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9)
- 2023(2428)
- 2022(1988)
- 2021(2008)
- 2020(1578)
- 2019(3755)
- 2018(3667)
- 2017(6994)
- 2016(3580)
- 2015(4002)
- 2014(4068)
- 2013(3852)
- 2012(3657)
- 2011(3299)
- 2010(3429)
- 2009(3325)
- 2008(3488)
- 2007(3149)
- 2006(2751)
- 2005(2676)
- 学科
- 济(16235)
- 经济(16200)
- 管理(15026)
- 业(13194)
- 企(12849)
- 企业(12849)
- 方法(7931)
- 数学(5651)
- 数学方法(5568)
- 理论(5181)
- 财(4871)
- 业经(4439)
- 学(4416)
- 人事(3988)
- 人事管理(3988)
- 农(3794)
- 中国(3449)
- 制(3404)
- 和(3170)
- 务(3164)
- 财务(3156)
- 财务管理(3151)
- 企业财务(3067)
- 策(2994)
- 划(2991)
- 银(2719)
- 银行(2719)
- 融(2611)
- 金融(2611)
- 行(2603)
- 机构
- 大学(59647)
- 学院(57225)
- 管理(25464)
- 济(24899)
- 经济(24389)
- 理学(22641)
- 理学院(22419)
- 管理学(22117)
- 管理学院(22011)
- 研究(16742)
- 中国(13266)
- 财(12411)
- 京(11954)
- 财经(10017)
- 经(9154)
- 科学(8949)
- 江(7965)
- 经济学(7759)
- 财经大学(7661)
- 范(7522)
- 所(7504)
- 师范(7468)
- 中心(7465)
- 北京(7330)
- 商学(7111)
- 商学院(7056)
- 经济学院(6791)
- 研究所(6772)
- 业大(6771)
- 农(6597)
- 基金
- 项目(36649)
- 科学(30483)
- 基金(29031)
- 研究(27189)
- 家(24822)
- 国家(24618)
- 科学基金(22175)
- 社会(18713)
- 社会科(17688)
- 社会科学(17686)
- 基金项目(15278)
- 自然(14488)
- 自然科(14224)
- 自然科学(14218)
- 自然科学基金(14005)
- 教育(12963)
- 省(12629)
- 资助(11612)
- 编号(10994)
- 划(10951)
- 成果(9212)
- 部(8903)
- 教育部(8170)
- 人文(7936)
- 国家社会(7894)
- 重点(7890)
- 创(7743)
- 制(7425)
- 大学(7199)
- 项目编号(7151)
共检索到82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胡佳 杨涛
对经典激励理论的拉卡托斯批判揭示,在奖励与其行为结果之间横亘着一个社会心理"黑箱"。以Deci为代表的认知学派与以Eisenberger为代表的行为学派对奖励效果的论争长达二十多年。观点的对立不仅阻滞了理论的发展,也导致了实践者的无所适从。本文整合演化心理学和神经经济学观点,在厘清二者理论分野的基础上,从奖励的双重性和双路径动机性信息加工过程出发,引入角色知觉与认知框架,构建了一个整合的多路径模型,力图演绎和还原两种理论的冲突过程,并为整合和深化两种理论、提高奖励效果提出一系列假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梦龙 尹贻林 彭冯
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臣
本文回顾和重新评价了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价值理论,认为不仅古典经济学早期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和重农学派的价值理论是多要素价值论,作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本质上也是要素价值论,只不过该理论认为当生产过程中只有劳动是唯一稀缺要素时,劳动自然就是决定价值的唯一要素,当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从而共同构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稀缺要素时,价值自然就由多要素决定。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单要素劳动价值论,而马尔萨斯和萨伊则继承了斯密的多要素(生产费用)价值论,该理论由后来的马歇尔等人发展成新古典价值论。两种价值理论的分水岭源于对斯密价值理论的不同理解和传承。
关键词:
古典学派 劳动价值论 多要素价值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臣
本文回顾和重新评价了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价值理论,认为不仅古典经济学早期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和重农学派的价值理论是多要素价值论,作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本质上也是要素价值论,只不过该理论认为当生产过程中只有劳动是唯一稀缺要素时,劳动自然就是决定价值的唯一要素,当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从而共同构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稀缺要素时,价值自然就由多要素决定。李嘉图和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单要素劳动价值论,而马尔萨斯和萨伊则继承了斯密的多要素(生产费用)价值论,该理论由后来的马歇尔等人发展成新古典价值论。两种
关键词:
古典学派 劳动价值论 多要素价值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经路 潘琳
文章首先探析了智力资本与智力资产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智力资本的构成因素、智力资本的运作、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联程度以及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价值方面对比了智力资本认知派和智力资本行为派的两种流派不同观点。最后,文章认为行为派将智力资本理解成为一个表征概念比认知派将智力资本理解为先验模型更为合理,行为派关于智力资本如何运作、智力资本怎样转化为企业价值更有意义。
关键词:
智力资本 本体论 认知派 行为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昶 丁栋虹
在野中郁次郎(Nonaka)等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中,同一种知识在转化前是隐性的,在转化后又突然变成显性的,从而产生了类似物理学中"薛定谔猫"般的悖论。这种悖论其实反映了,既有的隐性知识界定的静态维度与知识转化动态过程之间的矛盾。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从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角度来区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认为知识转化过程其实是一个知识"量子跃迁"的动态过程,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连续函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态的隐性知识不能和静态的显性知识直接对接,而是要按照隐性知识转化的三个阶段,逐步降低自身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双重剥离"和"双重近似",以最终达到知识转化的目的和效果。相应地,SECI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令逸
