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8)
2023(4766)
2022(3718)
2021(3576)
2020(2719)
2019(6529)
2018(6222)
2017(11413)
2016(5892)
2015(6835)
2014(6409)
2013(6641)
2012(6367)
2011(5910)
2010(5613)
2009(5214)
2008(5057)
2007(4313)
2006(3840)
2005(3579)
作者
(16524)
(14085)
(14024)
(13335)
(8877)
(6598)
(6247)
(5521)
(5344)
(5036)
(4823)
(4537)
(4527)
(4507)
(4381)
(4358)
(4262)
(4006)
(3912)
(3680)
(3522)
(3329)
(3296)
(3175)
(3104)
(3066)
(3009)
(2875)
(2836)
(2802)
学科
(30543)
经济(30518)
管理(14808)
方法(13493)
数学(12769)
数学方法(12722)
(12622)
中国(11918)
(8689)
贸易(8684)
(8598)
(8560)
企业(8560)
环境(7528)
(7329)
(5270)
关系(5263)
(5180)
(5138)
银行(5135)
(5064)
(5027)
(5021)
(4933)
金融(4933)
(4892)
业经(4765)
(4739)
农业(4647)
出口(4226)
机构
大学(90091)
学院(86769)
(48654)
经济(48140)
研究(37174)
管理(31920)
中国(29791)
理学(27245)
理学院(26947)
管理学(26704)
管理学院(26546)
(19858)
科学(19407)
(19139)
(18225)
经济学(17159)
研究所(16805)
财经(15775)
经济学院(15516)
中心(15494)
(14803)
北京(13365)
(13252)
(13143)
科学院(12018)
财经大学(11994)
研究中心(10949)
业大(10872)
农业(10392)
(10325)
基金
项目(59097)
科学(47630)
基金(46493)
研究(43035)
(41283)
国家(41042)
科学基金(34698)
社会(31074)
社会科(29693)
社会科学(29687)
基金项目(23558)
自然(20428)
自然科(20000)
自然科学(19994)
自然科学基金(19671)
资助(19503)
(18650)
教育(18263)
(17094)
中国(16221)
国家社会(14987)
(14928)
编号(14085)
重点(13539)
(13459)
教育部(12924)
(12256)
重大(11792)
创新(11749)
人文(11705)
期刊
(51056)
经济(51056)
研究(29479)
中国(17043)
科学(13097)
学报(13047)
(12995)
管理(12012)
(11930)
大学(10249)
学学(9603)
经济研究(9540)
农业(8731)
(8550)
金融(8550)
财经(8459)
(8451)
世界(8072)
国际(7819)
(7464)
问题(6938)
(6151)
技术(6126)
业经(5295)
教育(5242)
技术经济(4793)
统计(4522)
资源(4079)
经济问题(4010)
(3919)
共检索到134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宇  蔡一帆  
本文基于对5个城市的政府官员、学者、建筑师、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经理等不同对象的访谈,以及13个省/直辖市的121位资深建筑师的调查,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探讨了中国绿色建筑的现状。本文集中分析了影响技术选择的原因,指出有效的绿建推广机制必须建立在公众教育的基础上,形成针对开发商的地方化弹性激励,强化建筑业专业人士中绿建知识网络的培育,并完善覆盖建筑生命周期的多样化服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金焰  李凤兰  
说明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和一般建筑的区别,全面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强调指出,要赋建筑以生命,逐步建立"绿色中国"、"绿色世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陈莉  陈二祥  孙根华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需要推进绿色建筑工程。安庆市绿色建筑调查结果显示,建设管理者、开发商、施工单位和消费者普遍认为绿色建筑不仅节能效果显著,更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但目前绿色建筑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推广绿色建筑的最大障碍是因为采取节能环保措施而导致建设成本加大和房价提高。安庆市绿色建筑的发展表明,政府在推广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加大典型示范、政策激励、强制执行的力度,实施鼓励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李东红  吴志强  
绿色建筑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绿色建筑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对完善生态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结构及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现明显极化与扩散效益。而小尺度空间分析更能准确揭示其聚集效应和不均衡性特征;(2)绿色建筑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空间变量作用,集聚效应明显,但目前空间正效应尚限于市级空间尺度;(3)绿色建筑空间演化呈现极核加圈层的点轴发展模式,并由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李东红  吴志强  
绿色建筑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绿色建筑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对完善生态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结构及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现明显极化与扩散效益。而小尺度空间分析更能准确揭示其聚集效应和不均衡性特征;(2)绿色建筑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空间变量作用,集聚效应明显,但目前空间正效应尚限于市级空间尺度;(3)绿色建筑空间演化呈现极核加圈层的点轴发展模式,并由经济或行政高能级地区向低能级地区跳跃式扩散,通过聚集点组织各项资源要素,进而通过圈层扩散和轴带功能带动整个区域绿色建筑发展;(4)绿色建筑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上呈现同构现象,但空间结构类型多样,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以多个极核或亚核为中心的钻石型组团结构,为绿色建筑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韩莹莹  申立银  何贝  郭振华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通过专家访谈建立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的ISM解释结构模型,然后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挖掘出重庆市绿色建筑推广的表层制约因素、中层制约因素和深层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推广绿色建筑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韩莹莹  申立银  何贝  郭振华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通过专家访谈建立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的ISM解释结构模型,然后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挖掘出重庆市绿色建筑推广的表层制约因素、中层制约因素和深层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推广绿色建筑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嘉耘  邓月超  孟冲  赵乃妮  李国柱  王晓飞  马千里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迎来了国际化推广机遇。