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
- 2023(992)
- 2022(885)
- 2021(792)
- 2020(759)
- 2019(1734)
- 2018(1709)
- 2017(3144)
- 2016(1849)
- 2015(2077)
- 2014(2083)
- 2013(2116)
- 2012(2070)
- 2011(1867)
- 2010(1897)
- 2009(1835)
- 2008(1846)
- 2007(1732)
- 2006(1575)
- 2005(1416)
- 学科
- 济(6896)
- 经济(6887)
- 方法(4765)
- 管理(4000)
- 数学(3962)
- 学(3815)
- 业(3762)
- 数学方法(3759)
- 企(3219)
- 企业(3219)
- 理论(1587)
- 财(1388)
- 和(1374)
- 农(1327)
- 策(1288)
- 中国(1113)
- 制(1084)
- 技术(975)
- 务(967)
- 业经(960)
- 财务(958)
- 财务管理(953)
- 农业(918)
- 企业财务(900)
- 及其(898)
- 决策(886)
- 统计(870)
- 划(864)
- 环境(856)
- 经营(792)
- 机构
- 大学(30444)
- 学院(29379)
- 研究(12359)
- 科学(10067)
- 管理(9791)
- 中国(8956)
- 济(8904)
- 农(8613)
- 经济(8607)
- 理学(8316)
- 理学院(8179)
- 管理学(7754)
- 管理学院(7706)
- 所(7659)
- 京(7449)
- 研究所(7166)
- 业大(7123)
- 农业(6911)
- 中心(5223)
- 省(5007)
- 北京(4967)
- 江(4960)
- 院(4849)
- 室(4535)
- 农业大学(4516)
- 技术(4247)
- 实验(4217)
- 财(4111)
- 实验室(4045)
- 研究院(4027)
共检索到43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杰 艾辛 何长征 杨亚 李志刚
为打破大蒜蒜种休眠,以提前播种,及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低温和常温下清水或赤霉素溶液浸泡蒜种,研究打破大蒜蒜种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赤霉素加低温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经低温处理的蒜种在田间都表现出分蘖现象;赤霉素以150mg/L效果较好,用清水浸种虽然对打破休眠有一定作用,但是烂种严重;单一因素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不如两因素结合处理.赤霉素加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迟熟品种能增强打破休眠的效果,对早熟品种则减弱打破休眠的效果.
关键词:
大蒜 打破休眠 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杰 艾辛 梁成亮 蔡珍艳 魏兴敏 陈小虎
为了解低温和赤霉素对大蒜蒜种休眠的解除效应,以玉林大蒜和成都大蒜为试材,研究了用赤霉素100,150,200,250 mg/L分别进行1,2,3,4,5,6,7 d的处理;在5,10,15,20,25℃条件下分别处理10,15,20,25,30,35 d;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玉林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成都大蒜,在5,10,15,20,25℃下处理5,10,15,20,25 d对大蒜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温下对玉林大蒜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4 d出苗率可达45%;对成都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4 d,出苗率为27.33%,常温下用赤霉素处理时间过...
关键词:
大蒜 赤霉素 低温 打破休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伟 钟志堂 唐莉莉 韦家武 李骅 戴尔建 尹明超 王峰 武文娟 王永健 葛艳艳
为提高大蒜机械化播种质量,分析了种箱内种层厚度、播种密度、茬口类型(大蒜-玉米,大蒜-水稻)、蒜瓣大小均匀性、作业速度和播种深度等因素对机械播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4,1/2,满种箱条件下,最小空穴率分别对应为B、A和B机型,为7.2%、7.7%和8.3%。A机型和C机型空穴率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正芽率在密度为37.5万穴·hm~(-2)时达到最高值94%,随着密度增加,两种机型5 cm及以上规格的蒜头比例减小。两种茬口下,A机型正芽率差异不显著,A机型空穴率和重播率均值优于C机型,分别降低1.0%和1.1%。A和C机型的空穴率随着蒜瓣重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平均空穴率分别为4.4%和3.2%。随着作业速度的增加,空穴率呈上升趋势,而重播率呈下降趋势,A、B、C机型在不同速度下的平均空穴率分别为9.4%、7.6%和8.8%,平均重播率分别为5.9%、8.3%和6.4%,适宜的作业速度为0.3 m·s~(-1)。增加播种深度有助于提高正芽率,A、B、C机型在不同播种深度下的平均空穴率分别为8.4%、8.1%和8.1%,平均重播率分别为6.6%、9.2%和7%,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3种机型总体呈现出增产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大蒜播种机的选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蒜 机型 播种参数 播种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居玉玲 古瑜 王炳君 蒋蕾 罗智敏 李戍彤 魏众济
采用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贮存在 3种温度下 ,4个不同处理的微型薯内源激素GA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对微型薯休眠的影响 ;微型薯经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后 ,在不同贮存温度下 ,观察其萌芽状况。结果表明 :GA3,ABA和IAA的含量呈上下起伏的变化 :萌芽前 ,ABA含量下降 ,而GA3含量上升 ,二者的比值随着打破休眠而缩小 ;在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试验中 ,1%硫脲浸泡微型薯 1h ,在 2 5℃条件下萌芽最早 ,且芽长而粗 ;10mg/LGA3和 10mg/LIAA + 10mg/LGA3亦能提前打破休眠 ;温度对促进微型薯的萌芽及对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的吸收...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种薯 休眠 激素 萌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露 董伊丹 吕茹婧 刘敏 黄俊斌
在PSA平板上测定9种杀菌剂对大蒜白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0%福星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中浓度(EC50)为0.39μg/mL;30%爱苗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20.67%万兴乳油抑菌效果次之,EC50分别为1.02、1.38、1.95、2.74μg/mL;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5%阿米西达乳油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83.05、273.63、411.49、646.91μg/mL。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前第1天喷药,10%世高水分散粒剂、40%福星乳油和20.67%万兴乳油的防效...
