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7)
2023(6894)
2022(6240)
2021(5874)
2020(5308)
2019(12874)
2018(13074)
2017(25600)
2016(14367)
2015(16740)
2014(17040)
2013(16883)
2012(15613)
2011(14161)
2010(14658)
2009(13656)
2008(13659)
2007(12495)
2006(10634)
2005(9309)
作者
(43149)
(36289)
(36010)
(34521)
(22877)
(17384)
(16631)
(14319)
(13502)
(13023)
(12168)
(12097)
(11508)
(11472)
(11377)
(11331)
(11280)
(10685)
(10619)
(10339)
(9189)
(9074)
(8907)
(8249)
(8178)
(8149)
(8135)
(8096)
(7424)
(7393)
学科
(61684)
经济(61632)
(38490)
管理(38006)
方法(34184)
数学(31106)
数学方法(30534)
(30256)
企业(30256)
(17335)
中国(14615)
(13710)
(13197)
农业(11526)
地方(11281)
(11194)
贸易(11190)
业经(11158)
(10860)
理论(10411)
(9813)
(9329)
(8610)
财务(8571)
财务管理(8545)
(8185)
银行(8161)
环境(8012)
企业财务(7993)
技术(7976)
机构
学院(210322)
大学(209436)
(83083)
经济(81243)
管理(81020)
理学(70281)
理学院(69498)
管理学(67853)
研究(67782)
管理学院(67481)
中国(50499)
科学(44544)
(44074)
(39596)
(36326)
(35778)
业大(34575)
研究所(32762)
(32058)
中心(32052)
农业(31521)
财经(29335)
北京(27558)
(27082)
师范(26764)
(26393)
(25394)
经济学(25266)
技术(23878)
(23647)
基金
项目(139853)
科学(108749)
基金(99863)
研究(98924)
(87384)
国家(86688)
科学基金(73728)
社会(59867)
(56740)
社会科(56587)
社会科学(56563)
基金项目(52823)
自然(49825)
自然科(48705)
自然科学(48692)
教育(47779)
自然科学基金(47775)
(47715)
资助(42800)
编号(41542)
成果(33607)
重点(31801)
(30822)
(29626)
(28989)
课题(28814)
科研(27430)
计划(27058)
创新(27014)
大学(26154)
期刊
(86990)
经济(86990)
研究(55031)
中国(38809)
(35886)
学报(35222)
科学(31686)
(28747)
管理(27471)
大学(25888)
学学(24483)
农业(23991)
教育(23174)
技术(20726)
(16547)
金融(16547)
业经(14905)
财经(14209)
经济研究(13997)
(13457)
统计(13346)
(12125)
问题(11929)
(11917)
技术经济(11614)
决策(11038)
(10968)
商业(10075)
理论(9754)
科技(9495)
共检索到298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杰飞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根据我国客观实际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以分析"民工荒"现象,认为其产生的原因除农民工工资下降和务农收入提高外,农民工工资兑付风险、心理成本和信息成本偏高也是引发的重要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劳动执法力度,降低工资兑付风险;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减少信息成本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马文武  
"民工荒"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局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的供不应求的短暂现象,但结合我国现阶段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民工荒"产生和持续出现的缘由更多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诸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等的演变和调整相关。这正是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必然反映。今后,我们应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积极发掘现有"人口红利",横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纵向实现产业的垂直升级,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真正实现农村劳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焦克源  张彦雄  张婷  
伴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和全国经济的逐渐回暖,"民工荒"问题不断困扰着国内发达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一带的中小企业发展。因此,探寻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便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在对其经过有效扩展后,从务工收入、户籍制度、留守家庭及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短期劳动力供给行为及其变化,并运用两种不同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演绎形式来解析民工荒的产生过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凡平  
"用工荒"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经济学中的托达罗模型总结了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现象。然而,"用工荒"对托达罗模型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从中国现实出发,对经典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使其符合中国国情,并能够更有力地解释和预测中国的劳动力流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先国  来君  
近年来,国内各地区不断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已经凸现出中国劳动力市场所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基于此,文章在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工资决定过程的理论探讨,得到关于劳动力在二元结构中的流动条件、均衡条件等理论结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要龙  
