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4)
- 2023(2038)
- 2022(1787)
- 2021(1572)
- 2020(1149)
- 2019(2750)
- 2018(2686)
- 2017(5260)
- 2016(2240)
- 2015(2798)
- 2014(2740)
- 2013(2632)
- 2012(2228)
- 2011(2080)
- 2010(2235)
- 2009(2027)
- 2008(2113)
- 2007(1844)
- 2006(1726)
- 2005(1425)
- 学科
- 贸(15947)
- 贸易(15940)
- 易(15497)
- 济(11703)
- 经济(11701)
- 管理(9610)
- 业(8826)
- 企(7807)
- 企业(7807)
- 方法(5693)
- 出(5353)
- 供销(5256)
- 销(5256)
- 出口(5157)
- 出口贸易(5157)
- 口(5157)
- 关系(5118)
- 数学(4384)
- 数学方法(4364)
- 贸易关系(3501)
- 国际(3417)
- 概况(3204)
- 进出(3181)
- 进出口(3181)
- 进出口贸易(3181)
- 农(3132)
- 各国(3107)
- 国贸(3014)
- 国际贸易(2938)
- 对外(2851)
- 机构
- 学院(37108)
- 大学(34753)
- 济(21340)
- 经济(21160)
- 管理(14301)
- 理学(12472)
- 理学院(12398)
- 管理学(12286)
- 管理学院(12232)
- 研究(11148)
- 贸(8245)
- 中国(7778)
- 财(6682)
- 经济学(6673)
- 京(6473)
- 经济学院(6199)
- 财经(5614)
- 国际(5460)
- 科学(5247)
- 贸易(5242)
- 所(5012)
- 经(4967)
- 江(4898)
- 商学(4667)
- 商学院(4615)
- 研究所(4511)
- 中心(4480)
- 经济管理(4468)
- 院(4466)
- 业大(4276)
共检索到54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慕颜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贸易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新疆要创新发展思路,以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破解丝绸之路贸易断链困境,通过搭建"丝绸之路贸易跨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来解决跨境运输不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丝绸之路贸易跨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不仅为跨境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撮合服务的场所,让买卖双方自行协商好价格促成贸易以成交商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同时也为双方提供了一个跨境贸易合约担保的增信平台。
关键词:
综合服务平台 沿线国家 循环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宝 李剑 江晓霞
"互联互通"建设是促进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从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及投资对贸易的创造效应三方面分析"互联互通"促进经贸发展的作用机理,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互通"对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互通"的五个方面都能够显著提高贸易效率、促进双边贸易潜力的实现,但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影响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因此,"互联互通"建设应当制定有国别有选择的差异化战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樊秀峰 程文先
在世界各国关税已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贸易便利化来促进贸易双方的经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本文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研究发现,当关税已经降到很低的程度时,贸易便利化的价值是不断提升的。在实证部分,我们引入了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标和其分指标,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指标的系数较大,并且各个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的作用和影响不同。本文的结尾部分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便利化 东盟国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致洁
近年来着重从经济这一本原涵义出发探讨丝绸之路,亦即丝绸之路贸易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关论著中颇多真知灼见,使笔者深受启发。然而其中不少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如古代丝路贸易与海路贸易的关系问题,丝路贸易的衰落受域外有关经济条件制约的问题,以及丝路贸易中贡赐贸易的评价问题等等。笔者对此略献管见,请学术界同仁赐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艾赛提江·艾拜都拉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与中亚贸易不断深化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具有传统渊源与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具实效的合作。在阐述"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基础上,对"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现实支撑进行分析,并梳理中亚贸易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促进中亚贸易提出对策。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区域经济合作 中亚五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德洪 张彩丽
在阐述新丝绸之路建设构想及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扩大中亚商品贸易、降低能源进口风险及提升中亚国际影响力的经济意义,针对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贸易壁垒、促进通关便利化及调整贸易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洁 全毅
近年来,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但是口岸效率低下、通关程序繁琐、规章制度不透明的"贸易的非效率"等隐形贸易壁垒阻碍了贸易增长,提高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本文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选取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四个指标对中国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利用2013年的截面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超过了GDP对出口的影响。最后,本文模拟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50%后,中国对沿线各国出口贸易增加额,结果进一步证明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的出口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含春 丁以寿 宛晓春
