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2)
- 2023(5009)
- 2022(4206)
- 2021(3704)
- 2020(3039)
- 2019(6997)
- 2018(7056)
- 2017(13131)
- 2016(6335)
- 2015(6834)
- 2014(6580)
- 2013(6480)
- 2012(5773)
- 2011(4984)
- 2010(5105)
- 2009(4782)
- 2008(4583)
- 2007(4119)
- 2006(3436)
- 2005(2941)
- 学科
- 业(30766)
- 管理(26873)
- 企(25122)
- 企业(25122)
- 济(20055)
- 经济(20040)
- 技术(14157)
- 技术管理(11374)
- 方法(7788)
- 中国(7407)
- 业经(6996)
- 服务(6477)
- 贸(6472)
- 贸易(6465)
- 易(6358)
- 工作(6154)
- 财(6120)
- 数学(5966)
- 数学方法(5930)
- 制(5499)
- 农(5246)
- 服务业(5170)
- 理论(4676)
- 银(4374)
- 银行(4374)
- 行(4193)
- 划(4188)
- 产业(4130)
- 务(4074)
- 财务(4064)
- 机构
- 学院(85237)
- 大学(84042)
- 管理(39125)
- 济(34824)
- 经济(33991)
- 理学(33911)
- 理学院(33642)
- 管理学(33368)
- 管理学院(33176)
- 研究(22980)
- 中国(17934)
- 京(16691)
- 财(15318)
- 江(13412)
- 科学(12674)
- 财经(12032)
- 中心(11428)
- 州(10994)
- 商学(10967)
- 经(10871)
- 商学院(10856)
- 范(10573)
- 师范(10493)
- 北京(10266)
- 经济学(9833)
- 技术(9788)
- 所(9752)
- 业大(9564)
- 经济管理(9338)
- 院(8844)
- 基金
- 项目(59520)
- 科学(48892)
- 研究(47534)
- 基金(42808)
- 家(36067)
- 国家(35705)
- 科学基金(32519)
- 社会(31839)
- 社会科(30186)
- 社会科学(30182)
- 省(25044)
- 基金项目(23139)
- 教育(21420)
- 划(19938)
- 创(19784)
- 编号(19500)
- 自然(19437)
- 自然科(19064)
- 自然科学(19062)
- 自然科学基金(18792)
- 创新(17194)
- 成果(15662)
- 资助(14978)
- 业(13714)
- 发(13298)
- 项目编号(13165)
- 国家社会(13085)
- 课题(13066)
- 重点(13005)
- 制(12736)
共检索到128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雷 简兆权 杨怀珍
在电子服务环境下如何实现价值共创是当今服务型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服务主导逻辑虽然通过命题的形式勾勒出了价值共创的逻辑框架,但仍然存在局限性。一方面,这些命题仅描述了价值共创的首尾环节,并未对它们进行操作性定义和测量,也没有阐明其中是否存在能够发挥桥梁作用的因素;另一方面,这些命题仅从一般性的角度对价值共创进行阐述,但是将它们置于电子服务环境时,就显得不够精准。因此,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黑箱"尚未完全被打开。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整合的视角,将顾客与技术的人机交互、顾客感知电子服务价值识别为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首尾环节,考虑任务技术匹配、电子服务质量在其中发挥的桥梁作用,构建概念模...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霍春辉 吕梦晓 许晓娜
数字技术革命正逐渐成为驱动全球价值链分工演变与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成为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但鲜有研究深入讨论。文章以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讨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与知识资源、市场资源捆绑,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且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保持成立。机制检验证实,数字技术与知识资源捆绑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同时,数字技术与市场资源捆绑则有助于增强企业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赋能作用在高行业研发投入与高市场丰腴度的样本组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揭示数字技术赋能的理论逻辑,破解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锁定困局,助推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创新能力 服务能力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烨 吴建南 王焕
当前政府在企业创新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政府支持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议题仍然存在诸多未解疑惑,难以为政府的实践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政府支持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深入梳理,在阐释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政府支持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某一种政府支持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的政府支持行为组合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政府支持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尝试揭开政府支持行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的"黑箱"。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在丰富和完善已有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的各类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烨 吴建南 王焕
当前政府在企业创新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政府支持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议题仍然存在诸多未解疑惑,难以为政府的实践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政府支持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深入梳理,在阐释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政府支持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某一种政府支持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的政府支持行为组合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政府支持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尝试揭开政府支持行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闳肆
学术创业是通过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学术创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未系统分析学术创业如何反作用于科学研究活动。巴斯德象限揭示了科技转化活动可以激发基础科学发现,但巴斯德象限发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黑箱”。以符合巴斯德象限的杰出科学家为研究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发现的机制模型,这一模型整合制度合法性、资源基础观、注意力基础观等相关理论视角,弥补了单一理论视角对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解释力不足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双元角色整合、互补性研究资源、异质化研究进路、双联想式建构理论是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的主要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于飞 胡泽民 袁胜军
