下进行模型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石培华  
在实践中 ,旅游对就业的贡献已经日益显现 ,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普遍关注 ;但在研究方面 ,旅游就业却是一个基础十分薄弱的新课题 ,很难找到比较成型和系统的研究文献 ,旅游就业的具体界定、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具体数量测算等都有待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