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3)
2023(2142)
2022(1896)
2021(1851)
2020(1513)
2019(3418)
2018(3120)
2017(6616)
2016(3559)
2015(3957)
2014(3703)
2013(3504)
2012(3136)
2011(2630)
2010(2599)
2009(2523)
2008(2672)
2007(2376)
2006(2166)
2005(2041)
作者
(8434)
(7291)
(7079)
(6740)
(4716)
(3452)
(3248)
(2717)
(2705)
(2448)
(2432)
(2320)
(2271)
(2203)
(2194)
(2193)
(2135)
(2059)
(2057)
(2026)
(1808)
(1768)
(1701)
(1648)
(1645)
(1642)
(1514)
(1491)
(1483)
(1407)
学科
(20496)
管理(18252)
(18165)
企业(18165)
(12670)
经济(12645)
(10051)
(9263)
财务(9259)
财务管理(9243)
企业财务(9032)
方法(7364)
数学(6453)
数学方法(6436)
(5903)
公司(5120)
(4517)
农业(4227)
(3934)
业经(3711)
体制(3321)
(2682)
工作(2633)
人事(2202)
人事管理(2202)
经营(2073)
技术(2058)
组织(2021)
(1943)
中国(1926)
机构
大学(49140)
学院(48692)
管理(24670)
理学(21949)
理学院(21853)
管理学(21753)
管理学院(21667)
(20483)
经济(20210)
研究(12473)
(11679)
中国(11332)
财经(9441)
(9364)
(8687)
(7747)
财经大学(7243)
经济管理(7138)
业大(6810)
商学(6781)
商学院(6730)
(6421)
中心(6388)
农业(5625)
会计(5555)
北京(5479)
科学(5356)
经济学(5195)
(5144)
(5019)
基金
项目(32111)
科学(26693)
基金(25733)
研究(24264)
(21955)
国家(21778)
科学基金(20015)
社会(17149)
社会科(16237)
社会科学(16233)
基金项目(14061)
自然(13013)
自然科(12720)
自然科学(12719)
自然科学基金(12520)
(11014)
教育(10780)
编号(10262)
资助(9836)
(9350)
成果(8400)
(8089)
人文(7423)
教育部(7400)
国家社会(7380)
(7341)
(6826)
重点(6788)
(6680)
项目编号(6597)
期刊
(20603)
经济(20603)
研究(12322)
(11942)
管理(8178)
中国(7460)
(6807)
科学(6222)
学报(6110)
(5503)
金融(5503)
大学(5408)
学学(5229)
财经(4983)
财会(4935)
会计(4397)
农业(4342)
(4086)
通讯(3408)
会通(3404)
业经(3310)
技术(3132)
(3111)
经济研究(2762)
社会(2641)
问题(2609)
理论(2336)
技术经济(2300)
社会科(2267)
社会科学(2267)
共检索到68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军  田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雷  简兆权  杨怀珍  
在电子服务环境下如何实现价值共创是当今服务型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服务主导逻辑虽然通过命题的形式勾勒出了价值共创的逻辑框架,但仍然存在局限性。一方面,这些命题仅描述了价值共创的首尾环节,并未对它们进行操作性定义和测量,也没有阐明其中是否存在能够发挥桥梁作用的因素;另一方面,这些命题仅从一般性的角度对价值共创进行阐述,但是将它们置于电子服务环境时,就显得不够精准。因此,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黑箱"尚未完全被打开。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整合的视角,将顾客与技术的人机交互、顾客感知电子服务价值识别为电子服务价值共创的首尾环节,考虑任务技术匹配、电子服务质量在其中发挥的桥梁作用,构建概念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西宝  杨晓冬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网络营销提供了商业平台,同时也要求网络营销采取面向客户关系、网络营销成本与风险管理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营销策略。在分析网络营销特性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行为模式和购买过程以及消费者行为黑箱分析,提出了相应网络营销策略。最后指出,网络营销应结合传统营销策略、虚实结合、差异营销,“一对一”客户交流等措施,以提升网络客户满意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海就  
主流经济理论对市场协调的解释是不充分的。文章通过对知识、价格与企业家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来考察市场的协调过程。"知识"通过市场竞争被发现。企业家利用"经济计算"创造出"价格",价格以"负反馈"的形式不断地被纠正。无数分散的市场借助于价格节约知识和通信的功能而协调在一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先信  陈颖  王胜邦  
内部评级法的风险权重模型实质上是建立在单一系统性风险因子假设基础上的条件违约概率。内部评级法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单一风险因子假设,假设信用风险的系统风险由单个共同因子控制;二是组合不变性,组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使所有特殊风险充分多样化。这些假设在促成内部评级法成为简单易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资本监管工具的同时,也对监管当局自身形成了挑战:一是如何针对不同银行的组合粒度补提"剩余"的监管资本,二是如何选择与本经济体相称的资产相关系数。在中国,由于政府主导经济,体制相关性较高,后一个问题尤显重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秀娟  魏峰  
学者一直从领导者和领导下属交换两个视角进行领导研究,但两种研究从来没有整合,领导行为到领导有效性之间一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黑箱。本文整合两种视角,运用中国医药企业的615个样本检验了领导行为、领导下属交换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发现:(1)变革型领导有助于员工绩效、满意度、额外努力和组织承诺的增加;权变性奖励有助于员工绩效的增加;例外管理导致员工满意度的降低;放任型领导导致员工绩效和满意度的降低。(2)变革型领导既通过领导下属交换的提升引起员工绩效、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增加,又直接引起额外努力的增加;权变性奖励(例外管理、放任性领导)完全通过领导下属交换的提升(降低)引起员工绩效、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亚军  和金生  
企业"黑箱"问题的实质是企业理论对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生产性行为的解释力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都没有打开企业的"黑箱"。本文以演化的观点,通过对组织惯例的分析,回答了"黑箱"中关于企业成长和企业异质性的两个基本问题。进而通过对惯例与组织知识、能力、关系和契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深层剖析,揭示了惯例的双重性,即认为惯例既具有契约性又具有生产性,是沟通企业契约理论和知识能力理论的桥梁。从而指出了惯例在整合现有企业理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惯例研究对发展企业理论的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梅  
