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0)
2023(5919)
2022(4911)
2021(4825)
2020(4026)
2019(9789)
2018(9246)
2017(18114)
2016(9163)
2015(10419)
2014(9979)
2013(10278)
2012(9718)
2011(9030)
2010(8898)
2009(8573)
2008(8680)
2007(7577)
2006(7012)
2005(6765)
作者
(25114)
(20818)
(20636)
(20143)
(13415)
(9917)
(9518)
(8131)
(7855)
(7465)
(7341)
(6914)
(6877)
(6789)
(6680)
(6571)
(6155)
(6074)
(5986)
(5301)
(5246)
(5226)
(4866)
(4784)
(4702)
(4681)
(4632)
(4238)
(4221)
(4143)
学科
(44937)
经济(44902)
管理(22183)
(21133)
方法(20621)
数学(19103)
数学方法(18991)
(17857)
银行(17712)
(16778)
企业(16778)
(16518)
中国(15419)
(15155)
(11341)
金融(11341)
(10950)
(10789)
贸易(10776)
(10608)
(9570)
制度(9567)
业务(9377)
(8723)
关系(8190)
银行制(8047)
(6849)
业经(6768)
(6632)
财务(6619)
机构
大学(135046)
学院(128493)
(68865)
经济(67932)
研究(51347)
中国(48562)
管理(47870)
理学(40149)
理学院(39715)
管理学(39270)
管理学院(39010)
(32351)
(29754)
财经(25724)
(25098)
科学(25033)
经济学(24033)
(23816)
中心(22851)
研究所(22596)
经济学院(21642)
(20547)
北京(20040)
银行(19710)
财经大学(19673)
(18292)
(18260)
(18072)
(17850)
(17543)
基金
项目(79718)
科学(64521)
基金(63205)
研究(58945)
(54862)
国家(54523)
科学基金(46631)
社会(41394)
社会科(39596)
社会科学(39585)
基金项目(31797)
自然(28227)
自然科(27660)
自然科学(27653)
资助(27634)
自然科学基金(27221)
教育(26741)
(24704)
(22795)
编号(20789)
(20538)
中国(20315)
国家社会(19213)
教育部(18393)
重点(18252)
成果(17923)
人文(16796)
(16796)
大学(16206)
(16079)
期刊
(71272)
经济(71272)
研究(49768)
(30188)
金融(30188)
中国(27944)
(24498)
管理(19536)
科学(17564)
学报(16965)
(16076)
财经(14304)
大学(13996)
经济研究(13575)
学学(12946)
国际(12548)
(12349)
(12340)
教育(10742)
世界(10424)
问题(9928)
技术(9678)
农业(9396)
业经(7150)
技术经济(7080)
统计(6688)
(6652)
理论(6321)
(5576)
经济问题(5561)
共检索到217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海峰   鲁楠  
<正>在2023年10月份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战略高度,同时首次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党中央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梁维和  
在分析目前情况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投资银行体系的设想 :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定义为政策性投资银行 ;在重组的基础上 ,组建几家资本金达100亿元的证券公司 ;增加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使“全国性、区域性 ;经纪类、咨询类、综合类 ;对内、涉外 ;政策性、商业性 ;中资、合资、国外的”投资银行机构并存。文章还呼吁大力开展现代投资银行业务 ;考虑投资银行在港澳上市问题 ;完善有关法规 ;理顺监管关系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正>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海油旗下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双重使命。作为全球最具规模、产业链最为完整的综合型能源服务供应商之一,近年来,中海油服坚持以战略为引领聚势谋远,以改革为动力务实笃行,聚力打造“四新”现代新国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涛  
基于教育发展战略核心要素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个性诉求的预设逻辑审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职教育的战略取向可以从战略目标、战略模式、战略驱动三个维度展开预设。在战略目标方面,要突出专业、师资、研发的高端发展取向,突出类型教育、所属门类、学校自身的特色发展取向;在战略模式方面,要突出价值定位、教育模式的跨界发展取向,突出平台组建、机制建设的"融合"发展取向;在战略驱动方面,要突出观照国家战略、观照区域产业和个体诉求的自主发展取向,突出运行逻辑和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取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晓刚  孙可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电力")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在新一轮电改的大背景下,浙江电力贯彻舒印彪董事长"组织海外和欧洲配网资产进行对标"的重要指示,与法国Enedis公司开展以配网资产为核心的对标交流,吸收转化法方先进管理理念,并结合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配电网建设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国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强国崛起的普遍规律,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校加快实施步伐、政府加快推进步伐、社会加快支持步伐,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向、治理模式和发展方式三个方面。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既融入社会,又独立于社会。在办出中国特色的同时,在可比指标上也必须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清华  孙耀斌  许仪  
要以国际学术标准推动国内学术发展,但不应是唯一标准,更不能简单地复制西方的逻辑和模式。建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促进中国大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同向同行。从机制上引导中国大学找准办学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在各自领域、类型中追求卓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宁生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为使命,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的概念、范式、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实现从跟踪追赶向跨越引领转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通过梳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指出高等教育的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经"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延展性。从"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走向2035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正在从"形似"走向"神备",即从全面追随模仿西方大学的外形,转向在实现可比指标与西方大学比肩的基础上,打造中国大学的气质和灵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和平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要吸收先进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西部、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努力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共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明确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中国高校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应该办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欣欣  张晨宇  王菁  刘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于2017年11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特色视角下‘双一流’建设高端研讨会"。来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中国高教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深入学习宣传,推动广大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实质。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施晓光  
一是为什么要建设一流学科。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学科建设担负着基础性作用。学科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二是怎么去理解一流学科。第一个因素是声誉,表现在学科、高被引率产出、校友发展、用户对毕业生的反馈和评价等。第二个因素是身份的合法性。这个身份不仅仅是荣誉,也含有其背后的资源。身份的合法性包括官方认可和行业认证。这对建设一流学科非常重要。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本源谈"双一流"建设,就会偏离正轨,是不可能取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