关键词:
大蒜白斑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水春 储霞玲 班庭辉 茅沈丽 林炎权 陈振国 李修岩 方春海
为确定3种龙虾: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和杂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的休眠温度及其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对该3种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和模拟低温休眠运输后的存活率进行了研究。在分析龙虾低温休眠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冰块梯度降温的方法,设置14℃、13℃、12℃、10℃4个温度,将从斯里兰卡收购的3种龙虾分别在4组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观察龙虾的应激反应和休眠状态,以确定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并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个包装温度组(25℃、20℃、15℃、12℃),将不同温度组龙虾包扎装箱密封后静置于22℃的恒温室中,26 h后复苏并统计存活率,以检验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龙虾的休眠温度为12℃,处理时间应不超过10 min;室内模拟试验发现,包装温度为12℃情况下,26 h后平均龙虾存活率达98.3%,其中锦绣龙虾的存活率最高达到1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秋 路春泽 辛明金 邬立岩 孔爱菊 任文涛
为探明浸泡时间对大蒜种瓣物理机械性质的影响规律,以东北白皮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浸泡不同时间大蒜种瓣的尺寸、体积、密度、千粒重、摩擦角、休止角等物理参数,并分析浸泡时间对这些参数的影响规律;利用Instron3344系列电子万能材料物理试验机进行大蒜种瓣静压力学特性试验,得出大蒜种瓣在3个方向上分别受力后的破裂形式,分析力——变形曲线,得出未浸泡种瓣的弹性模量和抗破坏强度平均值。结果表明:大蒜种瓣长度方向压缩比达到23%~36.2%时,靠近鳞芽处出现断裂,破坏压缩比低于宽度和高度方向加压的值;长度、高度、宽度方向的弹性模量分别为8.04,23.82,26.09MPa,抗破坏强度平均值分别为10...
关键词:
大蒜种瓣 浸种 物理机械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晓兰 程智慧 邹燕 牛青
为了建立大蒜叶枯病抗性鉴定的方法,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取对大蒜叶枯病不同抗性的3个品种G087、G064、G039作为鉴别品种,对病菌离体接种鉴定中不同孢子悬浮液浓度、病菌接种部位、接种后不同培养温度、不同株龄接种,以及活体接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4~5叶期大蒜的离体叶片,叶面或叶背接种,接种病菌孢子悬浮液浓度106个/mL,接种后置于21℃温度条件下培养7 d,统计病情指数和品种抗性类型,鉴定结果与品种的抗病水平一致;离体接种鉴定比活体接种法更简便、快速;离体和活体鉴定结果均与品种田间抗病性一致,可作为大蒜品种资源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
关键词:
大蒜叶枯病 抗性 活体鉴定 离体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翁瑞 盛晓婧 刘平香 张继光 邱静 钱永忠
大蒜是在我国广泛种植和食用的农产品,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营养健康功能。这些主要得益于大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包括蒜氨酸等风味前体化合物、大蒜素等硫代亚磺酸酯和大蒜烯等硫醚类挥发性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硫化合物或各自具有其生物活性,或多种化合物相互协同,共同产生同一种生理功效。但有机硫化合物普遍具有易酶解或稳定性差等特点,且不同类别有机硫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差异也较大,目前对大蒜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仍然存在局限性,现有报道多是对某类化合物进行总量测定,或是针对个别化合物进行测定,尚未有研究对大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分别对大蒜中主要风味前体化合物、硫代亚磺酸酯和硫醚类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讨论和综述,包括其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尤亚伟 王玉珍 李霞
