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3)
- 2023(2980)
- 2022(2551)
- 2021(2432)
- 2020(2051)
- 2019(4807)
- 2018(4377)
- 2017(9624)
- 2016(4991)
- 2015(5683)
- 2014(5720)
- 2013(5783)
- 2012(5200)
- 2011(4551)
- 2010(4603)
- 2009(4426)
- 2008(4654)
- 2007(4505)
- 2006(4141)
- 2005(4046)
- 学科
- 业(23241)
- 企(22650)
- 企业(22650)
- 济(22016)
- 经济(21986)
- 管理(21549)
- 财(13122)
- 方法(12745)
- 务(11729)
- 财务(11726)
- 财务管理(11708)
- 数学(11545)
- 数学方法(11505)
- 企业财务(11437)
- 制(6872)
- 融(5721)
- 金融(5721)
- 银(5442)
- 银行(5441)
- 公司(5143)
- 行(5084)
- 市场(4734)
- 体(4693)
- 体制(4401)
- 中国(4373)
- 业经(4320)
- 券(4202)
- 贸(4073)
- 贸易(4065)
- 易(3899)
- 机构
- 大学(74168)
- 学院(73666)
- 济(34759)
- 经济(34163)
- 管理(31500)
- 理学(26605)
- 理学院(26438)
- 管理学(26175)
- 管理学院(26024)
- 中国(22623)
- 财(21185)
- 研究(20799)
- 财经(16396)
- 经(14925)
- 京(14768)
- 财经大学(12525)
- 融(11809)
- 金融(11527)
- 经济学(11128)
- 江(10829)
- 中心(10728)
- 商学(10524)
- 商学院(10452)
- 所(10077)
- 银(10056)
- 经济学院(10051)
- 北京(9697)
- 银行(9618)
- 科学(8864)
- 行(8834)
- 基金
- 项目(40757)
- 科学(33041)
- 基金(32233)
- 研究(29701)
- 家(26535)
- 国家(26342)
- 科学基金(24343)
- 社会(20325)
- 社会科(19527)
- 社会科学(19520)
- 基金项目(16844)
- 自然(16165)
- 自然科(15811)
- 自然科学(15809)
- 自然科学基金(15577)
- 资助(14375)
- 省(14172)
- 教育(13606)
- 划(11777)
- 编号(11184)
- 部(10156)
- 教育部(9416)
- 人文(9183)
- 成果(9101)
- 性(8654)
- 重点(8593)
- 创(8395)
- 国家社会(8339)
- 制(8292)
- 大学(8232)
共检索到120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多
随着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推出以及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利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融资的企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作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2014年5月国务院新"国九条"再次明确要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在当前的"新常态"过渡期,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继续维持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鹏 王萌
2021年8月,央行、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带来系统性解决方案,为投资人打造竞争有序、透明开放的市场环境,强化对发行人和承销商的制度规范与激励约束,将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沅帆 陈文鹏
2005年12月,保监会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保险公司购买条件的债券信用级别作出严格限制。保险公司的债券投资对象仅限于指定的信用级别债券上,不同信用级别的债券可能因为保险公司能否参与投资导致市场流动性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分析52只发行额度为1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市场流动性水平,认为保险公司的参与对提高债券流动性水平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债券投资 市场流动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隆新
1997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在债券市场创新方面取得了丰厚的业绩,如成功组织了市场化发债,成功发行了长期浮动利率债券、可选择权债券以及本息分离债等品种,在创新中确立了品牌和地位。国家开发银行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继续打造市场精品。
关键词:
国家开发银行 债券市场 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成元
我国债券深化开放面临的主要问题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境内审批部门不统一。一方面,债券的审批、发行、交易和信息披露等环节存在重复监管、空白监管等问题;另一方面,多头管理导致操作成本和操作风险大大提升,定价不统一,难以有效实现实时总体监测。二是我国托管体系为扁平化的管理体系,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同于发达国家市场多级托管体系,我国债券市场采用一级托管和二级托管并存的托管体系。这种体系,随着投资者和发行者规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子宪 卢海峰 关伟
自2014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不断发酵,一方面受世界经济下行、供给侧结构改革、金融去杠杆和监管规范化影响,局部风险逐渐暴露,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提升了对信用风险暴露的容忍度,不再一味对违约债务承诺风险兜底和刚性兑付。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权衡利弊,认为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势在必行。今后,应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和市场基础设施,发挥信用衍生品市场作用,丰富人民币投资标的,健全做市商制度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等,以市场化方式化解债券市场信用风险。
关键词:
债券市场违约 信用风险 刚性兑付 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董裕平
在资本市场中,公司债券与政府债券、股票同为基础性证券。在美国,公司债券的每年融资额占基础性证券的比重大约在60%~70%,是股票融资的16倍以上。我国1994年《公司法》列专章对公司债券进行了规范(这些规范的一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超
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形势下,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本研究中,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利用违约强度过程和图聚类方法对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关系进行刻画。当债券市场中给定企业发生信用事件时,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有能力识别和预警发债企业及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揭示发债企业之间可能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传染 违约强度 图聚类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卢伟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进入新常态。随着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企业债务负担也在加重。本文在定量和定性分析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情况,并对机构投资者如何进行债券违约预警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从2014年-2016年10月末中国债券市场的违约样本出发,通过归纳样本规律,提取定量指标并考量定性因素,于2016年11月初完成债券违约预警分析模型的初步构建,为机构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淼鑫 何彪
本文利用我国交易所和银行间两个国债市场流动性差异提取我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溢酬,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溢酬是影响信用利差的系统性因子,然后运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探讨流动性溢酬与信用利差之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带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VAR模型,分析在正常机制和危机机制下流动性溢酬对信用利差的不同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前一期流动性溢酬对当期信用利差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危机机制下的影响要显著高于正常机制,而且危机机制下流动性溢酬对低等级债信用利差的冲击程度要大于对高等级债信用利差的冲击程度,但冲击效应的持续时间则少于高等级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赜 冯时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利差的关系,进而将信用利差分解为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分别研究货币政策利率对这两部分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当前利率传导中的扭曲及其原因。本文认为,我国信用利差与货币政策利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性,其机制原因是信用利差主要反映了流动性溢价因素;同时货币政策利率对信用利差的传导存在跨市场差异。为了更好地建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应有序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推动跨市场的制度统一,尽快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利差 利率传导 债券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 张曙东 黄亭亭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用违约互换可以转移信用风险,从而降低信用债券发行难度,增加债市投资者的可选择空间和投资收益。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担保退出的背景下,应当推出信用违约互换以促进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将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债券 风险转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德旭 田红勤 陈林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主要受到行政控制、信用基础等制度性因素的制约,未来信用债券融资的发展是优化直接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切入点,而发展信用债券市场的路径和对策在于减少行政控制,回归市场主权;建立和完善信用债券的外部监管体制以及培育具有独立性和公信力的信用评级机构。
关键词:
直接融资 债券市场 信用债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军 陈诣辉 陈秉正
2005年以来,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不断集聚,信用风险事件也逐渐增多,债券违约逐渐步入常态化,防范信用风险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题。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事件回顾2005年,我国信用债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当年底,我国信用债余额突破50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崔长峰 刘海龙
流动性是信用债券市场投资者和监管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债权终止风险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投资者在投资期限习惯和信用品质偏好上的差异而产生的债券估值差异。可以发现,在配置型和交易型投资者并存的信用债券市场上,流动性水平与投资者异质性有关。提高配置型投资者比例、提高两类投资者间的异质性、降低同类投资者间的异质性能改善市场流动性。因此,培育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对促进信用债券市场流动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