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7)
2023(7538)
2022(6503)
2021(6337)
2020(5339)
2019(12491)
2018(12388)
2017(24250)
2016(13667)
2015(15332)
2014(15357)
2013(14787)
2012(13578)
2011(12324)
2010(13031)
2009(11943)
2008(11932)
2007(10729)
2006(9639)
2005(8510)
作者
(39918)
(33333)
(33143)
(31700)
(21616)
(15919)
(15092)
(12841)
(12700)
(12429)
(11292)
(11205)
(10977)
(10802)
(10653)
(10357)
(9907)
(9897)
(9801)
(9621)
(8429)
(8285)
(8256)
(7807)
(7654)
(7534)
(7527)
(7346)
(6858)
(6817)
学科
(51574)
经济(51518)
管理(36515)
(34972)
(28175)
企业(28175)
方法(24532)
数学(22071)
数学方法(21491)
(15637)
中国(15108)
(12229)
(11990)
业经(10488)
(10406)
(10099)
贸易(10094)
农业(10076)
理论(9891)
地方(9873)
(9827)
(9712)
(8421)
银行(8387)
(8047)
(7898)
金融(7897)
环境(7638)
技术(7402)
及其(7357)
机构
学院(193090)
大学(191121)
(75512)
经济(73806)
管理(72212)
研究(67781)
理学(62168)
理学院(61422)
管理学(59780)
管理学院(59444)
中国(50485)
科学(43485)
(40646)
(35858)
(35621)
(35263)
研究所(32705)
中心(30597)
(30482)
业大(29758)
农业(27859)
财经(27662)
(26106)
师范(25806)
北京(25574)
(25049)
(24184)
(23964)
经济学(22567)
技术(22332)
基金
项目(128081)
科学(100890)
基金(92323)
研究(91496)
(81371)
国家(80706)
科学基金(68743)
社会(55376)
社会科(52377)
社会科学(52362)
(51226)
基金项目(47475)
自然(46775)
自然科(45769)
自然科学(45756)
自然科学基金(44913)
教育(43929)
(43796)
资助(39712)
编号(37633)
成果(31628)
重点(29341)
(27873)
(27554)
课题(27362)
(26665)
创新(24896)
科研(24500)
计划(24357)
大学(23568)
期刊
(83348)
经济(83348)
研究(56826)
中国(38879)
(32812)
学报(31540)
科学(30384)
管理(27220)
(25643)
教育(24340)
大学(23438)
农业(22306)
学学(22174)
(19718)
金融(19718)
技术(18119)
业经(13856)
经济研究(13491)
财经(13117)
(11723)
(11252)
统计(11040)
问题(10598)
(9940)
(9605)
技术经济(9361)
决策(9118)
(8820)
科技(8772)
现代(8532)
共检索到288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喻言  
本文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生活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就业概率、农村实际工资率以及非货币性收益和成本四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提出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本文通过对托达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的分析 ,认为农村劳动力能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应当为农村流入城市找到一定时间工作的劳动力与流入城市总劳动力的比率 ,而且从结构上看 ,在各行业找到工作的概率高低不一。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在乡村闲暇时间较长 ,外出劳动力的农活可由在家的劳动力替补 ,这样其外出流向城市的机会成本为零。因而 ,托达罗模型不符合二元结构转换的实践 ,特别是不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情况。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实践 ,给经济发展带来乡村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发展成本太高、比较劣势无法转化为比较优势等后果。本文还探讨了扩张城市就业容量的一些思路 ,并重点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文韬  孙细明  
对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型进行修正 ,认为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是迁移的预期净收入 ,即托达罗模型中的预期收入中考虑工作目的地的生活费用之后的收入。工作目的地的生活费用是决定迁移者能否找到工作和是否留下来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 ,他们的迁移和工作生活决策基本上是有目的、有准备的理性行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宪忠  
人口流动是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根本创新路径 ,人口流动的一般规律是 :如果流动人口为理性行为选择者 ,在社会制度安排许可的发展环境下 ,当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间形成比较收益差异 ,存在着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的潜在和现实的各种获利机会时 ,就必定驱使人们由低收益领域向高收益领域流动 ,而且比较收益差异量与流动人口的流速、流量正相关 ,并必然导致产生收益率及人口分布走向平均化的趋势 ,社会发展也将获得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果。其相关政策含义 :一是人口流动是流动人口的理性选择 ;二是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流动权利 ;三是利用比较利益差别促进人口流动 ;四是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流动成本和流动风险 ;五是建构人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良定  陈秋霖  