在分析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化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从扩展适用范围、绿色建材辅助建筑全寿命期低碳发展等方面提出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国际化升级路径,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化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框架。针对共建国家复杂多样的国情,进一步提出国际化标准体系推广与应用路径。研究结果可为共建国家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牟春梅  
针对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关系研究的不足,在构建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理论提出了二者共生特征实证分析方法,在收集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项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处于产业成长期,传统建筑处于产业成熟期,二者之间共生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绿色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影响大于传统建筑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牟春梅  
针对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关系研究的不足,在构建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理论提出了二者共生特征实证分析方法,在收集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项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处于产业成长期,传统建筑处于产业成熟期,二者之间共生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绿色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影响大于传统建筑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以城市为主体开展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使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各自演化出一套针对当地市情、生产力水平的碳中和线路图和施工图,从而防止错误的技术路线锁定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国际上重点国家和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减碳经验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提出: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在已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撑下,建筑及由建筑组成的城市社区,可由单纯的能源消耗者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的提供者,将在城市碳中和路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子新  
大家知道,深圳获得了国家财政部和建设部授予的四个示范试点城市。第一个是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的示范城市;第二个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城市;第三个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第四个是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综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苒  赵忠秀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并列,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全球视野,把"绿色化"上升到构筑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度。"绿色化"的提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也是未来中国引领世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绿色化"为经济转型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范本,并将成为解决气候系统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也将是中国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发展观、绿色能源、绿色工业化等将成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文娟  
二十一世纪,中国陷入了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三高两低"的恶性循环。企业作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引发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在环境改善上责无旁贷。入世后,更加严峻的绿色壁垒使企业认识到要想改善环境,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改进生产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实施绿色竞争力战略。本文认为打造中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应该确定环境战略的定位,用精益思想改造企业的生产流程,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标准的制定,应对绿色壁垒,同时政府应起到引导、扶持的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光灿  
绿色建筑既影响建筑企业的需求也影响建筑企业的供给,同时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使命。建筑企业要完成"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历史使命,需要相应的绿色企业文化的支持。绿色建筑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绿色理念、绿色制度和绿色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绿色行为。建筑企业需要从绿色建筑理念、绿色规章制度和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等方面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