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2)
- 2023(5681)
- 2022(4709)
- 2021(4169)
- 2020(3496)
- 2019(7325)
- 2018(6954)
- 2017(12884)
- 2016(7119)
- 2015(7448)
- 2014(7001)
- 2013(6813)
- 2012(6178)
- 2011(5481)
- 2010(5165)
- 2009(4738)
- 2008(4574)
- 2007(3823)
- 2006(3199)
- 2005(2609)
- 学科
- 济(25442)
- 经济(25406)
- 管理(19876)
- 业(19831)
- 企(15320)
- 企业(15320)
- 方法(13056)
- 数学(11965)
- 数学方法(11856)
- 农(7736)
- 财(7652)
- 学(6869)
- 贸(6805)
- 贸易(6804)
- 易(6663)
- 中国(6316)
- 业经(5786)
- 农业(5375)
- 务(4968)
- 财务(4967)
- 财务管理(4963)
- 技术(4829)
- 企业财务(4751)
- 环境(4484)
- 制(4307)
- 银(4181)
- 银行(4127)
- 融(4047)
- 金融(4047)
- 产业(3872)
- 机构
- 大学(101233)
- 学院(100531)
- 济(40008)
- 经济(39386)
- 管理(37537)
- 研究(36282)
- 理学(34084)
- 理学院(33680)
- 管理学(32886)
- 管理学院(32736)
- 农(29132)
- 科学(26572)
- 中国(25546)
- 农业(23696)
- 业大(23692)
- 京(20438)
- 所(19700)
- 研究所(18675)
- 农业大学(16387)
- 财(16208)
- 中心(16195)
- 财经(13764)
- 江(13385)
- 院(13070)
- 室(12781)
- 经(12757)
- 省(12599)
- 经济学(12386)
- 实验(12170)
- 业(12123)
- 基金
- 项目(79516)
- 科学(61313)
- 基金(59574)
- 家(56393)
- 国家(55953)
- 研究(47253)
- 科学基金(46620)
- 自然(33732)
- 自然科(33010)
- 自然科学(32995)
- 自然科学基金(32444)
- 基金项目(32298)
- 社会(31603)
- 省(31215)
- 社会科(30095)
- 社会科学(30087)
- 划(26742)
- 资助(23500)
- 教育(20972)
- 重点(18188)
- 计划(18140)
- 创(16896)
- 科技(16558)
- 科研(16512)
- 部(16474)
- 发(16128)
- 创新(15887)
- 编号(15687)
- 业(15667)
- 国家社会(13976)
共检索到131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庆祥 梁淼 刘向真 李瑞丽 刘茂林 张峻松
为提高打叶复烤烟叶质量的稳定性,测定了黄金叶品牌打叶复烤专线各工序(真空回潮、铺叶解把、一润、二润、梗叶分离、配叶储叶、复烤)前后烟叶的烟碱、总糖含量,以明确各工序对烟叶糖碱比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打叶复烤后,烟叶中烟碱含量降低9.50%,变异系数由10.95%降低至2.75%,总糖含量降低9.43%,变异系数由7.42%降低至2.80%,打叶复烤前后烟碱、总糖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②配叶储叶工序对烟叶烟碱、糖碱比稳定性贡献最大,梗叶分离工序对烟叶总糖含量的稳定性贡献最大;③打叶复烤后,烟叶糖碱比变异系数由16.87%降低至4.15%,真空回潮工序对烟叶糖碱比的降低影响较大,配叶储叶工序对烟叶糖碱比的升高影响较大,且真空回潮和配叶储叶工序前后差异均极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结望 王满 谢豪 吴风光 闫铁军 毛福利 许自成
为探索打叶复烤片烟结构的稳定性,选取全国20家打叶复烤企业的成品片烟样品共295份,运用灰色统计法研究了片烟样品的11项结构指标,结果表明:中片率和小片率最易偏离指标要求,属不稳定指标;含末率、粗梗率、>12.7mm叶片率、>6.35mm叶片率和>3.18mm叶片率稍易偏离指标要求,属稍稳定指标;含水率、大片率、碎片率和叶含梗率不易偏离指标要求,属稳定的指标。运用方差分析对统计系数进行检测,验证了指标值域选择的合理性。打叶复烤企业和卷烟工业企业在进行过程稳定控制和打叶质量评价时要及时提高中片率,降低小片率,兼顾稍稳定指标,保持稳定的指标。
关键词:
打叶复烤 片烟结构 稳定性 灰色统计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满 何结望 许自成 谢豪 闫铁军 毛福利 胡皓月
为了了解不同打叶复烤企业片烟结构指标的综合稳定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对我国10个打叶复烤企业的片烟样品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复烤企业片烟结构的综合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为:E>F>H>D>G>C>A>B>I>J;各复烤企业代表的比较序列与最优序列灰色关联度的关联水平分别为:E与最优序列达极显著水平,F、H、D与最优序列达显著水平,其他打叶复烤企业与最优序列不显著;聚类结果E为一类,稳定性好,F、H、D为一类,稳定性较好,G、C、A、B、I为一类,稳定性差,J为一类,稳定性较差。
