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6)
2023(5132)
2022(4083)
2021(3741)
2020(3231)
2019(6962)
2018(6283)
2017(12509)
2016(6288)
2015(6964)
2014(6810)
2013(6715)
2012(6180)
2011(5444)
2010(5751)
2009(5986)
2008(4997)
2007(4517)
2006(4013)
2005(3940)
作者
(16768)
(13456)
(13148)
(12791)
(8577)
(6420)
(6308)
(5466)
(5097)
(4913)
(4610)
(4568)
(4438)
(4245)
(4225)
(4153)
(3975)
(3941)
(3826)
(3662)
(3414)
(3260)
(3180)
(3175)
(3107)
(3073)
(2987)
(2859)
(2713)
(2662)
学科
(26017)
金融(26017)
(24109)
银行(24109)
(23371)
(21933)
(21708)
经济(21681)
中国(17309)
管理(16981)
(16564)
企业(16564)
中国金融(11164)
(10912)
(10764)
保险(10673)
(10327)
方法(9151)
数学(8278)
数学方法(8228)
(7899)
财务(7883)
财务管理(7865)
企业财务(7582)
地方(6454)
(6235)
业经(6071)
业务(6001)
制度(5939)
(5939)
机构
学院(81524)
大学(81179)
(36921)
经济(36033)
中国(32867)
管理(30499)
研究(25327)
理学(24644)
理学院(24437)
管理学(24071)
管理学院(23932)
(22908)
(18716)
(18475)
金融(18148)
银行(17971)
财经(17233)
(16851)
(16327)
(15647)
中心(15376)
人民(14336)
国人(13512)
中国人(13454)
财经大学(13199)
中国人民(12889)
经济学(12875)
(12718)
科学(12115)
经济学院(11750)
基金
项目(49274)
科学(38637)
研究(38194)
基金(36291)
(30126)
国家(29836)
科学基金(26207)
社会(25512)
社会科(24270)
社会科学(24264)
(18662)
基金项目(18462)
教育(16621)
资助(15663)
编号(15394)
自然(15290)
(15191)
自然科(14967)
自然科学(14962)
自然科学基金(14722)
成果(13027)
(11678)
(11079)
重点(11062)
(11005)
国家社会(10822)
(10712)
(10516)
课题(10478)
(10383)
期刊
(38344)
经济(38344)
(34178)
金融(34178)
研究(31027)
中国(19138)
(18023)
管理(11001)
(10156)
学报(9502)
财经(8902)
科学(8656)
大学(8098)
学学(7780)
(7359)
理论(6136)
经济研究(6113)
中国金融(6062)
教育(5943)
技术(5714)
实践(5640)
(5640)
农业(5478)
业经(5048)
财会(4787)
国际(4654)
保险(4310)
(4310)
问题(4290)
(4202)
共检索到141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职过程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一项重要的内容。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组织体系,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作为分管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四省区的分行,成立后面临的第一场硬仗就是治理辖内"三乱"(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今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为完成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工作任务,我们结合专员办工作职责,就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进行了认真思考。(一)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职责定位。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政治上、思想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当前金融风险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散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的结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防范金融风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靳凤菊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作为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当前金融领域主要存在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弱化、金融案件频发、风险跨市场加剧、"产融结合"无序发展、房地产市场风险仍在积累等风险隐患。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既要对各类风险有效应对,也要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根本,以深化金融改革为路径,破除风险滋生和积聚的根源,把握好能攻和善守的关系,处理好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重点做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加强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主体责任、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武  
从我国实际看,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风险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也出现很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金融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存在政府干预、法律基础薄弱、公司治理不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监管不足等种种问题,导致银行出现了大规模坏账。亚洲金融危机极大提高了社会各界对金融安全稳健重要性的认识,加大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感。国家通过财政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股份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大型商业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宗俊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着眼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刻分析把握时代背景,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打好金融风险攻坚战,既要立足当前,对重点领域风险"心中有数",对如何化解"胸中有策",更要着眼长远,注重源头治理,构建长效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十九大提出打好三大攻坚战,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于首位。2017年12月,中央经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法律授权,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形成了覆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新增债券发行、存量债务置换、风险预警、应急处置、信息公开、日常监督等各环节的"闭环"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2018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夏志琦  
本文分析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金融审计标准国际化对我国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忠元  
战略上谋定而动是打赢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基础,策略的精准实施是有序推进风险化解工作的关键,战术上谋求实效是处置好风险的制胜法宝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和人民财产安全,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2020年是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最关键的一年。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着金融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主力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青  
当前,"脱实向虚"突出表现为资本大量涌入金融和房地产领域。这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容易累积系统性风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脱实向虚"只是表象,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经济背景和体制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号召和自觉还不够,必须依靠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激活企业家精神,才能实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飞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2016年10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明显的资金"脱实向虚",大量资金在股市、债券市场、房地产等领域流动,形成了不同
[期刊] 改革  [作者] 封北麟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是当前与下一阶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项重要任务。理清二者在经济实践过程中的内在关联,对于优化政策组合,防控金融风险,实现最佳的政策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一、"脱实向虚"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机制近些年,我国金融"脱实向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货币超发下的经济投机行为明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刚  
在抑制资产泡沫和"防风险"的政策基调下,经济的高杠杆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央的关注,并在2016年以来成为宏观调控着力的重点。从国际经验来看,高杠杆必然意味着高风险,当杠杠率超过一定水平,而且越来越多的杠杆活动与实体经济无关时,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将迅速上升,危机爆发的概率会明显增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金融业有必要将杠杆控制在合理水平,并回归支持实体经济的本源。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紫峰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实体经济越强,整个国民经济抵御内外部风险冲击、实现平稳发展的能力就越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很少出现大幅波动或下降;但若实体经济不强或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脱实向虚"现象,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就不牢靠,一旦遭受严重的内外部风险冲击,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停滞和社会矛盾激增等问题,持续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多次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这些重要思想和重大部署,是银行业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