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9)
- 2023(7758)
- 2022(6382)
- 2021(6080)
- 2020(4975)
- 2019(11843)
- 2018(11274)
- 2017(21170)
- 2016(11153)
- 2015(12584)
- 2014(11762)
- 2013(11885)
- 2012(11363)
- 2011(10417)
- 2010(10231)
- 2009(9309)
- 2008(8956)
- 2007(7587)
- 2006(6773)
- 2005(6309)
- 学科
- 济(55442)
- 经济(55392)
- 管理(27276)
- 业(24180)
- 方法(23839)
- 数学(22070)
- 数学方法(21955)
- 中国(21088)
- 企(16996)
- 企业(16996)
- 贸(16403)
- 贸易(16394)
- 易(16139)
- 财(12716)
- 农(12563)
- 出(12351)
- 地方(10235)
- 业经(9035)
- 口(8917)
- 出口(8910)
- 出口贸易(8909)
- 制(8737)
- 农业(8280)
- 学(8024)
- 环境(7903)
- 银(7741)
- 银行(7733)
- 融(7593)
- 金融(7593)
- 发(7565)
- 机构
- 大学(162319)
- 学院(155869)
- 济(81721)
- 经济(80523)
- 研究(62650)
- 管理(58847)
- 理学(50580)
- 理学院(49965)
- 管理学(49434)
- 管理学院(49114)
- 中国(48966)
- 京(36099)
- 财(35095)
- 科学(33293)
- 所(30037)
- 经济学(28818)
- 财经(28401)
- 中心(27371)
- 研究所(27273)
- 经(26409)
- 经济学院(26193)
- 北京(23255)
- 院(22974)
- 农(21592)
- 财经大学(21515)
- 江(20962)
- 范(19910)
- 师范(19778)
- 业大(19064)
- 科学院(18618)
- 基金
- 项目(107247)
- 科学(86948)
- 基金(83961)
- 研究(78321)
- 家(73898)
- 国家(73404)
- 科学基金(63075)
- 社会(55655)
- 社会科(53191)
- 社会科学(53183)
- 基金项目(43405)
- 自然(38265)
- 自然科(37499)
- 自然科学(37492)
- 自然科学基金(36838)
- 省(35018)
- 资助(34559)
- 教育(33985)
- 划(31741)
- 编号(28308)
- 部(26282)
- 国家社会(26082)
- 中国(24559)
- 重点(24213)
- 发(23263)
- 教育部(23182)
- 成果(23050)
- 创(21789)
- 人文(21628)
- 大学(20796)
共检索到242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启斐 楚明钦
本文利用2000—2011年我国22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扩大内需、工资上涨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需的提高和工资的上涨不仅不会抑制出口,还能促进出口贸易的扩张,数据显示:内需提高1%会促进出口量扩张约0.263%,这意味着在目前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中国内消费需求因素发挥了核心作用;同时工资上涨1%,促进出口增加0.174%,这说明工资上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出口贸易。在分区域的研究中发现,扩大内需以及工资上涨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均能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对中部地区的作用最强。同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减少政府干预对出口有正向激励作...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工资 出口 系统GMM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启斐
本文利用1999—2011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扩大内需战略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需的提高不仅不会抑制出口,还能促进出口贸易的扩张,数据显示,内需提高1%会促进出口量扩张约0.732%,这意味着在目前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中国内消费需求因素发挥了核心作用。在区域的研究中发现,扩大内需战略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均能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需求提高1%导致东部地区的出口增加1.317%,这意味着本土市场效应在东部地区的出口发挥核心作用;需求对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作用依次递减。同时人均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正向激励作用,而政府规模过大会抑...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出口 本土市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启斐 王晶晶 岳中刚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我国和23个OECD国家2000-2010年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分析了扩大内需战略对服务业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一国的市场规模可以促进服务业出口,但是对服务业进口的提升作用更强。因此,扩大内需战略无法扭转服务贸易逆差的困境。此外,完善的司法制度、共同边界以及相同的语言都是促进服务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本文不仅丰富了新贸易理论范式,同时为扭转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强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路径。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服务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超军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影响,采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了U型结构。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效果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内需呈现出负向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内需呈现出正向影响。