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1)
- 2023(5515)
- 2022(3918)
- 2021(3572)
- 2020(2861)
- 2019(6111)
- 2018(6316)
- 2017(11830)
- 2016(6652)
- 2015(7702)
- 2014(7905)
- 2013(7341)
- 2012(6721)
- 2011(5905)
- 2010(6079)
- 2009(5903)
- 2008(5948)
- 2007(5737)
- 2006(5300)
- 2005(5032)
- 学科
- 济(28297)
- 经济(28263)
- 管理(19697)
- 业(18361)
- 企(14669)
- 企业(14669)
- 中国(10467)
- 农(9357)
- 方法(9332)
- 业经(7986)
- 数学(7413)
- 数学方法(7246)
- 学(6657)
- 财(6516)
- 制(6412)
- 农业(6235)
- 地方(6067)
- 发(5497)
- 理论(5321)
- 银(5280)
- 银行(5267)
- 行(5016)
- 体(4962)
- 融(4786)
- 金融(4786)
- 发展(4729)
- 展(4719)
- 贸(4537)
- 策(4534)
- 贸易(4527)
- 机构
- 大学(99499)
- 学院(98384)
- 济(37525)
- 经济(36613)
- 研究(35122)
- 管理(34188)
- 理学(28872)
- 理学院(28492)
- 管理学(27678)
- 中国(27631)
- 管理学院(27526)
- 科学(22590)
- 京(22114)
- 农(18593)
- 所(18398)
- 财(18213)
- 研究所(16520)
- 江(16236)
- 中心(16226)
- 业大(15024)
- 农业(14625)
- 范(14325)
- 师范(14146)
- 财经(14009)
- 北京(13900)
- 州(12946)
- 经(12687)
- 院(12489)
- 经济学(11705)
- 省(11402)
- 基金
- 项目(62333)
- 科学(49032)
- 基金(45124)
- 研究(44456)
- 家(39946)
- 国家(39592)
- 科学基金(33648)
- 社会(28587)
- 社会科(26890)
- 社会科学(26884)
- 省(24176)
- 基金项目(23336)
- 自然(21665)
- 自然科(21244)
- 自然科学(21238)
- 教育(20851)
- 自然科学基金(20848)
- 划(20227)
- 资助(18097)
- 编号(18058)
- 成果(15508)
- 重点(14323)
- 发(13476)
- 部(13357)
- 课题(12890)
- 创(12354)
- 国家社会(11988)
- 创新(11584)
- 科研(11542)
- 大学(11490)
共检索到158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振声 陈军泽
降息与扩大内需有其内在的因果关系,但我国近期的连续降息,现实效果却不明显,原因是储蓄、消费、投资及降息水平在我国存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性。提高降息的效果应采取加快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增加投资品种、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注意供给结构的调整,以及注意实际利率的调整等措施。
关键词:
利率 储蓄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远秀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结构政策表现为体制内人员收入分配的平均化和体制外人员分配的过分悬殊。平均化的分配所形成的消费平台不利于形成消费的梯级结构 ,过分悬殊的分配不利于扩大有效需求。失业率提高、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农产品价格低迷等原因使城乡居民收入总量减少都不利于扩大有效需求。因此 ,我国必须调整收入政策 ,扩大有效需求。
关键词:
收入结构政策 收入总量政策 有效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士年
当前,我国广大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初中级阶段,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近10个百分点,社会投资和消费市场潜力较大。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作为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主战场,在扩大内需、拉动我国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消费安全 消费信心 扩大内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琪
流通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流通业主要表现为:通过引导市场供求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循环效率提升、促进国内就业水平提高和推动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来扩大内需,但受我国流通业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扩大内需作用的发挥。文章最后以扩大内需为视角,提出了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流通业 内需 作用机制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琳
社群电商是在传统电商和移动电商基础设施完善后迭代升级的新模式,也是供应链效率在电商环境下的再次优化升级,社群电商具有比传统电商和移动电商更靠近消费者的特点,因而也具有更高的效率。在扩大内需实施的过程中,社群电商通过对不同内需类型的分类优化来影响内需的扩大提升。本文以社群电商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社群电商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而阐述社群电商通过促进消费分级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最后提出社群电商赋能内需扩大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决策层在扩大内需的实施过程中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雷 黄素心
文章以最新获得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利用非竞争投入产出法估算现有产业结构下消费、投资及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对GDP贡献最大的三个部分依次为第二产业的投资、第三产业的消费及第二产业的出口。然而,合理的政策选择却是促进第三产业的投资,因为该部门单位需求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姚凤民 赵丽萍
2008年的金融危机释放了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即我国未来的发展务必要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立足长远,通过对税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破解当前税收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若干"困局",构建消费总量、结构、预期调整"三位一体"、能够有效刺激内需增长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扩大内需 税收政策 长效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应宜逊
在我国总需求有所不足,经济运行偏冷的情况下,中央及时调整政策,在确保货币继续稳定的前提下“扩大内需”,以推动经济升温。这一政策的即期效果明显,今年3月开始,国民经济已进入“绿灯区”。“扩大内需”的目标不仅是短期内的经济升温,更重要的是促成国民经济持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应宜逊
我国在实现“软着陆”后,由于“两个根本转变”滞后,使得经济降温的步伐难以及时收住,加上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增长受阻,以致总需求有所不足,经济运行偏冷。为此,中央及时调整政策,在确保货币继续稳定的前提下“扩大内需”,以推动经济升温。笔者认为,在“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振宇 龚谨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史的考察,揭示了那种将农村土地与政治问题过度密切挂钩,并以此来分析农村土地农民个人所有的观点(即农地"泛政治化")的片面性。农地集体产权一方面是农地"泛政治化"观念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既得利益逐渐固化的结果。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继续维持农地集体所有制,既不利于耕地保护,也不利于扩大内需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在破除农地"泛政治化"观念的前提下,对农地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更大范围的改革,达成藏富于民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扩大内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中国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仍将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扩大内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友爱 江正发
我国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自给性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低收入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大多数妨碍了内需的扩大。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人口 城镇化 扩大内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