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8)
- 2023(2539)
- 2022(2113)
- 2021(1931)
- 2020(1569)
- 2019(3266)
- 2018(3142)
- 2017(6053)
- 2016(3113)
- 2015(3223)
- 2014(3045)
- 2013(2871)
- 2012(2638)
- 2011(2506)
- 2010(2533)
- 2009(2410)
- 2008(2405)
- 2007(2261)
- 2006(1994)
- 2005(1807)
- 学科
- 济(12958)
- 经济(12948)
- 管理(11046)
- 业(9467)
- 企(8185)
- 企业(8185)
- 方法(3773)
- 地方(3761)
- 中国(3755)
- 财(3444)
- 制(3342)
- 农(3314)
- 数学(3280)
- 数学方法(3250)
- 技术(3129)
- 业经(2779)
- 环境(2537)
- 融(2376)
- 金融(2376)
- 策(2367)
- 体(2348)
- 地方经济(2343)
- 技术管理(2301)
- 银(2282)
- 银行(2282)
- 划(2223)
- 行(2207)
- 农业(2123)
- 务(2049)
- 财务(2044)
- 机构
- 学院(42088)
- 大学(41785)
- 济(19217)
- 经济(18818)
- 管理(17036)
- 研究(14660)
- 理学(14558)
- 理学院(14426)
- 管理学(14293)
- 管理学院(14205)
- 中国(11363)
- 财(9390)
- 京(8489)
- 科学(7540)
- 财经(7176)
- 中心(6937)
- 江(6680)
- 所(6544)
- 经(6484)
- 经济学(5976)
- 研究所(5754)
- 院(5647)
- 北京(5302)
- 经济学院(5294)
- 财经大学(5289)
- 州(5193)
- 范(5123)
- 师范(5094)
- 农(4803)
- 业大(4716)
共检索到66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国君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是我国环境资源领域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城市群地区的区域细颗粒物(PM2.5)污染普遍较为严重,针对PM2.5的烟尘排放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对PM2.5来说,除污染源(包括固定源、移动源和面源)直接排放
关键词:
排污权 政府储备 PM 固定源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青
当前,"脱实向虚"突出表现为资本大量涌入金融和房地产领域。这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容易累积系统性风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脱实向虚"只是表象,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经济背景和体制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号召和自觉还不够,必须依靠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激活企业家精神,才能实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锡平 陈英
与浓度控制相比,总量控制具有优越性,其将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量控制的实施,必然会产生排污权交易;而总量控制也是排污权交易的基础。因此,我国在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转变过程中,要重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加快立法步伐,制定科学的排污权交易规则,以适应环境新变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关键词:
浓度控制 总量控制 排污权交易 交易市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群飞
我国排污权管理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与市场角色错位;全国性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没有形成,交易制度不健全;市场化交易中排污主体和污染物指标覆盖有限;价格市场化信号弱,交易价格构成要素抽象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推动与新修订环保法配套法规的完善,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作用;建立全国性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完善市场化交易制度;实现污染物指标和排污主体梯度覆盖,建立目录清单制;强化总量管理,推动政府管理下市场化价格确定等具体对策。发挥市场化机制在节能减排、环境改善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市场化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玉珑 罗晓燕 孙睿
文章以排污权交易为背景,设计并建立了排污权交易高低匹配市场机制。该机制能够解决现实排污权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清淡,把排污许可证匹配给效用最大的双方,并在均衡时的交易量是达到所能成交的最大量。为促进建立稳定活跃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卜国琴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推动了环境规制理论与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采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实验研究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双向拍卖与分散交易两种不同交易制度对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高低存在影响,同时交易费用对市场运行效果也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今后排污权交易实验研究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晓峰 郝明途 车秀珍 吴小令
梳理我国排污权交易污染因子和交易区域选取现状,总结污染因子和交易区域选取的特点,分析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探索排污权交易污染因子和交易区域选取的原则,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的选取的污染因子不科学,交易区域选取过于行政化;(2)试点污染物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污染物特性、监测能力及总量因素;(3)交易区域的选取应综合考虑污染源数量、扩散特性及污染程度等因素。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污染因子 交易区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国琴
排污权交易已被不少国家的实践证明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污染治理途径。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推动了环境规制理论与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今后国内排污权交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采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借鉴国外同类实验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思路,研究不同交易制度,包括双向拍卖、分散交易、标签价格制度等对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高低的影响,研究交易费用对市场运行效果的影响及如何降低排污权交易市场中垄断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市场机制设计 实验经济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钰 李娜 葛纯宝
