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13)
- 2023(18378)
- 2022(15957)
- 2021(14898)
- 2020(12643)
- 2019(28785)
- 2018(28239)
- 2017(53432)
- 2016(29927)
- 2015(33634)
- 2014(33765)
- 2013(32559)
- 2012(29959)
- 2011(27032)
- 2010(26947)
- 2009(24225)
- 2008(23712)
- 2007(20636)
- 2006(18008)
- 2005(15768)
- 学科
- 济(104889)
- 经济(104726)
- 管理(85481)
- 业(79141)
- 企(66446)
- 企业(66446)
- 方法(47252)
- 数学(40765)
- 数学方法(40196)
- 财(31359)
- 中国(29692)
- 农(29626)
- 学(25558)
- 业经(24456)
- 制(24087)
- 地方(21106)
- 理论(20096)
- 务(19715)
- 财务(19640)
- 农业(19622)
- 财务管理(19603)
- 贸(19418)
- 贸易(19406)
- 技术(19179)
- 易(18856)
- 企业财务(18572)
- 教育(17736)
- 环境(17296)
- 银(17155)
- 银行(17077)
- 机构
- 学院(412746)
- 大学(411490)
- 管理(154610)
- 济(153514)
- 经济(149905)
- 研究(139915)
- 理学(134157)
- 理学院(132450)
- 管理学(129898)
- 管理学院(129140)
- 中国(100869)
- 科学(90301)
- 京(88634)
- 农(74162)
- 财(73565)
- 所(71696)
- 业大(66479)
- 研究所(65444)
- 中心(62968)
- 江(61427)
- 农业(58601)
- 财经(58430)
- 范(57041)
- 师范(56374)
- 北京(55648)
- 经(53140)
- 院(51011)
- 州(49574)
- 技术(49168)
- 经济学(45893)
- 基金
- 项目(286503)
- 科学(223443)
- 研究(206519)
- 基金(204817)
- 家(181747)
- 国家(180002)
- 科学基金(152392)
- 社会(127105)
- 社会科(120140)
- 社会科学(120108)
- 省(113966)
- 基金项目(109215)
- 自然(101403)
- 自然科(99023)
- 自然科学(98991)
- 教育(98373)
- 自然科学基金(97208)
- 划(97117)
- 编号(84820)
- 资助(83701)
- 成果(69252)
- 重点(65281)
- 部(62555)
- 课题(60385)
- 发(60252)
- 创(59876)
- 创新(55751)
- 科研(55143)
- 大学(53616)
- 教育部(53207)
- 期刊
- 济(165212)
- 经济(165212)
- 研究(119662)
- 中国(86849)
- 学报(74342)
- 农(66779)
- 科学(64604)
- 教育(60648)
- 财(57647)
- 管理(55719)
- 大学(55543)
- 学学(52076)
- 农业(45538)
- 技术(36627)
- 融(32701)
- 金融(32701)
- 财经(28478)
- 业经(26642)
- 经济研究(26031)
- 经(24363)
- 业(24174)
- 问题(21751)
- 版(21622)
- 科技(20911)
- 图书(20753)
- 业大(19808)
- 职业(18458)
- 理论(17994)
- 技术经济(17535)
- 资源(17496)
共检索到602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檬檬 汪雅霜
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24名学生的访谈和资料分析发现:心理状态等个体特征、宿舍文化圈等院校特征共同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个体特征、院校特征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度三者形成交互作用的"循环圈"。据此,高职院校要重视专业认知,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优化学习空间,推动习惯养成,改善学习氛围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关注情感支持,强化师生互动,提振学生学习期望和心理状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浩
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重要表征,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对其展开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对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学生课程表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在落实过程中成就与局限并存":开齐"情况符合国家规定的开课要求,但是存在着更改课程名称的情况;"上足"情况良好,但六成以上班级存在"超课时"现象,物理、化学和外语等课程"超课时"现象尤为严重,不同省(市、自治区)"超课时"存在差异,道德与法治、体育和小学科学等课程"缺课时"问题比较突出;"教好"情况学生评价较高,但是各省(市、自治区)学生对"教好"的评价差异较大,初中生对"教好"评价较低。基于上述分析,未来国家课程方案实施的走向是:课程名称从"失范"走向"规范",课时分配从数量增减走向结构优化,课堂教学从侧重策略走向聚焦公平,课程价值从重视短期利益走向关注长远发展。
关键词:
课程表 义务教育 国家课程方案实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文芳 姜健 崔巍
课堂教学评价能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评价体系是否科学、规范、可行。通过对18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标准无职业教育特色、评价体系使用过于统一、标准指标表述不准确、评价指标权重不合理、评价结果使用不充分等问题。“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应彰显课程职业素质本位、秉承学生发展为中心、明确课程差异性、重视指标可测性、采用综合性评价方法。鉴于此,采用专家排序统计法、因子分析法构建全面的课程类型化课堂教学精准测评体系,包括量化模块和质化模块,以期推动课堂教学个性化评价标准的构建,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凤翔 于晨 肖艳婷
项目制作为兼有财政分配方式与公共管理手段双重意蕴的国家治理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治理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通过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案例研究发现,国家高职教育项目制治理的产生,是内嵌于我国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的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理性选择。尽管项目制在国家高职教育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得到肯定,但其也由于设计实施上的若干逻辑瓶颈而存在一定的效用限度。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家高职教育项目制治理的发展与改革呈现出特定的要求及趋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秀娟 魏峰
学者一直从领导者和领导下属交换两个视角进行领导研究,但两种研究从来没有整合,领导行为到领导有效性之间一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黑箱。本文整合两种视角,运用中国医药企业的615个样本检验了领导行为、领导下属交换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发现:(1)变革型领导有助于员工绩效、满意度、额外努力和组织承诺的增加;权变性奖励有助于员工绩效的增加;例外管理导致员工满意度的降低;放任型领导导致员工绩效和满意度的降低。(2)变革型领导既通过领导下属交换的提升引起员工绩效、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增加,又直接引起额外努力的增加;权变性奖励(例外管理、放任性领导)完全通过领导下属交换的提升(降低)引起员工绩效、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增...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闳肆
学术创业是通过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学术创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未系统分析学术创业如何反作用于科学研究活动。巴斯德象限揭示了科技转化活动可以激发基础科学发现,但巴斯德象限发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黑箱”。以符合巴斯德象限的杰出科学家为研究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学术创业影响科学发现的机制模型,这一模型整合制度合法性、资源基础观、注意力基础观等相关理论视角,弥补了单一理论视角对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解释力不足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双元角色整合、互补性研究资源、异质化研究进路、双联想式建构理论是学术创业促进科学发现的主要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雅霜 汪霞
