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2)
2023(5269)
2022(4156)
2021(3638)
2019(6633)
2018(6478)
2017(12521)
2016(6562)
2015(7515)
2014(7659)
2013(7601)
2012(7373)
2011(6960)
2010(7246)
2009(6833)
2008(6508)
2007(5939)
2006(5575)
2005(5461)
2004(4789)
作者
(19134)
(16309)
(16232)
(15682)
(10508)
(7591)
(7355)
(6272)
(6201)
(5905)
(5894)
(5385)
(5331)
(5239)
(5188)
(5136)
(4781)
(4632)
(4594)
(4320)
(4243)
(3956)
(3909)
(3856)
(3759)
(3735)
(3477)
(3354)
(3292)
(3140)
学科
(54251)
经济(54218)
管理(17151)
地方(15466)
(14677)
方法(14035)
数学(11944)
数学方法(11882)
地方经济(11814)
中国(11507)
(10705)
企业(10705)
(9979)
业经(9412)
(9086)
农业(7020)
经济学(6817)
(6749)
(6291)
环境(6021)
(5998)
(5935)
(5901)
金融(5901)
理论(5614)
(5596)
产业(5230)
教育(5172)
(5036)
(4901)
机构
大学(105458)
学院(103805)
(56334)
经济(55412)
研究(41595)
管理(35935)
中国(30468)
理学(30172)
理学院(29778)
管理学(29388)
管理学院(29172)
(24243)
(22019)
科学(21902)
(20858)
经济学(19176)
财经(18935)
研究所(18567)
(17139)
中心(16906)
经济学院(16863)
(16346)
(14675)
师范(14599)
(14433)
北京(14399)
财经大学(13795)
(12999)
科学院(12509)
(12324)
基金
项目(60140)
科学(47823)
研究(46281)
基金(44117)
(37247)
国家(36932)
社会(32494)
科学基金(31584)
社会科(30822)
社会科学(30813)
基金项目(22340)
(22189)
教育(20757)
(18178)
资助(17974)
编号(17961)
自然(17334)
自然科(16884)
自然科学(16882)
自然科学基金(16585)
成果(15681)
(14685)
国家社会(14041)
(13775)
重点(13649)
(13427)
经济(13305)
课题(12786)
发展(12678)
(12514)
期刊
(73516)
经济(73516)
研究(40386)
中国(21454)
(18385)
管理(16140)
学报(13453)
经济研究(13051)
科学(12862)
(12386)
教育(11741)
大学(10917)
财经(10590)
技术(10117)
学学(10011)
(9485)
金融(9485)
(9414)
问题(9057)
业经(8784)
农业(8331)
技术经济(7260)
(6746)
世界(6532)
统计(6098)
经济学(5962)
国际(5934)
经济问题(5914)
经济管理(5655)
改革(5219)
共检索到175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勇  李旭东  
201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威廉姆·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 Romer)。罗默的获奖理由是"(他)将技术创新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展示了知识作为长期
关键词: 内生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炳志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发生了深层的变化。罗默(Romer)的模型,被誉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模型。 一、罗默的第一个模型 罗默在建立他的第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时,引用了罗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效果”(externalities)的概念。罗默在1986年提出他的第一个模型时,认为正向外部经济技术效果来源于资本要素K的积累,这个资本要素不一定是有形资本。罗默在建立他的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刘仁军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以索洛(Solow)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学家。但是,或许是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难以摆脱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被外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所决定的这个令人"不愉快的结果",70年代初期以来,有关增长理论的文章突然从西方各主要学术期刊上基本消失了。直到80年代中期,在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等人的论文发表以后,情况才有所改观。随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颖  李牧南  
如何找到维持企业发展的内生性变量,且逐步强化这种内生动力,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制度和文化建设来保障这种内生性发展动力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问题。作为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保罗·罗默(Paul Romer)教授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知识要素理论对公共治理、科技政策与产业战略影响的讨论较多,但是对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者而言,罗默的理论有哪些具体的管理启示和决策参考意义,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风光  杨文举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而分析方法的选择对课题的研究至关重要。将经济增长收敛的分析方法归结为β收敛、σ收敛和随机收敛三类,在阐述各种分析方法的同时,对其存在的优点和缺陷进行了评价,同时,对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在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合理地选择样本期的前提下,只有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够得出有关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科学结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达薇  李非非  
首先讨论罗默的知识溢出和驱动模型和卢卡斯的的人力资本积累与溢出模型,接着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罗默、卢卡斯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中认识到人力资本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军  田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奎  
程恩富教授较早地指出了我国在传统和现有经济学理论模式分析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弊病,并主张科学地重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即以世界经济和人类经济的发展历史为背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类模式相对照,重点从中外社会主义经济的多种实践中,实证地描述出经济事物变动的基本现象,科学地提练和抽象出合乎经济事物本质的规律性范畴和原理。为此,程教授首创了现代政治经济学"五过程法体系",领军创立了海派经济学和大文化经济学,并撰写发表了大量的独创性、高品位学术著作,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全涛  
相对主流经济学来说,心理经济学是一门异端经济学。它发现了许多与主流经济学标准理论相悖的、有关个人行为的怪异现象。它力图根据心理学原理,发展一般的理论分析工具,以便对这些怪异现象做出解释。本文主要介绍在这一领域里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阿莫斯·阿维尔斯基(Amos Tversky)和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等人最重要的一些工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士远  史晋川  
本文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知识的异质性和知识的吸收能力这两个前提条件,更完整地定义了知识的溢出效应概念,建立了一个改进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看,这一模型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从应用性看,这一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刘晓路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奠定了新中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基,特别是国家分配论和社会主义资金理论的开创与发展。其次,他基于综合平衡理论对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理论所做的分析,堪称立足本土、中西合璧的典范。第三,他直面中国制度变迁需要而提出的财税制度与体制改革理论,为利改税、承包制、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等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马永坤  
曾康霖教授是中国著名的金融学家、经济学家,他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经济金融基本原理与西方金融理论的科学成分和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注重金融学科、经济前沿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积淀了基于中国金融实践的理论体系,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成为当代金融学科的擎旗者,赢得了学术界广泛赞誉,成为公认的金融学大师之一。他关于中国金融问题的学术观点、对金融机构及金融相关率理论的深化、学术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真切地展现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针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刘晓路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奠定了新中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基,特别是国家分配论和社会主义资金理论的开创与发展。其次,他基于综合平衡理论对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理论所做的分析,堪称立足本土、中西合璧的典范。第三,他直面中国制度变迁需要而提出的财税制度与体制改革理论,为利改税、承包制、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等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温来成  李贞  马金华  
姜维壮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财政学家、教育家,新中国财政理论体系奠基人之一。在姜教授90华诞到来之际,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努力概括姜老几十年财政研究学术思想精华,向姜老表示崇高敬意,也昭示、鞭策后来者发奋图强、刻苦钻研,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贡献,为国家财政经济改革与发展献言献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