关键词:
片烟结构 稳定性 综合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昆燕 冯广林 李东亮 杨杰 谭兰兰 刘德安 周进华
选择红花大金元B3F、C3F、X2F烟叶,对打叶复烤各工序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苯并[a]芘和巴豆醛释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序上部烟叶卷烟样品的HCN释放量最高,下部烟叶的最低,一润工序较处理前较大幅度提高了上部烟叶氢氰酸释放量;二润工序与一润工序相比,下部烟叶苯并[a]芘释放量降低9.36%;复烤工序与二润工序相比,下部烟叶巴豆醛释放量降低14.96%,中部烟叶苯并[a]芘释放量降低17.29%。综合结果,上部烟叶各工序间样品的主流烟气3种物质的变化强度都明显高于下部烟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永乐 李钦奎 杨铁钊 许自成
在河南省的3个地区,以6个重要烤烟品种及其配成的双列杂交材料为试验材料,对鲜烟叶的钾含量进行了配合力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烟叶钾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显著,RG17×潘园黄烟叶钾含量平均值最高,稳定性最好。6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K326的GCA最高,潘园黄和RG17次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秀萍 王超 刘煜宇 李河霖 朴永革 李锋
【目的】明确高、中、低打叶复烤工艺强度对上部烟叶模块的品质影响。【方法】开展不同工艺强度的打叶复试验,并验证其在卷烟叶组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低强度加工工艺(一润水分17.0%、二润水分17.5%、复烤二区温度78℃)适合于高等级上部烟叶,有利于烟叶香气的保持;高强度加工工艺(一润水分18.0%、二润水分18.5%、复烤二区温度88℃)不适合于高等级上部烟叶,该工艺会导致烟草本香损失,枯焦杂气重。以2.5%的低强度打叶复烤工艺处理的烟叶替换某叶组配方中的原级模块,感官评吸分数提高0.79分,主要体现在香气、杂气和余味方面的改善。【结论】针对高等级烟叶,适宜用低强度工艺进行打叶复烤,可有效保持烟草本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艾亥麦提·艾麦尔江 黄佳 成志军 肖金讯 熊俊 杨友才
2020年在湘西州花垣、永顺、龙山采集已实行5年烤烟–水稻轮作(TRT)和烤烟–玉米轮作(TMT)模式农田土壤,以烤烟连作(TT)作对照,测定粒径r<0.50mm和r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艾亥麦提·艾麦尔江 黄佳 成志军 肖金讯 熊俊 杨友才
2020年在湘西州花垣、永顺、龙山采集已实行5年烤烟–水稻轮作(TRT)和烤烟–玉米轮作(TMT)模式农田土壤,以烤烟连作(TT)作对照,测定粒径r<0.50mm和r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战磊 肖明礼 尹智华 古群辉 李利红 何岸
研究了复烤温度(80、85、90℃)对云南和四川烟区中、上部清香型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烤温度升高,中部烟和B2F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中部烟的糖碱比升高,复烤温度对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和氮碱比的影响较小;复烤温度在80~85℃时,烟叶致香成分中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物质的含量较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杂气、余味及香韵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中上部烟叶的复烤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行 王玉胜 邱妙文 付献忠 张延军 王晓剑 袁建鹏
采用小型密集电烤房,研究了烤前晾置时间(0、24、48、72 h)对粤北烟区烤烟中、上部烟叶淀粉和总糖含量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相比,烟叶淀粉含量随晾置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而总糖则呈上升趋势;各晾置处理进入烘烤阶段后,中部烟叶的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速度加快,上部烟叶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呈减少趋势;初烤烟,中部烟叶淀粉含量有随晾置时间延长分解增多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叶晾置时间超过48 h,总糖含量明显增加,烟碱含量下降,糖碱比增高,上部烟叶晾置超过48 h,碳化物的变化呈相反趋势。综合上述结果,在粤北烟区气候条件下,中上部烟叶最好收获当天上烤,烤前晾置时间超过4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萍 高云才 刘玲 徐昭梅 李芙蓉