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效果差异较大,主要归结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基于此,本文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等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内需 影响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律 吴丽芳 周京奎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本文将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外生政策冲击,兼顾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视角,较为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扩大内需引致的内循环能否有效驱动外循环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带来的内需冲击,不但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企业出口概率,还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显著扩张;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生产率效应、外资进入效应和信息化效应促进了企业出口;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企业出口效应存在企业规模、城市级别和行业异质性;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驱动企业出口。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祁飞 李慧中
中国过往低价竞争的畸形出口遇到了阻碍,因而应扩大内需,但中国经济的增长还应是内外并举的,内需拉动增长和出口拉动增长并不矛盾,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并未过时,中国的就业等压力也不允许出口大幅被替代,我们要的是在内需的扩大中寻找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新优势,同时优化出口结构,而不是排挤或替代出口。本文利用"母市场效应"理论,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存在性的检验,从理论上和实证上证明了扩大内需政策会导致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优化。
关键词:
内需 出口 母市场效应 经验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爱芝 汪洋
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运用2010~2019年全国市辖区统计数据以及多期DID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新发展格局下新型城镇化试点对扩大内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居民消费,扩大了社会投资和带动政府消费。机制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通过收入效应、财富效应和公共资本效应加快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效应受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表现出双门槛效应;同时,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及国家级城市群的设立也会对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成效产生差异化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曲兆鹏 范言慧
对外开放与收入差异的关系一直是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前大多数研究的结论都认为对外开放扩大了中国的收入差异。本文基于1995~2007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和行业工资数据,使用Pooled OLS、Fixed Effect、Random Effect、IV、GMM等多种计量方法,发现之前研究的结论———对外开放扩大了收入差异或者减少了贫困,可能是由于忽视了省际间的异质性及其变化所导致的。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工具变量法解决这一问题之后我们发现,对外开放对中国地区内的工资差距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地区内工资不平等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彩虹
一、政府消费支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支出规模大小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作用处于相当突出的地位。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支出分类,政府支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消费,即是国家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所支付的工资和其他投入;二是公共投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孔繁来
在收入预期增长水平尚未达到可以改变和提高消费方式的情况下,要想让它发挥扩大内需的作用是十分困难的。问题在于新增加的收入什么时候支出? 是现在就消费,还是将来再消费? 而决定这一关键问题的因素就是消费者的支出预期。如果消费者在工资上涨之后仍无法改变支出预期,即仍然需要在未来的某一天支付大量的住房费用、医疗费用以及子女教育费用的话,新增加的钱仅仅增加了他们应付将来支付的信心和实力罢了,很难与中央所期望的即期消费或扩大内需的要求联系起来
关键词:
消费方式 扩大内需 出支预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琴 王秋雯
文章从国内消费视角,分析了扩大内需与促进出口的相互影响和传导路径,并基于1981~2008年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长期中,内需与出口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除二者间相互的直接作用外,在促进内需增长的同时,出口会受到内需增长溢出效应的作用而增长,而刺激出口增长的同时,国内需求会受到外需反馈效应的作用而扩大。
关键词:
扩大内需 促进出口 国内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消费安全 消费信心 扩大内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清
改革开放后,中国以高投资率带动了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的不断减少,劳动力供给增长开始跟不上高投资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城市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工资加速上涨、投资的产出与就业效应不断降低的挑战。文章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工资上涨对劳动力供给的拉力是递减的,而对劳动力需求的抑制作用却是递增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显示,投资的工资上涨效应在递增,而投资的产出与就业效应在递减,因此城市工资上涨是必然趋势。此外,工资上涨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中国继续实行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已不是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工资上涨 增长方式 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