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9)
- 2023(13643)
- 2022(11385)
- 2021(10495)
- 2020(8368)
- 2019(18858)
- 2018(18483)
- 2017(34622)
- 2016(18366)
- 2015(20380)
- 2014(20110)
- 2013(20139)
- 2012(19443)
- 2011(18059)
- 2010(18225)
- 2009(16916)
- 2008(16702)
- 2007(14748)
- 2006(13355)
- 2005(12624)
- 学科
- 济(101949)
- 经济(101868)
- 管理(50987)
- 业(48905)
- 企(38217)
- 企业(38217)
- 方法(33920)
- 中国(30675)
- 数学(29889)
- 数学方法(29704)
- 地方(26083)
- 农(22671)
- 业经(20537)
- 贸(18909)
- 贸易(18891)
- 易(18322)
- 学(18013)
- 财(17777)
- 技术(17344)
- 融(17255)
- 金融(17255)
- 银(17143)
- 银行(17124)
- 制(17114)
- 行(16765)
- 地方经济(16143)
- 农业(15316)
- 发(14161)
- 环境(14152)
- 体(12031)
- 机构
- 大学(272126)
- 学院(271326)
- 济(131949)
- 经济(129703)
- 研究(107014)
- 管理(97452)
- 中国(83942)
- 理学(82154)
- 理学院(81138)
- 管理学(80076)
- 管理学院(79540)
- 科学(59971)
- 京(58801)
- 财(58348)
- 所(54693)
- 研究所(49187)
- 中心(46312)
- 财经(45708)
- 经济学(43457)
- 农(42430)
- 经(41718)
- 江(40430)
- 经济学院(38861)
- 北京(38605)
- 院(38027)
- 范(35869)
- 师范(35536)
- 业大(34417)
- 财经大学(34013)
- 农业(32804)
- 基金
- 项目(171467)
- 科学(136680)
- 研究(126712)
- 基金(126550)
- 家(110763)
- 国家(109869)
- 科学基金(93318)
- 社会(85642)
- 社会科(81532)
- 社会科学(81516)
- 基金项目(64999)
- 省(64401)
- 教育(56342)
- 自然(56191)
- 自然科(54950)
- 自然科学(54936)
- 划(54556)
- 自然科学基金(54015)
- 资助(52135)
- 编号(47316)
- 发(43103)
- 成果(39356)
- 重点(39289)
- 部(39179)
- 创(37730)
- 国家社会(37461)
- 创新(35747)
- 发展(35602)
- 展(35056)
- 课题(34819)
- 期刊
- 济(154861)
- 经济(154861)
- 研究(93754)
- 中国(60928)
- 财(42817)
- 管理(40838)
- 农(40218)
- 学报(39316)
- 科学(38879)
- 融(34396)
- 金融(34396)
- 大学(30391)
- 学学(28595)
- 教育(27549)
- 农业(27524)
- 经济研究(27374)
- 财经(24561)
- 技术(23519)
- 业经(22469)
- 经(21493)
- 问题(20046)
- 贸(18476)
- 国际(17160)
- 世界(17151)
- 业(15782)
- 技术经济(15707)
- 统计(13210)
- 商业(12556)
- 科技(12484)
- 经济问题(12436)
共检索到439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永定
一、中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供不应求”,高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并存。如何在维持高经济增长的同时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中国经济决策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然而,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令许多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涛
一、全球通货收缩的主要特点所谓通货收缩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相对于总供给来说,总需求不足,并形成一个较大的缺口,形成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连续下降,货币供应量连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连续下降。严重的通货收缩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永定
泡沫经济与通货收缩余永定进入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相继稳步下跌。90年代中期以后,转轨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开始下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1997年发达国家的以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为22%;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张占斌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和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从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视角,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常态、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新常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常态、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Bert Hofman
我想更多地介绍一下中国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2005年我给大家分析过一些类似的挑战,但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答,一年之后许多解决方案已经变得更加新奇了。首先我想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和这个论坛主题直接相关的内容,关于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和世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卓俊锐
1990年在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改善农村的贫困状态,最有效的途径,一是提供发展经济机会;二是广泛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和卫生保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资源的投入是保护劳动生产力一项最廉价的健康投资。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落后,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差,易发生疾病的流行,因病致贫,反过来又会因贫致病,形成恶性循环,可见农村经济与农民的健康是相互关联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东萍
一、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盛行,但从长期看,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还将占据主导地位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要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经济衰退,总体来看全面的经济复苏尚待时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冲击。金融危机既表明美国等国家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海闻
关于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经济学里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就业等方面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我主要想谈一下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对我们这样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开放给我们的发展带来的特殊挑战。我要特别强调中国的特殊情况,探讨发展经济学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乐勋
1绪论卫生政策制定者要理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利益、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和宏观经济思想等。卫生政策制定者也要全面理解政治学和财政学的重要性,这正如国家卫生部高强部长所说:卫生部门缺乏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念。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卫生发展 良性循环 恶性循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樊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艺妮 何绪军
价格竞争是目前企业最常用、也是最容易应用的一种竞争形式,但也经常使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中。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四种帮助企业走出价格困境的方法:价值导向定价,突显产品优势;适度高价,激起消费者好奇心;分割定价,提升以往被忽略的利益点;等价策略,使消费者需求明确化。这四种策略之间的共同点是通过价格设置的变化来改变消费者的注意力,使消费者的注意力真正放到产品上,发掘各企业产品价值方面的真正差异,而不是在产品价格之间进行选择。
关键词:
价格战 竞争优势 定价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哲青
抓住国际机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紧迫任务。中国经济在世纪之交面临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同时 ,潜在的政治压力和现实挑战有增大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 ,把握机遇 ,正视挑战 ,趋利避害 ,乘势而进。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国际环境 全球化 机遇 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春力
2013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在开幕式和午餐会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当前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与"三农"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等发表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