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6)
2023(12051)
2022(10275)
2021(9900)
2020(8381)
2019(19514)
2018(19266)
2017(36776)
2016(20487)
2015(23404)
2014(23006)
2013(22603)
2012(21128)
2011(19370)
2010(19824)
2009(18464)
2008(18130)
2007(16168)
2006(14677)
2005(13254)
作者
(60396)
(50619)
(50330)
(48101)
(32386)
(24145)
(22742)
(19650)
(19449)
(18372)
(17490)
(17047)
(16570)
(16431)
(16382)
(15760)
(15190)
(14777)
(14682)
(14655)
(12741)
(12710)
(12479)
(11762)
(11517)
(11422)
(11352)
(10992)
(10400)
(10397)
学科
(82728)
经济(82639)
管理(54088)
(52709)
(41049)
企业(41049)
方法(37806)
数学(33985)
数学方法(33358)
中国(27632)
(24049)
(21008)
(18578)
(18356)
贸易(18346)
(17977)
业经(16079)
(16032)
农业(15993)
地方(13884)
(13779)
(13429)
银行(13371)
理论(13138)
(12916)
(12469)
金融(12467)
环境(11818)
(11553)
(11534)
机构
大学(294428)
学院(292890)
(124835)
经济(122503)
研究(109993)
管理(106698)
理学(91628)
理学院(90517)
管理学(88464)
管理学院(87955)
中国(83506)
科学(68145)
(64155)
(57747)
(56685)
(54499)
研究所(52757)
中心(48025)
业大(44606)
财经(44540)
(44387)
农业(43221)
北京(41179)
(40785)
(39585)
经济学(39524)
(38667)
师范(38162)
经济学院(35419)
(34392)
基金
项目(194045)
科学(152850)
基金(142718)
研究(137176)
(127550)
国家(126577)
科学基金(106443)
社会(86435)
社会科(81892)
社会科学(81870)
(73377)
基金项目(72962)
自然(70805)
自然科(69258)
自然科学(69231)
自然科学基金(68017)
教育(64537)
(64179)
资助(61414)
编号(53657)
成果(45440)
重点(44789)
(43998)
(41984)
(39964)
课题(39173)
科研(37528)
创新(37511)
教育部(37251)
国家社会(36455)
期刊
(136638)
经济(136638)
研究(89437)
中国(63753)
学报(51180)
(50302)
科学(47330)
(41717)
管理(41579)
大学(38304)
学学(36131)
农业(34410)
教育(34170)
(28476)
金融(28476)
技术(25287)
经济研究(23530)
财经(22739)
业经(19768)
(19742)
(19258)
问题(17825)
(17085)
世界(15716)
国际(15710)
统计(15441)
(14408)
技术经济(14251)
(13429)
业大(13079)
共检索到448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本文通过对托达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的分析 ,认为农村劳动力能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应当为农村流入城市找到一定时间工作的劳动力与流入城市总劳动力的比率 ,而且从结构上看 ,在各行业找到工作的概率高低不一。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在乡村闲暇时间较长 ,外出劳动力的农活可由在家的劳动力替补 ,这样其外出流向城市的机会成本为零。因而 ,托达罗模型不符合二元结构转换的实践 ,特别是不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情况。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实践 ,给经济发展带来乡村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发展成本太高、比较劣势无法转化为比较优势等后果。本文还探讨了扩张城市就业容量的一些思路 ,并重点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传岩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在转移方向、转移速度和转移规模上符合中国国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立金  
本文利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发现转移的结果是引起了城市失业率的提高,说明目前向城市转移这一途径的潜力有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罗宇  吴玉斌  
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进行了指标量化处理。借助托达罗模型,并运用山西省1991~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除了城乡收入差距等物质因素外,城市更好的生活条件等精神因素对吸引农民工进城具有显著影响,政府除了切实增加农民工打工收入外,还应该增加对进城劳动力的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段平利  
通过对我国的劳动力价格歧视、劳动力进入的制度成本、城乡福利差异等劳动力流动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模型表明,歧视性的二元户籍制度无助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反而造成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容量损失,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青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从更加符合现实的角度看,它主要应包括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两部分。为此,本文在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进行了测算,然后采用修正后的工日折算法详尽估算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结果显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结构上看,我国人口红利优势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课题。本文的动态模型表明:当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一定阶段时,农业就业比重将相对稳定。参照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概念,本文创新性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陷阱。贫困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提前陷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陷阱。此时,其大部分劳动力被吸附在农业上,工业难以发展,农村劳动力难以转移,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贫困状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世方  
本文尝试将分析经济总量变化的经济增长理论应用于分析部门关系的经济发展问题,通过索洛模型中劳动力增长率的内生化,以非农部门经济变量为基础建立了分析二元经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型,并对我国非农部门投资率与人均资本变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飞  李国平  柳思维  
本文将Harris-Todaro模型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相结合,同时赋予农业剩余劳动力假设,并考虑中国户籍制度所导致的迁移成本,建立一个内生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消费结构升级导致其与劳动力资源禀赋结构之间的张力不断上升,从而驱动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基于模型的政策分析表明,单个传统政策措施的经济效果不佳;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只有逐步放松户籍制度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计划生育政策仍具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方亮  
目前中国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亚洲开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2亿。占全国劳动力总量71.2%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汉川  夏敏仁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特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关于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个著名模型,即刘易斯模型、费-拉尼斯模型、托达罗乡-城人口迁移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所启迪。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月水  
文章对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