以芹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萌发,生长,分化,生根,培养条件等因素对组培苗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收获1年的芹菜种子,用10 mg/L GA3浸泡12 h后,以0.1%HgCl2消毒90 s,再铺种于含10 mg/L GA3的MS中,6 d后萌发,在20℃下14 d后萌发率可达到70%以上,28℃时萌发率明显降低;以MS为基本培养基;1.0 mg/L BA+1.0 mg/L TDZ使其分化率达到100%,30 d后平分化数达到5个;单独使用TDZ时,1.0 mg/L TDZ的综合效果最好;0.01mg/L NAA下根的诱导率是100%,14 d后平均生根数达到7.2。培养条件以20℃为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文英 李辉 张凤伦 刘文 曹鸣庆 李岩 刘凡
以苍山大蒜“蒲棵”、“糙蒜”、“高脚子”3个品种的脱毒原种及其后代为试材,经田间种植小区对比试验,通过各代增产幅度的递减,初步明确在苍山大蒜产区的生态环境下,脱毒蒜从防虫网室释放后,在开放田间至少可利用5代。由于脱除了主要危害病毒GMV,脱毒蒜根系发达,植株高大健壮,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等均明显提高,最终导致蒜薹和蒜头产量提高,品质改进
关键词:
大蒜脱毒,产量,干物重,叶面积指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超 董怡衡 岳苗 卫唯 张谦 王乐 尹卫 王煜伟 梁健
[目的]建立乐都紫皮大蒜4种病毒的多重RT-PCR快速检测方法,为大蒜病毒病病原鉴定、脱毒效果验证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乐都紫皮大蒜RNA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分别设计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大蒜潜隐病毒(garlic latent virus,GLV)、大蒜D病毒(garlic virus D,GarVD)和大蒜X病毒(garlic virus X,GarVX)4种病毒的外壳蛋白特异性引物,筛选不同引物,优化引物用量、模板用量、退火温度等条件,并进行了多重RT-PCR的灵敏度检测和12份引进栽培大蒜种质资源的病毒检测。[结果]通过优化筛选,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实现了OYDV(1 232 bp)、GLV(831 bp)、GarVD(506 bp)和GarVX(116 bp)4种病毒的多重检测,最优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5℃,模板用量2.5μL,混合引物用量各1.0μL。多重RT-PCR的灵敏度略低于单一RTPCR。对引进的12份栽培大蒜资源进行4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发现,有5份资源存在4种病毒,4份资源存在2种病毒,3份资源存在1种病毒。对7份资源中经多重PCR未检测到的病毒,使用单一RT-PCR进行检测和验证发现,除1份内蒙古资源(NMG)的1种病毒(GarVX)外,多重RT-PCR结果与单一RT-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大蒜多重RT-PCR体系可靠性强,可用于大蒜病毒的检测与防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玉兰
对不同温度(5℃、10℃、20℃)、不同储藏时期魔芋块茎的发芽率、呼吸强度、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休眠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魔芋的休眠属于生理型休眠,解除过程较长,收藏后经历4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结束休眠过程。休眠生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休眠初期(后熟期):从采收至11月下旬,历经1个月。呼吸作用较强,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强。块茎开始进入休眠期。2、深休眠期:从11月下旬—12月下旬或1月上旬,历时1个月,呼吸作用很弱,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活性低。块茎处于深休眠阶段。3、休眠解除期:从12月下旬~2月下旬,历时2个月。呼吸作用仍很弱,过氧化氢酶逐渐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
关键词:
魔芋,块茎,休眠,生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丽芬 邵崇斌 张宗勤
对经低温层积处理和无预处理的白皮松种子离体胚以及带全胚乳和部分胚乳的胚进行培养试验 ,离体胚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有或无GA3的琼脂培养基或滤纸上 ;带全胚乳胚和部分胚乳胚培养在滤纸上。结果表明 ,无预处理种子的离体胚培养在滤纸或低浓度的蔗糖琼脂培养基上均不能萌发出胚根 ;当蔗糖浓度为 3 0 %时 ,2 0 %的胚可萌发出胚根 ;在 3 0 %~5 5 %范围内 ,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 ,胚根萌发率及萌发速度呈上升趋势 ,萌发率可达 40 % ,发芽指数可达 6 5 %·d- 1 ;继续增加蔗糖浓度不能使其余 60 %的胚萌发。无预处理在滤纸上培养的带全胚乳胚 92 0 %可萌发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