通过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网络平台,对我国10所高职院校的8 951名学生进行学习投入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有着较高的互动性学习投入,但自主性学习投入较低;学生个体因素影响学习投入度,其中学习兴趣的解释力最高;与院校声誉相比,院校支持力度对学习投入度的影响较大。建议高职院校面向技术技能培养,创设ARCS情境,激发学生的个人学习兴趣;引入"互联网+"技术,升级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大支持力度,构建"三位一体"模式,提升学生的实习实训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情调查 院校影响力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祥勇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掘、整理宣传素材,展现师生风采,推出了大量有广泛影响的文章,为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各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微信公众号的综合影响力存在明显的差距。这里既有客观的软、硬实力差距大的原因,也有高职院校各自的主观原因。在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应是提升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微信公众号 综合影响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理连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作为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有自身的要素范畴和实施路径。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还存在不足,包括支撑专业群不够、协同融合不够、成果转化不够等。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应坚持促进教学资源转化、促进解决技术难题、促进师资能力提升三个原则,同时采取从创新服务平台群布局、平台协同融合建设、协同创新团队打造、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导向评价等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福明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应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并增强发展内驱力的可靠保障、是助力高职教育彰显中国特色和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目前,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虽已由单一主体管理向多元协商共治转变、由学校集权向院系自主转变、由经验积累向文化自觉转变、由局部改革向集成改革转变,但为了实现“提质增效”,还要进一步确立先进的治理理念,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科学化;构建党委行政“合力”,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正确化;借助先进治理媒介,着力于治理能力建设的智慧化。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正江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至2016年初,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全部完成验收,实施周期长达十年的示范计划是新世纪我国加快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基于制度供给视角的研究表明,示范计划创造性地回应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困境及制度需求,构建了一个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基础能力的制度供需互动机制,其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和标杆效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春柳
"双高计划"学校作为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必须是创新型学校,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促进系统性变革和整体性创新。文章探讨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对高职院校现有体制机制创新的现状分析,指出办学体制机制不完善、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质量保障机制不匹配、激励评价机制不科学等困境,并结合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实践,提出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变革的对策与路径。
关键词:
体制机制创新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生长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祎
劳动教育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劳动精神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与德、智、体、美教育同等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某高职院校影响学生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加以应用,并通过后测验证解决对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帅
本文介绍了在分析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内涵和影响因素基础上,以PLE实践平台为基础,对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网络学习自我效能培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LE实践平台对培养及提高高职院校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中、低成绩段学习者及学习动机较低的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学习者效果显著。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网络学习 PLE 实验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丽娜 李娜 魏小红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计划"的具体改革发展任务。文章通过基于"四有"好老师视角的高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在敬业精神、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创新意识等维度的得分偏低;通过分析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相关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方案》的数据发现,高职院校双师数量不足、双师结构不尽合理现象突出;双师队伍的职前培训、入职培养、在职研修体系尚未形成。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强德强基筑巢工程——德能双育培养"四有"双师团队、培育培养引进工程——内培外引培育"绝技"双师骨干、兼职领军人才工程——大师名匠领衔"优化"双师结构、教师职业发展工程——教研逐级双促"锻造"双师队伍、评价考核评聘工程——绩效驱动构建"三维"评价体系等五大工程,以此保障"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高水平完成"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项目建设任务。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双师队伍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双高计划”建设成效评价中典型案例的主要作用、存在问题与反思改进——基于56所高水平学校的Nvivo12.0质性分析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与运作机制探索——以广州某高职院校为例
逻辑成效向度:“双高计划”学校专业群建设绩效与未来发展——基于国家级A类“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分析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例
“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分析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与模型——基于311所本科高等学校的学情调查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适应性——基于长三角地区13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调查分析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如何在“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中发挥助推器作用——以C职业学院为例
h指数视角的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分析与研究——以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为例
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A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