课堂合作学习广受诟病,如何在技术层面上推动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解和开发值得探索。本文比较了课堂合作学习与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CSCL),发现两者的作用方式截然不同,前者侧重于教学组织层面的设计,它以"教"为中心的策略设计视课堂合作学习过程如"黑箱";而后者则指向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交互,它以"学"为中心的策略导向明显。为此,课堂合作学习策略有必要借鉴CSCL的经验,从组织形式转向合作学习过程,对课堂合作学习的认知过程进行建模,同时移植CSCL中的干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强化教师的导学者、观察者和评价者角色。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悦晗  
长期以来,学界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存在两种相反观点。其一,强调计划指令式的管理体制使得该时期的国有企业长期存在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等弊端,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其二,该时期的国有企业在外部资源匮乏的制约下,管理者用“上下齐心”的思想动员,充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蕙  关利欣  黄薇  洪俊杰  
贸易成本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虽然西方理论界对于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假设下建模能力的提升使得贸易成本这一符合经济现实的因素得到重视,但仍未建立起关于贸易成本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对于贸易成本的研究也远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流通费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成本和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成本的回顾,提出了区别于宏观层面"流通成本"和微观层面"交易成本"的中观层面"贸易成本"的概念,并从不同角度对贸易成本的构成进行划分,对现有的贸易成本的测算方法进行总结,从空间视角考察贸易成本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及其机制,揭示当前时期贸...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志平   程雯   谢翌  
学校课程的高质量运行是落实国家课程要求、释放课程育人效能的关键。然而,当下学校层面课程发展机理的缺位与实践的迷惘,表征着学校课程发展仍是一个日用而少知的“黑箱”,亟待打开。课程作为一种基于关系性存在的经验转化历程,其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指向学生经验生长的过程。以经验转化为核心,学校层面的课程发展可分成本校规划的课程、教研组筹划的课程、教师转化的课程、课堂运行的课程、学生所得的课程五个层次,它们之间具有表层与深层的结构关系,并通过螺旋上升助推着学校课程不断向前发展。厘清课程在学校层面的运行过程,可以丰富课程转化理论,为动态化的课程理解提供本土范式;引领学校课程领导,为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提供现实抓手;优化课程治理,为推进课程政策落地提供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勇  李旭东  
201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威廉姆·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 Romer)。罗默的获奖理由是"(他)将技术创新纳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展示了知识作为长期
关键词: 内生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嫚丽  董少军  
企业跨国并购整合关系到并购事件的成败,已然成为热点话题。但现有研究对此仍然存在过程不清、前因不明等问题。通过文献回顾与梳理,文章首先阐述了整合的微观背景;进而聚焦于整合过程的"黑箱"机理,围绕结构整合、资源整合、文化整合、认知整合进行评述,并总结了关键的影响因素;最后构建了整合研究框架并进行讨论与展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浩  
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重要表征,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对其展开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对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学生课程表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在落实过程中成就与局限并存":开齐"情况符合国家规定的开课要求,但是存在着更改课程名称的情况;"上足"情况良好,但六成以上班级存在"超课时"现象,物理、化学和外语等课程"超课时"现象尤为严重,不同省(市、自治区)"超课时"存在差异,道德与法治、体育和小学科学等课程"缺课时"问题比较突出;"教好"情况学生评价较高,但是各省(市、自治区)学生对"教好"的评价差异较大,初中生对"教好"评价较低。基于上述分析,未来国家课程方案实施的走向是:课程名称从"失范"走向"规范",课时分配从数量增减走向结构优化,课堂教学从侧重策略走向聚焦公平,课程价值从重视短期利益走向关注长远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烨  吴建南  王焕  
当前政府在企业创新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政府支持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议题仍然存在诸多未解疑惑,难以为政府的实践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政府支持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深入梳理,在阐释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政府支持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某一种政府支持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的政府支持行为组合方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政府支持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尝试揭开政府支持行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的"黑箱"。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在丰富和完善已有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的各类政策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