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9)
2023(5054)
2022(4225)
2021(3886)
2020(3143)
2019(7401)
2018(7524)
2017(14355)
2016(7577)
2015(8533)
2014(8518)
2013(8652)
2012(8415)
2011(7577)
2010(7661)
2009(6645)
2008(6654)
2007(6458)
2006(5846)
2005(5110)
作者
(21260)
(17750)
(17644)
(17014)
(11243)
(8349)
(8053)
(6916)
(6807)
(6744)
(5989)
(5940)
(5782)
(5646)
(5610)
(5484)
(5271)
(5237)
(5091)
(5023)
(4558)
(4395)
(4229)
(4118)
(4018)
(3981)
(3959)
(3823)
(3661)
(3586)
学科
(35939)
经济(35915)
(18355)
管理(18071)
地方(14487)
(12748)
(12629)
企业(12629)
中国(10963)
业经(10138)
方法(9481)
产业(9356)
农业(8832)
数学(7617)
数学方法(7573)
地方经济(7114)
(6837)
(6203)
技术(5944)
(5493)
贸易(5488)
(5378)
结构(5366)
环境(5274)
(5131)
(5004)
(4955)
(4556)
理论(4547)
(4470)
机构
学院(99965)
大学(98118)
(43068)
经济(42120)
管理(38185)
研究(37537)
理学(31215)
理学院(30801)
管理学(30324)
管理学院(30123)
中国(29471)
(25345)
科学(21420)
(19299)
中心(18523)
(18281)
(17819)
北京(16989)
(16660)
研究所(15933)
业大(14446)
(14332)
(14130)
(14038)
师范(13906)
(13867)
财经(13485)
农业(12472)
经济学(12286)
(12132)
基金
项目(64247)
研究(50909)
科学(50205)
基金(43414)
(36625)
国家(36247)
社会(31668)
科学基金(31485)
社会科(29996)
社会科学(29989)
(26228)
基金项目(23633)
(22054)
教育(21960)
编号(21753)
自然(18488)
自然科(17953)
自然科学(17950)
成果(17636)
自然科学基金(17623)
资助(16697)
(16408)
课题(16065)
重点(14352)
发展(13950)
(13751)
(13748)
(13302)
(12923)
创新(12830)
期刊
(58936)
经济(58936)
研究(34590)
中国(29555)
(16514)
管理(16045)
教育(14689)
(14384)
科学(12744)
学报(12517)
技术(11389)
(11190)
金融(11190)
农业(11033)
业经(10825)
大学(10210)
学学(9014)
经济研究(8487)
问题(7729)
图书(7474)
财经(6515)
(6031)
论坛(6031)
(5900)
书馆(5695)
图书馆(5695)
(5587)
现代(5449)
技术经济(5377)
科技(5355)
共检索到176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树光  张艳霞  孟卿  张玉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对承接京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的产业园区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功能区中心城市的保定,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应乘势而上,在规划、体制机制、用地、发展环境等方面高标定位、与时俱进,才能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树光  张艳霞  孟卿  张玉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对承接京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的产业园区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功能区中心城市的保定,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应乘势而上,在规划、体制机制、用地、发展环境等方面高标定位、与时俱进,才能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振辉  娄冠华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其中,产业的对接与协作是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全省对接京津的桥头堡,廊坊如何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将自身区位优势全部变现为发展优势,对于自身财政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乃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廊坊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淑芬  李晓琪  阎晓  
借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机会窗口,山西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是其推进全省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区际产业转移和承接是两地间产业相互吸引的结果,只有两者相互耦合才是有效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文章在利用产业集聚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测度京津冀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第二产业范围基础上,结合山西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承接需求,着重通过构建产业引力模型测算山西对京津冀转移工业细分门类的吸引力情况,确定山西最可能承接的京津冀转移产业。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有转移趋势的产业集中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赵宁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河北的产业转型与升级,需要以"大产业"和"大承接"的宏观理念,解决"接得住"、"接得对"、"接得好"三大难题。在财政政策上,建立京津冀财政政策的综合协调机制,发挥财政对竞争性和公益性两类项目的引导功能,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区域间利益分配、引进项目效益评价、产业转移收益诱导、居民公共服务权益共享等四项利益安排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南云芙  
产业对接与协作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央对京津两地的产业定位,北京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呈现"以舍为主"特点,主要移出商贸服务业以及一般制造业;天津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取舍结合"特点,在承接部分北京产业的同时,移出部分传统制造业。这对多年处于"项目经济洼地"的河北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将有助于河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孙晓然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指出河北省具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层次城镇化水平和低契合度产业链条、不断加剧的生态负外部性效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有效承载力存量、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却大大阻碍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多元化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福利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合理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建设,搭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坚实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孙晓然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指出河北省具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层次城镇化水平和低契合度产业链条、不断加剧的生态负外部性效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有效承载力存量、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却大大阻碍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多元化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福利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卓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共建产业园区是实现三地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具体分析了共建园区的条件优势,阐述了共建工作开展的现状以及共建对于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并针对区域合作新格局下的共建园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明虎  席彦群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面临着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又因为国家严格审查和清理陷入融资困境。文章运用相关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目前融资平台运作的有关政策法规,从资金来源、筹资渠道、制度建设和关系协调四个方面创新融资平台模式,为示范区建设和我国同类型经济区域建设提供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晓菊  王一楠  孙梦雪  
张家口位于环首都贫困带地区,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牢牢抓住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与北京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北京和张家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分析张家口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与北京协同发展的优势基础以及面临约束条件,分析可承接产业,最后提出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京张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立新  吴必虎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滁州是其中重要"一翼"和"前沿"。在南京都市圈内滁州承接产业转移有地理位置、交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滁州承接南京的产业转移较多,其对滁州市经济发展的软硬件、产业结构和就业、城市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提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及创造优质服务环境、提升产业层次和提高对接产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加快宁滁同城化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树伟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北京的目标,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此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文琰  
天津产业梯度与产业关联度的定量分析与对天津产业承接基础的定性考察,发现天津应在批发、医疗、教育、金融、石油化工以及贸易总部与分支方面积极承接。但具体承接中会面临承接的成本与风险问题、路径与创新问题、资源整合问题以及金融发展问题,故此天津应该立足自身的资源基础,通过重点企业的选择、科技创新的支持与鼓励、信息共享平台与机制的建立、制度与机制的健全、金融效率的提高等实现产业的顺利承接,从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分享规划红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文琰  
天津产业梯度与产业关联度的定量分析与对天津产业承接基础的定性考察,发现天津应在批发、医疗、教育、金融、石油化工以及贸易总部与分支方面积极承接。但具体承接中会面临承接的成本与风险问题、路径与创新问题、资源整合问题以及金融发展问题,故此天津应该立足自身的资源基础,通过重点企业的选择、科技创新的支持与鼓励、信息共享平台与机制的建立、制度与机制的健全、金融效率的提高等实现产业的顺利承接,从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分享规划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