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2)
- 2023(3641)
- 2022(2018)
- 2021(1244)
- 2020(635)
- 2019(1152)
- 2018(1015)
- 2017(1646)
- 2016(773)
- 2015(899)
- 2014(871)
- 2013(887)
- 2012(979)
- 2011(889)
- 2010(846)
- 2009(785)
- 2008(755)
- 2007(755)
- 2006(714)
- 2005(619)
- 学科
- 济(12049)
- 经济(12048)
- 业经(8088)
- 产业(7481)
- 信息(7411)
- 总论(7293)
- 信息产业(7279)
- 管理(3672)
- 地方(3590)
- 业(3036)
- 中国(2994)
- 农(2426)
- 企(2244)
- 企业(2244)
- 地方经济(2132)
- 图书(1968)
- 书馆(1941)
- 图书馆(1941)
- 农业(1909)
- 融(1841)
- 金融(1841)
- 发(1816)
- 银(1748)
- 银行(1747)
- 行(1724)
- 电子(1462)
- 中国金融(1456)
- 环境(1371)
- 贸(1319)
- 贸易(1318)
- 机构
- 学院(19044)
- 大学(18520)
- 济(8304)
- 经济(8144)
- 管理(7522)
- 研究(6675)
- 理学(6323)
- 理学院(6241)
- 管理学(6180)
- 管理学院(6125)
- 中国(4861)
- 京(3877)
- 科学(3808)
- 财(3507)
- 中心(3232)
- 范(2904)
- 江(2903)
- 师范(2877)
- 院(2831)
- 经济学(2790)
- 财经(2759)
- 所(2640)
- 州(2636)
- 经济学院(2578)
- 经(2473)
- 研究所(2405)
- 图书(2384)
- 北京(2376)
- 书馆(2331)
- 图书馆(2331)
共检索到29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冠华 奚雷雷 李灿森
数字经济,被认为是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当下深圳正在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位于龙华区的福城街道正在用数字理念统筹街道发展,发挥制造重镇优势打造数字新城,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有机统一的数字福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颜士高 左文亮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指提供同一种服务或与此相关服务的企业和经营者在特定区域聚合在一起,形成的特色服务区。这种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关联度强、服务网络化,资源共享、交易集约化,品牌效应、幅射面广等特点,是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阳春 俞敏
<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药集团旗下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以建设世界一流中药企业为目标,以“一个数字化太极”建设为抓手,以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赋能中药产业传承创新,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高地,提升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伏开宝 丁正率 郭玉华
海洋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我国沿海省市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通过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海洋劳动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快海洋经济数字基础建设、加快数字经济与海洋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等建议。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数字经济 产业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腾 孙国强 崔格格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产品流动体现出数字化供给与需求特征,成为联结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重要纽带。基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二分视角,以数字产品流动为导向,划分数字经济供给侧与需求侧,建立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的二模网络,从数字化需求拉动和数字化供给推动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产业网络中的数字化特征。网络分析显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在产业部门层面存在核心与边缘节点;数字投入参与率与吸引率存在明显的主被动差异;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之间并非简单的推拉关系,数字产业部门与数字融合部门之间的联结水平并不均衡;数字产业内部推动作用与受到的外部拉动作用在具体部门中表现各异,数字融合产业内部拉动作用与受到的外部推动作用也有显著区别;在对应分析中通过奇异值分解降低二模网络维度,发现ICT软件与硬件产业协同性不足。研究结论为分析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定量视角,也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政策细化提供了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尔升 孙爽
海南自贸港建设应选择发展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以琼海博鳌乐城健康产业先区为例,用新钻石模型分析了其区位选择因素以及形成路径。结果表明,海南发展健康产业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不仅有利于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惠及民生,具有产业扩张效应、产业合作效应和金字招牌效应。因此应对标国际上最先进的园区建设标准,加大健康产业先行区的发展力度,将其纳入自由贸易港建设体系中,并做好规划、明确定位、实现产业融合、创新管理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尔升 孙爽
海南自贸港建设应选择发展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以琼海博鳌乐城健康产业先区为例,用新钻石模型分析了其区位选择因素以及形成路径。结果表明,海南发展健康产业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不仅有利于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惠及民生,具有产业扩张效应、产业合作效应和金字招牌效应。因此应对标国际上最先进的园区建设标准,加大健康产业先行区的发展力度,将其纳入自由贸易港建设体系中,并做好规划、明确定位、实现产业融合、创新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平 孙洁
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驱动经济社会从信息经济社会向数字经济社会变革,从而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变的新时代背景下,日本政府为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获取新的优势,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举措作为国家战略,提出要集中投入所有能够投入的政策资源,发展被称为"互连产业"的数字经济,明确了重点发展的5个产业领域、推进机构及其发展目标。日本政府迅速通过立法确保为促进"互连产业"的发展实施特殊的政策措施,包括特殊税制和投资促进政策以及促使政府数据开放并与各方共享的制度。此外,还计划从初级教育开始着手人才培育,在全部小学实施有效的编程教育。发展"互连产业"被视为日本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率革命,从而提升日本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以及继"日本制造""改造式创新"之后又一新的标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媛 李琦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熵值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研究2012-2020年内循环视角下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产业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产业关联度高,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关联水平发展差距大,内部发展不均衡;耦合关系仅处于“勉强协调”阶段。文章建议从提升冷链物流数字化、整合优质资源等方面出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与冷链物流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冷链物流 灰色关联 耦合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正>近年来,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其中以支付产业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数字化应用的前沿领域。随着传统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遇到挑战,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成为新的战略重点,并需要更加契合的金融支持。由此,支付产业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融合,也成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洁 宋培 李琳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微观-中观-宏观的底层逻辑重新界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与特征,其次从供需双侧系统地阐述数字经济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的内在机理,紧接着从数字化赋权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媒体三方面测算并分析我国地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最后从产业结构服务化、工业结构高级化、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互动水平四个维度全面评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1)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但存在显著的“数字鸿沟”,呈现出东、中、西、东北地区逐渐递减的趋势。(2)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工业结构高级化和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对产业互动水平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因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整体上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从产业结构服务化和工业结构高级化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在东中西部地区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服务业结构高级化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东中部地区服务业结构高级化,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从产业互动水平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研究为政府借助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君 高瀛璐
研究目标:量化分析中国省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方法:通过界定、分离与合并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投入产出表各部门数字化和非数字化部分,编制中国数字产业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出产出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产业关联效应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部门对国民经济均有显著的拉动和推动作用,中部地区产业数字化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而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小;大多数省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部门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的时间趋势均呈交叉关系。中国数字产业属于“投资依赖型”产业;数字经济受出口需求影响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对数字产业化部门的诱发效应及依赖程度整体上大于产业数字化部门,但产业数字化部门受消费的影响程度在不断上升。数字经济发展对大部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有显著的就业拉动效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税收贡献效应最为显著,产业数字化对各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和税收贡献效应大于数字产业化。研究创新: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分类为基础,构建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系统、客观地揭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关联效应的数量特征和数量规律。研究价值:为把握数字产业融合特征提供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思路,对构建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