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
2023(1742)
2022(1549)
2021(1425)
2020(1098)
2019(2616)
2018(2573)
2017(4879)
2016(2666)
2015(3018)
2014(2907)
2013(2898)
2012(2649)
2011(2440)
2010(2612)
2009(2384)
2008(2366)
2007(2321)
2006(2088)
2005(1993)
作者
(7177)
(6040)
(5887)
(5598)
(3950)
(2851)
(2704)
(2303)
(2245)
(2236)
(2008)
(2003)
(2000)
(1949)
(1941)
(1865)
(1823)
(1767)
(1681)
(1676)
(1528)
(1461)
(1436)
(1433)
(1394)
(1385)
(1335)
(1330)
(1225)
(1189)
学科
(11014)
(10991)
经济(10986)
(10309)
企业(10309)
管理(9730)
中国(3389)
(3312)
方法(3291)
业经(3282)
地方(2985)
(2954)
(2900)
经营(2791)
(2723)
贸易(2719)
(2667)
技术(2592)
决策(2432)
计划(2423)
(2419)
(2414)
数学(2305)
数学方法(2247)
(2177)
供销(2168)
理论(2167)
(2061)
农业(2035)
(1839)
机构
学院(39359)
大学(38064)
管理(16120)
(15858)
经济(15467)
理学(13749)
理学院(13583)
管理学(13432)
管理学院(13321)
研究(13154)
中国(9671)
(8227)
科学(7083)
(6867)
(6363)
(6204)
(5619)
师范(5591)
研究所(5537)
财经(5508)
中心(5423)
北京(5190)
(5156)
(5006)
(4892)
商学(4533)
商学院(4492)
师范大学(4390)
技术(4356)
经济学(4148)
基金
项目(23286)
科学(18822)
研究(18321)
基金(16745)
(14107)
国家(13983)
科学基金(12232)
社会(11489)
社会科(10934)
社会科学(10931)
(8922)
教育(8898)
基金项目(8448)
编号(8120)
自然(7703)
(7702)
自然科(7548)
自然科学(7547)
自然科学基金(7427)
成果(6849)
资助(6836)
课题(5899)
(5349)
(5243)
重点(5205)
项目编号(5094)
(4919)
(4852)
规划(4754)
(4736)
期刊
(20146)
经济(20146)
研究(12124)
中国(8043)
管理(7848)
教育(5748)
(5147)
科学(4926)
(3998)
业经(3854)
学报(3779)
技术(3724)
(3530)
金融(3530)
大学(3123)
经济研究(3040)
(2806)
学学(2776)
财经(2707)
农业(2665)
(2610)
论坛(2610)
现代(2550)
国际(2547)
问题(2457)
图书(2438)
(2340)
商业(2336)
改革(2166)
(2166)
共检索到61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茂兴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特别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过程艰难而曲折的境遇下,扩大内需对中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的深刻意蕴,探讨了我国扩大内需的活力与潜力,并剖析了当前我国扩大内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1999年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措施。笔者认为,扩大内需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应成为令后一定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目标。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等外部挑战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我国特有的大国优势。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一个经济增长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改革的过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戴翔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实际上是对"外需"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乃至不可替代作用的再次强调,是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做出准确判断情况下的一种战略举措。这是给予当前理论和实践部门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建昆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科学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在理论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统筹把握供给与需求、内需与外需的辩证关系,推动构建以内需为基础、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的需求体系。在实践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基本面系统推进,高质量地全面促进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高水平地系统拓展投资空间,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加怡  
席卷美欧大地的金融风暴正在加速演变为全球实体经济的危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此次危机提前放大和警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缺陷和隐患,如果我们能够不失时机,坚决转向内需驱动的增长方式,就不仅能够捍卫几十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而且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为稳定世界经济大局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对于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不能仅仅理解为反周期措施,而应当使之成为对经济增长方式作出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杠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波  
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作出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趋势。我国经济目前已企稳回暖,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何振亚  
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外需下降给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切实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对于保持宁波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立足于宁波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上跨越的特定历史阶段,从消费信贷的视角探讨金融支持宁波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柳辉  吕天宇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经济利益面临更多的挑战 ,经济竞争、经济手段的作用不断加强 ,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愈来愈显著。但经济安全首先是个国内问题 ,而内需不足是当前国内最大的经济问题。扩大内需对于解决目前的经济矛盾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田成川  杨特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失衡提出了新的调整要求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已成为下一阶段实现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还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层面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在现代经济社会,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包括银行与企业之间)"门当户对"逻辑并不成立,小企业甚至成为大企业、大银行生存的基础。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拥有众多全球知名的大企业,但仍然十分重视小企业的发展。深入分析大银行与小企业关系,西方国家普遍顺势顺应而为,而我国普遍存在背离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结构的差异、银行技术的差距、政府增信的不足、信用文化的缺失、企业信用积累意识有待建立。对于我国大型银行实施"小企业战略",可以有四大期待:期待大型银行尽快确立的"小企业战略",期待银企之间的诚信(守信与授信)互动,期待政府、行业协会助信(增信)的举措,期待银行与大数据、征信部门携手做好技术攻关。同时,大型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慧宇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种偏差性的观念:将劳动者当做生产成本来看待。在这种思维和实践下,我国的劳动工资占GDP比重从1990年开始就呈下降趋势。我国经济为出口主导型经济,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多来自外贸,所以导致了将劳动力作为生产成本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劳动工资的低廉导致了内需无法扩大,只能继续依赖外贸需求。但是单纯依赖外贸并不是一国经济的长久之计,经济的繁荣需要建立在本国内需的增长上。劳动工资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内需,减少经济的外贸依赖,这就需要我们对劳动者的角色进行转换,认识到劳动者不仅仅是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消费主体。劳动者的工资提高和消费扩大是我们的经济得以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慧宇  
2012年底以来,中央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随之而来的是公款消费、送礼之风的大幅度降温。国内出现了一些对这种情况会引发经济下滑的担忧,这种担忧出现的根源在于消费主义和发展主义的结合,以及政府行为在中国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消费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和文化上的内涵。从消费的多元内涵上来看,权力主体消费是一种畸形消费。权力主体消费在政治上不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文化上引导了不良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即使在经济上,企图依靠权力主体消费来促进增长也是饮鸩止渴。要想扩大内需,必须从权利主体的畸形消费走向公众的合理消费,而这又需要权力主体放权让利,从多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根良  
纳克斯指出,决定内需市场大小的关键性因素是生产率,而资本设备的投资是提高生产率的基础。但是,纳克斯的著作并没有区分资本品创造部门和资本品使用部门,因此也就没有讨论这种区分对国家间投资收益分配的影响。"普雷维什—辛格假说"揭示了并非所有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率提高都能使国家致富,讨论了它对国家间投资收益分配的影响,但在现实中却遭遇到两个难以解释的"悖论"。本文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对这两个"悖论"的解读,把国家致富和内需市场大小的关键性因素从一般而言的工业化推进到资本品工业,再从资本品工业深入到其价值链高端,论证了资本品工业价值链高端的自主创新在我国扩大内需战略中的关键性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