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
- 2023(124)
- 2022(70)
- 2021(78)
- 2020(54)
- 2019(104)
- 2018(68)
- 2017(139)
- 2016(80)
- 2015(85)
- 2014(79)
- 2013(67)
- 2012(79)
- 2011(62)
- 2010(69)
- 2009(66)
- 2008(56)
- 2007(55)
- 2006(59)
- 2005(45)
- 学科
- 业(544)
- 技术(478)
- 企(441)
- 企业(441)
- 管理(423)
- 济(394)
- 经济(394)
- 技术管理(256)
- 中国(190)
- 新技术(177)
- 高新(177)
- 高新技术(177)
- 农(161)
- 农业(141)
- 方法(124)
- 数学(108)
- 数学方法(108)
- 业经(102)
- 融(90)
- 金融(90)
- 银(85)
- 银行(85)
- 行(81)
- 地方(79)
- 发(75)
- 科学(72)
- 信息(71)
- 环境(70)
- 产业(69)
- 划(67)
- 机构
- 学院(1216)
- 大学(1205)
- 济(557)
- 经济(544)
- 管理(541)
- 研究(499)
- 理学(477)
- 理学院(473)
- 管理学(466)
- 管理学院(465)
- 中国(411)
- 科学(348)
- 京(289)
- 所(255)
- 中心(253)
- 研究所(234)
- 技术(218)
- 北京(198)
- 科技(193)
- 业大(185)
- 院(185)
- 科学院(181)
- 发(179)
- 农(177)
- 江(171)
- 财(171)
- 经济学(162)
- 商学(156)
- 省(155)
- 商学院(153)
共检索到2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正>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国际态势与竞争环境日趋紧张激烈的背景下,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速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阳镇 贺俊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理论逻辑和关键议题亟须深度解构。科技自立自强的逻辑包括:主动构建新一轮技术革命技术窗口的历史逻辑,强化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和创新链安全性、畅通性的现实逻辑,助推我国产业攀登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价值逻辑,以及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逻辑。深度理解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立足技术创新观、竞争安全观、韧性观、核心能力观等,其核心表征是技术的自给率与技术引领性,其核心内涵包括技术自给与技术安全性、竞争韧性、创新能力属性、价值创造范围与影响力等,其标志特征包括创新驱动、技术要素引领、创新能力强、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与把控力高等。系统支撑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形成基于国家能力的国家创新系统、基于完备本土产业链的产业创新体系以及基于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等,并实现多层次创新生态系统相互耦合。迈向科技自立自强涉及四大关键议题,包括政府与市场关系及功能定位下的新型举国体制运用问题、创新主体与创新模式选择下的企业创新模式问题、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支撑融通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投入格局问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立足创新驱动的引领式创新战略、立足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大中小企业多维融通与共生共益型的创新生态系统、立足数字技术的生产与深度赋能生态、立足引领性创新政策的政策保障等,构建“战略引领—主体选择—技术赋能—制度保障”的多维综合推进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立
打好科技扶贫攻坚战罗立贵州省科委副主任为了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实现我省贫困地区到2000年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黔战略。贵州省科委明确把工作重点摆在农村,把科技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摆到全省科技工作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陶金元 张玲娜
加快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在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的重要创新发展战略布局。自立自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导向性、系统性、开放性等鲜明特征。自立自强既是创新范式在时代背景下的理论进化、创新发展模式演化的历史必然,也是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发展的必然进程、经济发展模式的时代要求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支柱,西方科技霸权主义加快了我国自立自强的进程。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变、科技革命竞争以及科技霸权主义的国际挑战,也受到我国经济发展历史、科技发展现况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制约。对此,应持续强化时代战略机遇认知与观念提升、创新战略导向与制度适配、务实采取有效举措,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早日实现。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以煤炭开采加工、燃煤火力发电为主的高能耗重工业,使"煤都"大同成为了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但长期以煤为主的粗放发展方式、初级消费模式,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同确定生态立市战略,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大同蓝"在全国叫响。2018年,全市优良天数288天,优良率达83.7%,呵护"大同蓝"成为行动自觉,"大同蓝"进一步走向深蓝。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元 许智颖 王舒扬
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占据重要战略位置,但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驱动要素机制与可实现路径尚未明晰。为揭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的驱动因素及组态路径模式,在厘清关键核心技术的概念特征基础上,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利用定性比较分析与必要条件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份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必要条件及可实现路径展开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化技术、R&D投入强度、市场化环境和政府支持度是决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关键因素;(2)存在3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路径,分别是高数字技术下市场导向型、高组织集聚下产业导向型和高研发资助下政府导向型,且均以技术层为基础、组织及环境层为支持;(3)产业协同能弥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要素匮乏的不足,同时政府资助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以丰富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本存量与增加科技研发资本流量为两大着力点,在积极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政府资金支持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筱恬 关月 于淼 朱方伟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抢占技术制高点、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制约战略领域实现产业链备份的破局点,国家加快打造的现代产业链链长有助于从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国资央企在科技创新上的引领作用等方面破解技术攻关难题。