将2007年中国11个省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价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及背后的作用机理。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并考虑内生性问题、选择性偏差、安慰剂和反事实检验后,实证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会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该效果主要通过绿色创新、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三种媒介发挥作用。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果在不同工业基地、不同资源型和不同地区城市呈现明显异质性,相比于老工业基地、非资源型城市和东、西部城市,该效果在非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该研究为评估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实现污染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钰 李娜 葛纯宝
将2007年中国11个省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价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及背后的作用机理。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并考虑内生性问题、选择性偏差、安慰剂和反事实检验后,实证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会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该效果主要通过绿色创新、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三种媒介发挥作用。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果在不同工业基地、不同资源型和不同地区城市呈现明显异质性,相比于老工业基地、非资源型城市和东、西部城市,该效果在非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该研究为评估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实现污染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晓峰 许化 李焕承 车秀珍 郝明图
介绍了深圳市排污权交易进展情况,概括了深圳市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构建政策评估体系,从目的、政策框架、政策制度、综合效应对深圳市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制度设计较为完整,初始分配、政府储备、协议转让、总量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行政强制手段过多,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应进一步研究提高市场活跃度的因素,为正式实施排污权交易打下基础。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评估 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文捷
本文将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以生猪养殖业为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在阐释其应用机理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回归分析加以考察并确认其可行性。研究表明,生产形态的单一性、消纳环境的排他性、污染处理的效益性决定了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可由传统的环境容量再分配转化为生产规模再分配,使得减排成本低的生产者不再以出售排污权,反而以购买规模权来提高效益。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在于养殖户自行处理污染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应从环境容量标准、交易运作模式、交易价格确定、公众参与方式、配套措施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文捷
本文将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以生猪养殖业为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在阐释其应用机理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回归分析加以考察并确认其可行性。研究表明,生产形态的单一性、消纳环境的排他性、污染处理的效益性决定了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可由传统的环境容量再分配转化为生产规模再分配,使得减排成本低的生产者不再以出售排污权,反而以购买规模权来提高效益。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在于养殖户自行处理污染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应从环境容量标准、交易运作模式、交易价格确定、公众参与方式、配套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安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在特定情境下联袂"献映",缘自执政者在关键节点的思想大解放,唯今天可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于2017年7月26~27日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在特定情境下联袂"献映",缘自执政者在关键节点的思想大解放,唯今天可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于2017年7月2627日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
关键词:
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打好“三大攻坚战”/“污染防治与环保制度创新”系列笔谈之三 多元化环保投融资体系的完善
打好“三大攻坚战”/“污染防治与环保制度创新”系列笔谈之二 生态补偿的实际运作观察
打好“三大攻坚战”/“污染防治与环保制度创新”系列笔谈之四 资源性产品税费改革的制度创新
打好“三大攻坚战”笔谈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现从“煤都黑”到“大同蓝”
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机制创新”系列笔谈之一 精准脱贫考核评估机制的关键议题
打好“三大攻坚战”/“‘脱实向虚’风险防范”系列笔谈之四 “脱实向虚”风险防范与企业降成本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三大攻坚战”/“‘脱实向虚’风险防范”系列笔谈之三 “脱实向虚”风险防范与抑制资产泡沫
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机制创新”系列笔谈之二 贫困退出机制完善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