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7)
- 2023(6151)
- 2022(4826)
- 2021(4509)
- 2020(3464)
- 2019(7736)
- 2018(7642)
- 2017(14253)
- 2016(7723)
- 2015(8431)
- 2014(8333)
- 2013(8287)
- 2012(7611)
- 2011(7022)
- 2010(7218)
- 2009(6608)
- 2008(6491)
- 2007(6094)
- 2006(5516)
- 2005(4911)
- 学科
- 农(47988)
- 济(36596)
- 经济(36574)
- 农业(32052)
- 业(27135)
- 业经(15047)
- 管理(13864)
- 农业经济(12322)
- 地方(12155)
- 中国(10819)
- 发(10152)
- 村(9416)
- 农村(9398)
- 发展(8693)
- 展(8684)
- 建设(7982)
- 方法(7939)
- 制(7767)
- 土地(7576)
- 数学(7197)
- 数学方法(7142)
- 劳(6625)
- 劳动(6625)
- 收入(6536)
- 企(6508)
- 企业(6508)
- 策(6403)
- 及其(6399)
- 农业劳动(6316)
- 人口(6231)
- 机构
- 学院(105543)
- 大学(97927)
- 济(45072)
- 经济(44138)
- 农(41454)
- 管理(40684)
- 研究(36642)
- 理学(34870)
- 理学院(34582)
- 管理学(34049)
- 管理学院(33883)
- 农业(30896)
- 中国(30286)
- 业大(23705)
- 科学(21412)
- 京(20125)
- 中心(18873)
- 农业大学(18843)
- 江(17789)
- 所(17769)
- 财(17491)
- 研究所(15784)
- 省(15205)
- 经济管理(14972)
- 发(14535)
- 业(14453)
- 范(14450)
- 师范(14352)
- 州(13877)
- 发展(13245)
- 基金
- 项目(70444)
- 研究(57552)
- 科学(55437)
- 基金(48755)
- 家(41574)
- 国家(41038)
- 社会(37051)
- 科学基金(35183)
- 社会科(34498)
- 社会科学(34491)
- 省(30920)
- 编号(26355)
- 基金项目(26248)
- 农(26173)
- 教育(24481)
- 划(23498)
- 成果(20536)
- 自然(19631)
- 自然科(19117)
- 自然科学(19116)
- 自然科学基金(18750)
- 发(18033)
- 资助(17679)
- 课题(17659)
- 部(15426)
- 重点(15388)
- 制(15351)
- 发展(15335)
- 展(15079)
- 国家社会(15031)
共检索到171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江喜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明确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标志着中国改革和发展重点开始转向农村,这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高峰 谢铁军 孟凡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改变黑龙江省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对于全省政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必须根据省市县三级财政以及社会、农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情况,采取不同的工作思路、政策措施和推进手段,力争到2020年把全省规划内的行政村建设成"生活宽裕安康、设施配套完善、环境自然宜居、村容乡土特色、资源节约利用"的新农村,基本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庆娜 张晓光 李志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农民的自主建设。财政要按照“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缺位,防止越位,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农民要主动配合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使自己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财政 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俊
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三农"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未来走向,提出了包括财税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政策走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家国
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就统筹城乡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就是为了适应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积极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有效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努力形成城乡党建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和全面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树立大党建意识,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城乡党建 一体化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曾寿喜
为了贯彻落实省七届人大会议通过的《关于摆脱乡镇卫生院困境问题》的议案和省政府《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通知》,搞好我省农村卫生三项建设,自1991年以来,省卫生、财政两厅,先后4次联合召开全省性的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工作。 目前,我省的农村三项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打好这场攻坚战,对于按时完成省人大、省政府提出的任务至关重要。全省财政部门与卫生等有关部门继续问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打好这场攻坚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凤梅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立足点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新农村建设要有科学的规划,要切合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是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规划 基层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完成时间 农民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宫君秋 李丽凯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长期积累而未妥善解决的村级债务问题便集中凸现出来。它不仅严重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稳定,也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因此,探讨村级债务的成因并寻求有效的化解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艳春 肖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及培养新型农民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型农民 科学发展观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成吉 李雪莲 丛丽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不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就不能完成。农民知识化是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十化"之一。如果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新农村建设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农民知识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邢玉升 杨金波
我国已步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强化政府的功能、注重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加大支农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产业化步伐及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措施,发展高效的现代农业,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农村 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鸣 刘蓓 李向京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农村人才匮乏现状,提出了“智力反哺”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旨在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智力反哺 工业反哺农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胜蓝 王明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以整体部署。文章总结了四川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效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供其他地区学习。
关键词:
四川省 新农村建设 认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俊
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现行“三农”政策割裂开来,必须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