本文对茶叶之路及丝绸之路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分别绘制出两路完整的线路图,并以此为基础,在国际贸易视野下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两路的共同点是启始及昌盛的"六要素"具有国际贸易优势;两路有联系,茶叶之路因茶叶功效、茶文化及其贸易方式的创新对历史上丝绸之路中断的激活及延续起了重大作用;两路在起缘、兴衰、标的物、起终点、覆盖区域、路线特点等多方面又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茶叶之路 丝绸之路 茶叶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降低航运成本、提升与北极圈附近国家贸易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俄罗斯地缘经济重心“向东去”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优化以东北亚为重心的国际海运贸易格局基础上,为中俄开展形式更为广泛、领域更加宽广和产业协同度更加深刻的技术贸易提供了机遇。中俄都是经济体量庞大的国家,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而生产技术相对差异和比较优势决定了两国间的技术贸易潜力巨大。中俄应借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北冰洋海运通道建设及其触发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布局优化为契机,努力消除制约中俄技术贸易发展在政策、机制、法律、地缘等方面存在的消极因素,积极探索中俄技术贸易深入深度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中俄国际贸易 技术贸易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铁
南方丝绸之路包括两条路线,一条自成都经五尺道、灵关道进入云南,经蜀身毒道至今缅甸、印度及其以西地区。另一条由成都经五尺道进入云南,沿交趾道达今越南北部,前行由北部湾出海。南方丝绸之路开通于两汉时期,汉晋时期道路沿线出现了一些城镇,中国内地与西南边疆及中南半岛等地,相互的商业贸易亦涌现了高潮。
关键词:
汉晋时期 南方丝绸之路 城镇 商业贸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铁山 贾莹 徐玲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然而,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便利化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贸易壁垒、交通运输不畅、通关效率不高等问题,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对此,我国应把握机遇,加强总体规划、通关合作、重点领域及我国重点区域对接的建设,才可能扩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贸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庆华 刘晗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开放陆上战略的核心部分,战略实施上宜把推进国内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作为先行关键点。近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主要涉及的重庆、陕西、新疆等9省(区、市)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出口集聚优势显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然而,9省(区、市)仍然存在外贸发展速度趋缓、省域间外贸水平差距较大、贸易产品层次偏低等问题。为此,9省(区、市)未来外贸发展在总体战略原则上应深化对外经济开放,制定贸易专项规划;具体措施取向上应坚持引导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强化省域间贸易与产业合作,培育贸易与产业竞争优势,在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畅通中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刁莉 罗培 胡娟
本文基于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19个国家2002—201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我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出口效率,并分析了导致贸易非效率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贸易潜力的决定因素有进出口国家的人均GDP、人口总量、地理距离、共同边界以及进口国是否为内陆国家。对贸易非效率的研究表明,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较高的货币自由度四个因素都能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促进出口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宝 李剑 宫春霞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落地不仅将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也将给我国的航运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文章选取2010~2014年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地区)的贸易月度数据,基于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SCFI的综合运价指数与出口额存在负相关关系;波斯湾航线和欧洲航线上的出口贸易显著影响了航运运价;东南亚地区航线和台湾航线上的航运运价对出口贸易影响显著,而香港航线上此类影响不显著。文章进而对我国航运业提出建议:应充分发挥运价指数的"晴雨表"功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运力和调整营销策略,推动"21...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庆华 刘晗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开放陆上战略的核心部分,战略实施上宜把推进国内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作为先行关键点。近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主要涉及的重庆、陕西、新疆等9省(区、市)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出口集聚优势显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然而,9省(区、市)仍然存在外贸发展速度趋缓、省域间外贸水平差距较大、贸易产品层次偏低等问题。为此,9省(区、市)未来外贸发展在总体战略原则上应深化对外经济开放,制定贸易专项规划;具体措施取向上应坚持引导贸易与投资相结合,强化省域间贸易与产业合作,培育贸易与产业竞争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