但是,产业链链长如何依托重大工程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何发挥链长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了产业链链长如何依托重大工程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作用路径,以及链长企业在重大工程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施工阶段采取的支持式编配、集成式编配和协同式编配,分别实现了基础技术突破、制造技术突破和工艺技术突破,进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本研究深化了产业链链长、网络编配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相关研究,也为如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下的链长优势、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桑新民 谢阳斌
信息化正在打破大学传统教学模式及相应体制的多重壁垒,为大学改革开辟出阻力最小之路径;对大学教学的理解,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狭隘眼界,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把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内在联系,将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建立在"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这一大学创新发展的难点和攻坚战上。研究和驾驭高等教育信息化,必须将对当代信息技术与大学变革发展的前瞻性把握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统一起来,这是21世纪从事大学教育创新研究与决策管理的专业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时代眼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凯 朱健
培养一批政治合格、学术过硬、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层次领军人物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意义重大。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层次人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多方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原则上应教学与科研并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戴伟
我国高科技企业受国外限制的事件频发,充分暴露出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短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卡脖子”制约成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征,很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利用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举国体制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然而,传统科技举国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新时代下应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框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统筹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和物质激励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栩泉 熊倪娟
能源、资源和环境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我国人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瓶颈作用越来越凸显。核能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一种清洁、安全的新能源,也是早已实现工业化的替代能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昶 何琪 耿红军 周依芳
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不仅是缓解技术断供风险和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的重要手段,更是突破“卡脖子”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基本逻辑、驱动因素与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对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所处赶超周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的基本逻辑沿着“效益逻辑-价值逻辑-安全逻辑”方向依次转换;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行为通常受到技术就绪度、技术能力、市场机会等技术、组织与环境因素的共同驱动作用;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在进入期的主要实现路径包括技术代工积累型与技术引进吸收型,追赶期的主要路径是技术跨国并购型与制度市场驱动型,跨越期则以自主创新驱动型为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莫光辉
该文立足于绿色发展的生态扶贫理念,分析了绿色减贫并对生态扶贫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传统生态扶贫发展进程还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严峻、建构生态扶贫体系面临社会阻力、生态扶贫的整体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加快贫困地区生态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等主要问题。从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内涵和绿色减贫定位阐释了绿色减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价值取向,从构建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体系和实现脱贫攻坚战的绿色减贫目标两个维度,提出了脱贫攻坚战进程中绿色减贫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绿色减贫 生态扶贫 脱贫攻坚 实现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进 康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同心同德,不断探索脱贫致富新思路,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取得了世所罕见的成效。在决战决胜阶段,应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仍然面临许多梗阻,需要从农民主体性激发、乡村产业升级、乡村人才培养、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等维度共同发力,以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后扶贫时代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永清 张福生
贫困山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进入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协同发展、绿色发展的新阶段。开发治理建设,增强科技进步支撑绿色发展的核心引领能力,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脱贫攻坚实施的路径。从科学技术的供给能力、辐射能力、配套能力、培育能力等方面,增强科技引领贫困山区的绿色发展,是贫困山区持续开发建设的发展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