半城镇化问题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目前,伴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半城镇化率未能呈现收敛态势。基于经典"两过程三环节"理论的引申,重新分解乡城转移人口的城镇化过程,推定认为半城镇化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向农村退出环节。现行农地制度将过剩农业人口约束在集体土地之上,没有为其土地退出与财产功能实现提供制度通道。当直面城市进入环节的制度风险,乡城转移人口依附于土地,构建起了"进城能打工,退守能种田"的自我保护机制,是为土地依附效应。基于此,对托达罗模型做出修正,并通过计量分析检验理论假说与模型修正的合理性,探讨户籍和土地对乡城转移人口"城市进入-城市留居"和"农村退出-城市落户"决策的影响。延伸认为,突破半城镇化困局依赖于农地制度的改革创新,将"人地依附"关系转向"人地保障"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包小忠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①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对刘易斯模型做了改造,使其变成一个包括三个阶段的模型,在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向右上方倾斜,如此,刘易斯模型就能够解释不久前中国出现的所谓“民工荒”问题。“民工荒”实际上是由于工资粘性造成的一种假象,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并没有错误。对企业来说,提高农民工名义工资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基本措施,本文也认为农民工工资提高是一件大好事,但部分没有能力提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必须实施战略、战术的调整,甚至转进内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会广  刘忠原  
本文根据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实际,通过引入土地承包权益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推导出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10年南京市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调查数据和多项分类Logit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禀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土地调整及放弃土地承包权意愿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土地细碎化、产权认知作用的估计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相一致,二者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土地承担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情况下,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本稳定并长期不变,对于有序稳妥地推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微微  胡小平  
本文以"复杂人"为假设条件,将非经济预期因素纳入托达罗模型,基于"经济预期"和"非经济预期"两个维度试图构建一个更加贴近现实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框架,并利用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收入预期、择偶意愿、子女教育意愿、技能获取意愿、职业多样化选择意愿、职业晋升意愿及城市融入意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交际意愿、职业稳定意愿和未来创业意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相对较弱。为了进一步探析各个动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采用均方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确定和排序,分析结果发现:非经济预期已演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驱动力,情感预期已超越经济预期,成为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首要因素,经济预期与职业预期并列第二位,发展预期位列第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微微  胡小平  
本文以"复杂人"为假设条件,将非经济预期因素纳入托达罗模型,基于"经济预期"和"非经济预期"两个维度试图构建一个更加贴近现实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框架,并利用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收入预期、择偶意愿、子女教育意愿、技能获取意愿、职业多样化选择意愿、职业晋升意愿及城市融入意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交际意愿、职业稳定意愿和未来创业意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影响相对较弱。为了进一步探析各个动因对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喻言  
本文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生活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就业概率、农村实际工资率以及非货币性收益和成本四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提出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天柱  王飞  余啸  
我国在城市化践行进程中摸索发现托达罗模型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托达罗模型并对其缺陷进行分析论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该模型凸显的缺陷,即户籍制度、就业政策以及土地制度等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群体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情、结合"十二五"规划要求,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基础保障和调整完善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对我国全局性的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亦男  孙猛  
本文以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手段,针对当前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影响劳动力供给,城市实际工资和政策参数影响劳动力需求,金融危机作为外生变量影响劳动力供求平衡。最后,借鉴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普万  周明  
本文以中国为背景,分析了托达罗模型的普适性以及在中国所"遭遇"的三重变异;在此基础上,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必要修改,并以此为逻辑主线,分析了农民工在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制度上的三个方面的边缘化特征以及所衍生的经济贫困和人文贫困。提出,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调整和完善社会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的塑造最终解决农民工的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