本文分别给出了无消费信贷和有消费信贷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型 ,阐释了消费信贷的作用机理 ,并结合现阶段中国国情 ,探讨了当前消费信贷政策及其有效性。本文认为 ,人们消费行为表现出收入、信贷、文化三效应。根据国情 ,( 1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进入信贷消费的社会 ,增加商品有效供给、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提供居民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预期应该是目前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主要措施 ;( 2 )保持节俭传统同时 ,大力倡导小康消费文化 ,反对诸如极品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 ;( 3 )采取“低信贷利率、低商品价格和低进入壁垒”的“三低政策”启动消费信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钟水映  李春香  
中国乡城流动人口"流而不退",传统的人口流动理论无法解释。文章在明晰农村人口退出内涵和必要性,分析农村人口退出与市民化、城市化等关系的基础上,从农村人口退出视角,加入制度因素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进行再修正。乡城流动人口的流动退出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短期内,流动人口个体流动决策的依据是预期净收入最大化;长期内,具有若干期流动经历的流动人口在进行家庭迁移退出决策时,决策依据应是包含制度净收益在内的家庭预期净收益最大化。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农地制度是影响农村人口退出的核心因素,未来农村人口的顺利退出要求农村土地实现更多的功能,特别是财产功能;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特别是退出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志冬  黄健元  
文章在拓展模型适用范围、识别人口迁移流动中存在的其他成本以及界定人口迁移流动行为的理性属性基础上修正托达罗模型;以南京市迁移流动人口为例,对修正后的托达罗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昝廷全  
本文首先论述了“系统经济,整合为王”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凹集模型把经济系统的实际资源位结构构造成凹集是整合在所有权意义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必要条件,这为如何发展系统经济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个模型,推广了国际贸易理论的Heckscher-Ohlin定理,提出了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如何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的对策性建议和必须进行的观念转变;最后,在对科斯企业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凹集模型,进一步指出在系统经济条件下,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的新理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楠  
电信接入价格问题要基于一定的市场结构与规制体制进行研究,它是参与互联互通各方利益与矛盾的焦点,涉及经济利益的分配即成本的分摊和收益的分享两个方面。要推进互联互通的顺利开展,必须结合我国电信市场改革实践,接入价格兼顾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从而使得各参与方利益得到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天勇  胡锋  
文章认为农民的迁移决策是一个家庭理性经济决策行为,农民收入是家庭成员的务农收入和进城务工收入的平均数。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和失业人口在农业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的分布,始终保持一种均衡状况,它是由这三个部门的发展水平和总人口共同决定的。文章主要从上述方面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改进。新模型得出了与托达罗模型相反的结论:发展城市不仅能改善城市失业,而且能提高工资收入,而发展农业只能带来非常有限的收入增加,并会在农村积累更严重的隐蔽性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三毛  张同健  
文章在回顾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以及M—F模型以后,介绍并分析了基于代际分析框架的现代经常帐户理论以及相关政策含义,并作了简要的评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工序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企业生产总部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给发展中国家创造出更多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导致某些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比较优势陷阱"中。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应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驱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将现有的比较优势通过逐步积累和有序释放而转化为未来的竞争优势,确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比较优势产业或领域。另外,在工序分工的背景下,将贸易政策在特定领域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改为"生产工序",会更能体现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海涛  杨为燕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是西方经济学界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之一。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和托达罗模型提出的背景极为相似。应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认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