本文利用128家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在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制度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企业知识耦合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规制压力和模仿压力均对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但时效性存在差异。另外,规制压力和模仿压力还可以通过知识耦合的中介传导作用影响绿色创新。具体而言,规制压力和模仿压力均会促进企业实施两类知识耦合,但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企业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与绿色创新呈U型关系,而新旧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耦合与绿色创新呈倒U型关系。本文丰富了制度压力、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制度压力 知识耦合 绿色创新 中介效应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温倩宇 胡广伟
[目的/意义]开展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是"互联网+"时代下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研究其机制能够为政府识别价值创造的关键节点、从整体上把握电子政务服务体系中各个环节的效能、合理规划服务提供路径,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将价值网理论与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相结合,在构建价值网模型的基础上,识别价值网运行特征,进而探索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的机制。[结果/结论]厘清价值共创参与各方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价值网的服务先导、价值创造、互动反馈、信任保障、监督管理的5项机制。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政务服务 价值共创 价值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海就
主流经济理论对市场协调的解释是不充分的。文章通过对知识、价格与企业家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来考察市场的协调过程。"知识"通过市场竞争被发现。企业家利用"经济计算"创造出"价格",价格以"负反馈"的形式不断地被纠正。无数分散的市场借助于价格节约知识和通信的功能而协调在一起。
关键词:
协调 知识 价格 企业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先信 陈颖 王胜邦
内部评级法的风险权重模型实质上是建立在单一系统性风险因子假设基础上的条件违约概率。内部评级法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单一风险因子假设,假设信用风险的系统风险由单个共同因子控制;二是组合不变性,组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使所有特殊风险充分多样化。这些假设在促成内部评级法成为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资本监管工具的同时,也对监管当局自身形成了挑战:一是如何针对不同银行的组合粒度补提"剩余"的监管资本,二是如何选择与本经济体相称的资产相关系数。在中国,由于政府主导经济,体制相关性较高,后一个问题尤显重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秀娟 魏峰
学者一直从领导者和领导下属交换两个视角进行领导研究,但两种研究从来没有整合,领导行为到领导有效性之间一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黑箱。本文整合两种视角,运用中国医药企业的615个样本检验了领导行为、领导下属交换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发现:(1)变革型领导有助于员工绩效、满意度、额外努力和组织承诺的增加;权变性奖励有助于员工绩效的增加;例外管理导致员工满意度的降低;放任型领导导致员工绩效和满意度的降低。(2)变革型领导既通过领导下属交换的提升引起员工绩效、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增加,又直接引起额外努力的增加;权变性奖励(例外管理、放任性领导)完全通过领导下属交换的提升(降低)引起员工绩效、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亚军 和金生
企业"黑箱"问题的实质是企业理论对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生产性行为的解释力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都没有打开企业的"黑箱"。本文以演化的观点,通过对组织惯例的分析,回答了"黑箱"中关于企业成长和企业异质性的两个基本问题。进而通过对惯例与组织知识、能力、关系和契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深层剖析,揭示了惯例的双重性,即认为惯例既具有契约性又具有生产性,是沟通企业契约理论和知识能力理论的桥梁。从而指出了惯例在整合现有企业理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惯例研究对发展企业理论的意义。
关键词:
惯例 企业黑箱 演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梅
课堂合作学习广受诟病,如何在技术层面上推动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解和开发值得探索。本文比较了课堂合作学习与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CSCL),发现两者的作用方式截然不同,前者侧重于教学组织层面的设计,它以"教"为中心的策略设计视课堂合作学习过程如"黑箱";而后者则指向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交互,它以"学"为中心的策略导向明显。为此,课堂合作学习策略有必要借鉴CSCL的经验,从组织形式转向合作学习过程,对课堂合作学习的认知过程进行建模,同时移植CSCL中的干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强化教师的导学者、观察者和评价者角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悦晗
长期以来,学界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存在两种相反观点。其一,强调计划指令式的管理体制使得该时期的国有企业长期存在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等弊端,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其二,该时期的国有企业在外部资源匮乏的制约下,管理者用“上下齐心”的思想动员,充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关键词:
集体化时代 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 浸入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雷 杨怀珍 简兆权
遵循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将网络平台功能性视为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触发点,充分考虑顾客使用经历、任务常规性在其中可能发挥的调节效应,并依据手段目的链理论,将电子服务质量作为中间环节引入其中。对634名网上银行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功能性对电子服务价值具有直接驱动效应,顾客使用经历、任务常规性在这一直接驱动效应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电子服务质量则是这些效应一个共同的中间环节。研究结论打开了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黑箱",推动了服务主导逻辑向电子服务环境繁衍和深化,可以为电子服务型企业依托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