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7)
- 2023(9479)
- 2022(7768)
- 2021(7451)
- 2020(5978)
- 2019(13457)
- 2018(13179)
- 2017(24816)
- 2016(13166)
- 2015(14538)
- 2014(14308)
- 2013(14230)
- 2012(13032)
- 2011(11945)
- 2010(12292)
- 2009(11186)
- 2008(10844)
- 2007(9776)
- 2006(8811)
- 2005(7936)
- 学科
- 济(53788)
- 经济(53721)
- 农(49300)
- 业(39830)
- 农业(32872)
- 管理(29952)
- 企(19052)
- 企业(19052)
- 业经(18386)
- 中国(15794)
- 制(13688)
- 方法(13649)
- 学(12846)
- 农业经济(12480)
- 地方(12261)
- 财(11599)
- 土地(11486)
- 发(11304)
- 体(11237)
- 数学(11236)
- 数学方法(11073)
- 村(9729)
- 农村(9705)
- 策(9394)
- 发展(9290)
- 展(9272)
- 银(9106)
- 银行(9087)
- 行(8809)
- 贸(8487)
- 机构
- 学院(181031)
- 大学(176118)
- 济(72695)
- 经济(71071)
- 管理(67050)
- 研究(64977)
- 理学(57272)
- 理学院(56608)
- 管理学(55533)
- 管理学院(55202)
- 农(54486)
- 中国(52475)
- 农业(41511)
- 科学(39265)
- 京(38245)
- 业大(34942)
- 所(32940)
- 财(32913)
- 中心(31736)
- 江(30046)
- 研究所(29593)
- 农业大学(25837)
- 范(25502)
- 师范(25258)
- 财经(24837)
- 省(23831)
- 北京(23294)
- 州(23023)
- 院(22905)
- 经(22640)
- 基金
- 项目(120385)
- 科学(94646)
- 研究(92725)
- 基金(85908)
- 家(75131)
- 国家(74321)
- 科学基金(63011)
- 社会(58853)
- 社会科(55061)
- 社会科学(55048)
- 省(48554)
- 基金项目(45482)
- 教育(40858)
- 编号(39885)
- 划(39663)
- 自然(38362)
- 自然科(37436)
- 自然科学(37424)
- 自然科学基金(36750)
- 资助(32605)
- 成果(32511)
- 农(31374)
- 发(27483)
- 课题(27260)
- 重点(26833)
- 部(26806)
- 创(25026)
- 国家社会(24353)
- 制(24121)
- 性(23974)
共检索到29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中央从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这项工作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按照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的规定,到2012年底,要把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做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2012年已经过半,纵观全国各地,这项工作推进有快有慢。本刊2012年第5期刊发了《红本绿本改变成都农民》等关于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调查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羽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是我国土地管理重要工作之一。这将有助于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盘活农村土地、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此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与单位,工作量庞大。其主要工作包括:确定宗地面积界限、面积、权利主体、地籍数据数据库建库、申请的审批、归档。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通过调查该区域的基础农村地籍资料的完整程度,分析各个乡镇街道的土地情况,回顾整个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工作流程,总结2012—2013年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到"经济社"一级工作中采用的新方式、新特点。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工作流程 确权登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志高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是"三农"的急切需求,也是农信人的追求。2014年以来,湖北省农信社全面开展"进村入户"金融服务活动,万名员工进万村入万户,了解农村金融需求,普及金融知识,送贷款、送银行卡、送转账电话、送手机银行,把普惠金融服务送进千家万户,着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如,通过调查走访,湖北省农信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卫华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土地登记特别是城市国有土地的登记发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土地登记发证数量不断增加,土地登记覆盖面不断扩大,土地登记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土地登记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土地登记的物权公示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土地登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月丰 何可 王学婷 李凡略
[目的]探索和完善绿色科技创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的有效转化机制,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支撑。[方法]基于200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绿色科技创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第一,绿色科技创新显著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程,但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第二,绿色科技创新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随着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的变化而表现出双重门槛效应。当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提升时,绿色科技创新在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而在厕所改革普及度方面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第三,相较于发明专利,绿色科技创新的实用新型专利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的积极作用更突出。第四,在本省内,实用新型专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比发明专利更为明显;当考虑空间溢出效应时,实用新型专利对其他省份的影响有所减弱,而发明专利的影响力则相对增强。[结论]应加强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传导机制,以提高其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成果市场机制,确保绿色科技创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实现最大效益。同时,重视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整合资源,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后税费时期,国家向农村输入大量财政资源,通过项目制度向农村供给公共品。项目制度使得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方式从"制度外"转向"制度内",并且强化了公共品供给自上而下决策体制。自上而下决策体制使得国家无法通过项目制度有效获取农民的公共品需求,项目制度的利益协调功能和监督功能受阻,进而加剧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项目制度的优化路径是改革资源输入方式激活基层组织,建立自下而上决策机制,化解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后一公里"难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振林
近年来,内蒙古杭锦后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展顺利。截至2012年11月1日,全面完成了全旗107个村1272宗土地的权属核对和地籍调查任务,确定权属界址点3919个,解决土地权属争议14宗,实际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07本。农村宅基地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左停 旷宗仁 徐秀丽
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当前农业信息化领域内广泛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提法所隐含的意义,并由此对中国农村信息传播理念的不足进行了反思。本文认为,"最后一公里"提法实际上隐含了"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理念。该理念认为:信息是从知识富有的外部传播者单向传递给知识缺乏的农民,信息到达即有效,传播失效的关键原因在于传播渠道不畅等。本文认为,要提高农村信息传播的效果就必须改变这种理念,将农民从"最后一公里"的末端地位提升到"第一公里"的首要地位,以便传播者能够在实际传播活动中真正采用"以农民为中心"的方法,通过与农民长期的互动交流,帮助农民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能力和素质,让农民平等地、全面地参与到农村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重任之下"七"抓共管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力争用3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舒畅 杜宗宁 曹保新
山东省嘉祥县自从今年6月13日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动员会以来,县国土局按照《嘉祥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相继完成了公开招标、宣传、培训等前期基础工作,并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记者
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是双方为破解"三农"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与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洪武等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
关键词: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信贷担保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家贵 张婷婷 陈泓旭
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网购热潮向农村进军的趋势日趋明显,农村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也日益严峻与迫切。首先分析了农村快递的配送需求和配送现状,得出发展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必要性及其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引入兼职快递的概念,并对其配送管理运作进行详细探讨,以解决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心悦
从我国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出发,研究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重点通过探讨共享经济模式,分析如何利用O2O共同配送模式、共用智能自提柜模式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并给出了支撑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农村物流 最后一公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凯 王炜哲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技术转移办公室(TTO)是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体制,本文深入分析了TTO体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作用和内在机制。通过匹配高校“TTO-专利权转让”数据,运用PSM-DID研究发现:TTO能够显著增加高校非合作专利转让、合作专利转让和专利转让总数,并且对非合作专利转让的影响更大。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上,TTO通过需求匹配效应来激励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通过专利质量效应来激励高价值专利供给,二者分别从需求和供给方面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分析发现,TTO年龄越大、TTO行政层级越高、具有行业背景、具有社会声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等,TTO体制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应更突出。但是,TTO并没有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这表明TTO体制仅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数量效应而缺乏价值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提供了改革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锦丽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特别是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功不可没的重要力量。但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畅、运行机制不灵活、队伍组织不稳定、经费保障不充足等问题,归咎一点就是未解决好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基于此,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责,提高农技推广到位率,培育多元推广服务主体,改革优化管理用人制度,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方式,成为我国基层农技推广创新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最后一公里” 基层农技推广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