建立在牛顿决定论基础上的均衡经济理论明显存在一些缺陷,量子力学的鼻祖薛定谔的三大猜想或许能给我们全新的启示,令人惊异的是邓小平理论的内核也与此暗合且都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今天,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面对复杂新形势的时候,我们经济类的学者肩负历史重任,更应该深度认识到研究中国经济理论应该具备怎样的科学方法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管黎华 陈德胜 刘人境
战略变化就是组织通过变化以实现其基本目标的最基本资源配置及其环境交互协同地随着时间在形式、特性或状态上的变化。本文对战略变化研究的内容学派和过程学派的主要观点、理论模型及研究不足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企业保持和提高在越来越动态化和复杂化的国际一体化经济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战略 战略变化 内容学派 过程学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邹永利
情报学认知学派产生自对主流实验室情报学研究的反思,关注人对信息的利用与吸收,强调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等主观因素在信息的感知、接收及创造活动中的作用。认知学派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研究用户的个体认知特征为主,对认知活动的社会性认识不足;第二阶段开始重视社会或特定领域背景下用户认知特征的研究,提出社会认知观、领域分析、集成式认知信息检索观等新理论。尤其是集成式认知观及相应研究模型,涵盖技术、人类行为及其互动等不同方面,是对面向技术的信息检索与面向用户的信息查寻所作的首次合成研究,亦是当前情报学认知学派有代表性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情报学 认知观 认知学派 研究进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裕生
公共选择学派是本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James M.Buchanan 1919——)。它的基本经济理论观点是反对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但它又不同于目前流行的那些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观点,因此,它是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独树一帜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从70年代到80年代的十年间,它的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公共选择学派的经济理论观点已经扩散到欧洲和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连华
经济学与会计学有着最紧密的学科渊源关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交叉、渗透而共同进步的,产权会计理论学派正是这种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直接成果。按照产权会计理论的思想。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原因在于会计信息的所有权部分虚置,因此,明晰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变“准公共产品”为纯公共产品或纯私有产品是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学科交叉 产权会计理论 会计信息治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贾中河
西方产权学派的理论流变及其评价贾中河产权学派或产权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虽然这一学派的历史可追溯到30年代约翰·康芒斯和罗纳德·科斯等人对经济活动中所有权的研究,但真正使这一这学派初具理论体系、为学术界认同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先荣
汇率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金属本位制时期,根据休谟提出的“物价—金币流动机制”,汇率在黄金输送点之内围绕铸币平价自行调整并保持稳定;二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实行弱化了的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时期,黄金不再自由流通,先后出现了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和凯恩斯的利率平价取代铸币平价对汇率的决定基础进行解释;三是在七十年代进入纸币本位制之后,汇率失去了保持稳定的客观基础,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于是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对汇率决定进行分析,这就是现代西方汇率理论中的主流学派——资产市场分析法(the Asset Market Approach)。本文尝试对该理论的来龙去脉和主要内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约翰内斯·耶格 谢富胜 汪家腾
20世纪80年代前后,人们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是分析城市现象的有力工具,然而之后发展却陷入了停滞。从理论流派来看,存在两个主要的理论分支,但两个理论分支均存在各自的理论缺陷。将地租纳入"投影工嵌入"这一调节学派的核心观点,考察其对地租水平以及对空间隔离等城市现象的影响,在回顾最富有争议的地租类别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新的一致的地租类型学。
关键词:
城市地租 地租类型 调节学派 地租类型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约翰内斯·耶格 谢富胜 汪家腾
20世纪80年代前后,人们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是分析城市现象的有力工具,然而之后发展却陷入了停滞。从理论流派来看,存在两个主要的理论分支,但两个理论分支均存在各自的理论缺陷。将地租纳入"投影工嵌入"这一调节学派的核心观点,考察其对地租水平以及对空间隔离等城市现象的影响,在回顾最富有争议的地租类别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新的一致的地租类型学。
关键词:
城市地租 地租类型 调节学派 地租类型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