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3)
2023(8967)
2022(7414)
2021(7421)
2020(5786)
2019(13743)
2018(13318)
2017(22879)
2016(13435)
2015(15666)
2014(15586)
2013(14558)
2012(13609)
2011(12653)
2010(12957)
2009(11065)
2008(10836)
2007(9593)
2006(8667)
2005(8128)
作者
(32983)
(27117)
(27093)
(26182)
(17562)
(12960)
(12546)
(10729)
(10500)
(10072)
(9317)
(9090)
(8956)
(8815)
(8777)
(8742)
(8254)
(8009)
(7908)
(7901)
(7263)
(6667)
(6478)
(6371)
(6259)
(6163)
(6121)
(6053)
(5489)
(5488)
学科
(47485)
经济(47439)
管理(28451)
(25266)
中国(23424)
教育(21361)
(20216)
企业(20216)
方法(17734)
数学(15446)
数学方法(15240)
理论(12690)
(12580)
(11981)
贸易(11969)
(11782)
教学(10867)
(9650)
业经(9456)
(9390)
(9028)
(9001)
关系(8387)
技术(8322)
地方(8125)
农业(7984)
(7958)
(7727)
银行(7725)
发展(7648)
机构
大学(175832)
学院(175203)
(71799)
经济(70264)
研究(69537)
管理(55650)
中国(48077)
理学(46789)
理学院(46094)
管理学(45261)
管理学院(44866)
(40596)
科学(36585)
(34071)
师范(33898)
(33796)
教育(33289)
(31792)
研究所(30562)
中心(28862)
师范大学(28036)
北京(27587)
(27458)
职业(26397)
技术(26321)
(25078)
财经(24978)
经济学(23224)
(23070)
(21844)
基金
项目(107540)
研究(92023)
科学(86918)
基金(74859)
(63858)
国家(63207)
社会(55790)
科学基金(52956)
教育(52856)
社会科(52626)
社会科学(52617)
(40523)
编号(40522)
(37310)
基金项目(36716)
成果(36392)
课题(33188)
资助(31298)
自然(29508)
自然科(28840)
自然科学(28834)
自然科学基金(28369)
(28275)
(27326)
重点(26716)
(25018)
(25018)
教育部(24853)
规划(24494)
中国(23872)
期刊
(79641)
经济(79641)
研究(67275)
教育(62491)
中国(51288)
管理(23823)
(23085)
技术(23076)
科学(21541)
学报(20668)
职业(19955)
(19113)
大学(18062)
学学(14825)
(14652)
金融(14652)
经济研究(14239)
农业(13722)
技术教育(13429)
职业技术(13429)
职业技术教育(13429)
财经(13130)
(12704)
论坛(12704)
(12541)
世界(11763)
(11626)
国际(11577)
问题(10269)
业经(10040)
共检索到290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涛  
基于教育发展战略核心要素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个性诉求的预设逻辑审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职教育的战略取向可以从战略目标、战略模式、战略驱动三个维度展开预设。在战略目标方面,要突出专业、师资、研发的高端发展取向,突出类型教育、所属门类、学校自身的特色发展取向;在战略模式方面,要突出价值定位、教育模式的跨界发展取向,突出平台组建、机制建设的"融合"发展取向;在战略驱动方面,要突出观照国家战略、观照区域产业和个体诉求的自主发展取向,突出运行逻辑和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取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正>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海油旗下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双重使命。作为全球最具规模、产业链最为完整的综合型能源服务供应商之一,近年来,中海油服坚持以战略为引领聚势谋远,以改革为动力务实笃行,聚力打造“四新”现代新国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海峰   鲁楠  
<正>在2023年10月份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战略高度,同时首次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党中央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广林  
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学术逻辑和社会逻辑两种价值取向。学术逻辑要求遵循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坚持学术标准,以取得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社会逻辑要求把握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以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目的。认为理想状态是最大限度地维持一定张力,在互动中互促互进,既要立足世界学科前沿,重视"闲逸好奇式"知识探求,进行基础性原始创新,又要瞄准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注重重大尖端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巾煌  黄亚妮  
全球化的要求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外在要求,使得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历史使命。但要完成好这个历史使命,需要首先解除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自主办学的文化土壤及制度缺乏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拥有办学自主权要求难以对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平衡的局面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教授+师傅"的"双师"治校局面难以对接,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伪创新"价值追求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实事求是精神实质难以对接等,并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大良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立校之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多年来各校在本科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积累了很多有效实践的经验、做法和成果,许多理念、举措具有重要推广价值。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要做好已有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创新。创建一流本科,应当成为高水平大学办学的重要使命和目标追求,应当抓住教师这个关键要素,应当紧扣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个目标任务。我们评定高校是否办出一流本科教育,有5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察点:一是学校是否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二是学校是否有政策制度保障一流的师资配备到本科教育;三是学校是否把一流学科优势和一流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四是学校的一流科研成果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国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强国崛起的普遍规律,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校加快实施步伐、政府加快推进步伐、社会加快支持步伐,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向、治理模式和发展方式三个方面。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既融入社会,又独立于社会。在办出中国特色的同时,在可比指标上也必须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清华  孙耀斌  许仪  
要以国际学术标准推动国内学术发展,但不应是唯一标准,更不能简单地复制西方的逻辑和模式。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促进中国大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同向同行。从机制上引导中国大学找准办学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在各自领域、类型中追求卓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宁生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为使命,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的概念、范式、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实现从跟踪追赶向跨越引领转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通过梳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指出高等教育的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经"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延展性。从"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走向2035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正在从"形似"走向"神备",即从全面追随模仿西方大学的外形,转向在实现可比指标与西方大学比肩的基础上,打造中国大学的气质和灵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和平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要吸收先进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西部、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努力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共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明确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中国高校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应该办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深入学习宣传,推动广大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实质。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获得感、认同感。肩负责任使命,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玉辉  
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能够增加国民财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现实逻辑层面,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资本市场发展理念,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理论逻辑层面,应重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关于资本与资本市场的重要论述,回归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本源。在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情况下,为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功能,应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实践理路,具体包括:一是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指导;三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五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根本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