对2009-2012年玉溪市8个烤烟K326种植区的19 220个烤烟烟叶样品不同产烟区的烟碱、总糖和烟叶外观、感官质量等进行分析,以期为红塔集团烤烟种植、烟叶配方及卷烟生产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玉溪市K326烤烟上部、中部和下部烟叶烟碱平均含量分别为3.29%、2.56%、1.95%,总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5.89%、30.70%、26.19%。总体上烟碱和总糖含量水平较为适宜;外观质量总体较好;感官评吸综合品质较高。综合品质以2011和2009年较好,其对应的烟碱含量较适宜,总糖含量较高;总体符合红塔卷烟企业对烟叶原料的需求标准。各县(区)间烤烟相同部位的烟碱、总糖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烟碱 总糖 烤烟 品质 玉溪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静宜 杨永锋 刘茂林 刘向真 王宝林 牛洋洋 姚旭博 陈红丽
[目的]明确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卷烟工业配方模块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个浓香型烤烟模块打叶后片烟为研究对象,从常规化学成分、糖类物质、多酚类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打叶后大片烟(直径(D)> 25.40 mm)、中片烟(12.7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长国 李宁 寇明钰 冯广林 杨文敏 吴艳 刘林 戴亚 张燕
以复烤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异地醇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烤烟叶异地醇化过程中,醇化初期叶面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酶活性迅速上升,之后随着醇化的进行而逐渐下降;中部烟叶叶面微生物数量总体大于上部和下部烟叶,并可检出蛋白酶活性,而上部和下部烟叶均未能检出其活性,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均为中部>上部>下部烟叶,而蔗糖酶活性为下部>中部>上部烟叶;同等级复烤烟叶存放于西昌烟叶仓库的生物活性水平高于成都烟叶仓库。
关键词:
复烤烟叶 醇化 微生物 酶 生物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仲毅 张晓远 张晓帆 周涵君 秦燚鹤 马静 韩秋静 叶协锋
【目的】研究烤烟连作对植烟土壤碳库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构建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在重庆市彭水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轮作(CK)、连作5年(T1)、连作10年(T2) 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碳库指标及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连作降低了植烟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连作5年、连作10年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比轮作降低8.80%和28.17%;连作使土壤易氧化活性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机碳矿化速率、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关键词:
烤烟 连作 土壤碳库 烟叶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圣江 潘文杰 宫长荣 耿召良 孙福山 雷波 赵会纳 谢已书
【目的】探讨装烟方式和烤烟中烟叶品质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提高烤烟烘烤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普通挂竿(T1)、密集挂竿(T2)和散叶插扦(T3)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类胡萝卜素和叶表提取物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烘烤中T3处理烟叶失水较慢,48—72 h与T2处理差异显著(P<0.05)。T3处理烘烤中烟叶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降幅分别为62.91%和69.45%,大于T1(57.59%、65.19%)和T2处理(57.59%、60.31%),烤后烟叶含量最低。T1和T3处理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较高,损失率分别为8...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烘烤 装烟方式 品质 安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